內容簡介
自主創新能力整體提升,品種選育速度明顯加快,一批高産優質、多抗廣適的國內優良品種加速推廣;種子生産水平快速提高,基地嚮優勢區域加快集中,種子質量穩步上升;種子企業競爭實力明顯增強,50強企業市場集中度達到33%……當前,我國種業發展已跨入換檔升級的關鍵期,為瞭摸清我國種業的“傢底”,準確把握發展形勢,《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為深化種業體製改革提供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撐。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第一篇 種業發展環境
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種業發展
(一)習近平總書記對種業工作做齣重要指示
(二)李剋強總理對種業工作提齣明確要求
(三)汪洋副總理部署種業工作
二、種業法製建設
(一)全國人大啓動《種子法》修訂
(二)國務院修改《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三)農業部修訂發布《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
(四)農業部發布《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第九批)》
三、種業産業政策
(一)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七條”
(二)中央各部委和各地政府推進現代種業發展
(三)三部委聯閤維護種子市場秩序
(四)加強國傢級種子生産基地建設和管理
第二篇 種業科技創新進展
一、科技創新成果
(一)種業專利
(二)審定新品種
(三)植物新品種權
二、種質資源收集與評價利用
(一)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
(二)種質資源特性鑒定評價
(三)種質資源利用
三、主要農作物科研進展
(一)玉米
(二)水稻
(三)小麥
(四)棉花
(五)油菜
(六)大豆
第三篇 種子生産與推廣
一、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産狀況
(一)雜交玉米種子
(二)雜交水稻種子
(三)其他主要農作物種子
二、主要農作物種子使用狀況
(一)種子使用總量
(二)商品種子使用量
(三)種子進齣口
三、主要農作物種子價格與市值狀況
(一)商品種子價格
(二)種子市值及分布
四、主要農作物品種推廣狀況
(一)玉米
(二)水稻
(三)小麥
(四)油菜
(五)大豆
(六)馬鈴薯
(七)棉花
第四篇 種子企業發展狀況
一、總體發展情況
(一)種子企業數量與規模實力
(二)種子企業經營業績
(三)各作物種子銷售量集中度
(四)企業科研投入
(五)企業自主知識産權
二、骨乾種子企業發展狀況
(一)骨乾企業組成情況
(二)骨乾企業規模情況
(三)骨乾企業經營情況
(四)骨乾企業科研投入
三、各地種子企業發展狀況
(一)各地種子企業數量情況
(二)各地種子企業人員情況
(三)各地種子企業資産情況
(四)各地種子企業科研投入情況
(五)各地審定品種企業占比
(六)各地種子企業經營效益情況
第五篇 種業管理與服務
一、種子管理體係
(一)種子管理機構
(二)種子管理隊伍
(三)種子管理支撐體係
(四)財政投入
二、品種管理工作
(一)品種管理法規製度建設
(二)種質資源管理
(三)植物新品種保護
(四)主要農作物區試審定
(五)新品種展示推廣
三、市場監管工作
(一)種子質量控製與檢驗
(二)行政許可管理
(三)種子市場秩序
四、種業信息服務
(一)種業綜閤信息共享互通服務
(二)種業基礎信息統計服務
(三)種子市場運行動態監測服務
(四)主要農作物産供需形勢調度分析服務
(五)行業信息産品交流服務
五、行業協會服務
(一)倡導種業誠信經營
(二)嚮政府反映會員訴求
(三)努力為企業服好務
(四)促進國際交流閤作
附錄
附錄一 2013年種子工作大事記
附錄二 2013年種子工作文件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種業體製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
農業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國傢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閤作備忘錄
農業部辦公廳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成立國傢現代蔬菜種業 創新創業基地(山東壽光)管理委員會的通知
農業部關於認定國傢級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的通知
農業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國傢南繁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的通知
農業部關於成立國傢農作物種質資源委員會的通知
農業部 公安部 國傢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品種權和製售假劣種子行為的工作意見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農作物種子打假護權專項行動的通知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打擊侵犯品種權和製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正文附圖
正文附錶
精彩書摘
《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
5月7日 種業海外歸國專傢座談會在農業部召開。會議邀請5位種業海外歸國專傢座談國際種業前沿技術,就建設種業強國建言獻策。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餘欣榮齣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希望種子管理部門與專傢勇於擔當建設種業強國的曆史使命,加速做強我國種業科技,建設好、利用好分子育種大平颱;要求種子管理局協助做好育種平颱構建工作,啓動分子育種體係及人纔體係建設。會議由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鞦主持,發展計劃司副司長郭紅宇、科技教育司石燕泉巡視員、種子管理局副局長廖西元、吳曉玲副巡視員參加座談會。
8月
8月9日 四川國傢級雜交水稻製種基地建設工作推進座談會在四川成都召開。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餘欣榮齣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強調加強製種基地建設,事關國傢供種安全,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務實作風把優勢製種基地規劃好、建設好,早日發揮效益。會議由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鞦主持,四川省副省長麯木史哈齣席會議。
8月27日 農業部成立國傢農作物種質資源委員會,負責研究提齣國傢農作物種質資源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協調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的管理工作。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餘欣榮任委員會主任,辦公室設在種子管理局,負責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9月
9月2日 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與推廣工作會在北京召開。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餘欣榮齣席並作重要講話。會議總結交流各地農作物品種選育、審定、展示示範以及新品種保護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種業發展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品種管理工作,加快選育推廣一批高産、高抗、適應機械化的新品種。會議由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鞦主持。
9月26—27日 全國第十一屆種子信息交流暨産品交易會在吉林省長春市農業博覽園成功舉辦。本屆展會以“交流 閤作 創新 發展”為主題,首次開闢瞭品種室外種植展區,216傢企業參展,1600多傢企業參會,觀展人數達2萬餘人次。展覽和交易玉米、水稻、小麥、棉花、大豆等作物新品種共計500多個,各種新技術、新型種子機械設備、種衣劑等1000多種(項),簽訂意嚮性購銷閤同金額60多億元。
……
前言/序言
《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揭示行業深層脈動與前瞻未來 《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並非一本簡單羅列數據或政策的匯編,而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國種業發展戰略、技術革新、市場格局以及未來走嚮的宏大敘事。它以2014年為時間節點,係統梳理瞭過去一年種業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政策調整、技術突破和市場變化,並以此為基礎,勾勒齣中國種業邁嚮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本書不偏重於某一個具體的作物或技術,而是以全局的視角,展現瞭中國種業在國傢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以及經濟發展大背景下的重要地位和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部分:戰略引領與政策導嚮——國傢意誌下的種業脈動 報告的開篇,便直指影響種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國傢戰略與政策。2014年,中國正處於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國傢對農業特彆是種業的重視程度空前提升。報告詳細解讀瞭2014年國傢齣颱的一係列與種業相關的政策法規,例如《國傢農業科技創新體係建設規劃》、《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製度改革的意見》等,深入分析瞭這些政策的齣颱背景、核心內容及其對種業市場準入、研發投入、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麵帶來的深遠影響。 報告強調,2014年,國傢更加注重種業的戰略地位,將其視為國傢糧食安全的核心基石和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抓手。報告通過對政策文本的細緻解讀,揭示瞭國傢希望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自主創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種業企業,並逐步建立起一套與國際接軌的現代種業管理體係。同時,報告也關注瞭政策在支持育繁推一體化體係建設、健全種子繁育基地、提升種子質量監管能力等方麵所做齣的努力,為整個種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瞭堅實的製度保障。 第二部分:技術革新浪潮——科技賦能的種業未來 技術是種業發展的靈魂。《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投入大量篇幅,深入探討瞭2014年中國種業在技術創新方麵取得的顯著進展。報告不僅僅是列舉瞭幾個新品種的誕生,而是從更宏觀的層麵,展現瞭科技進步如何深刻地改變著種業的麵貌。 報告聚焦於現代生物育種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特彆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基因組學、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的探索與實踐。報告詳細介紹瞭2014年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科研投入、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以及相關的政策支持。例如,報告可能提及瞭在抗病蟲害、提高産量、改善品質等方麵的育種研究,以及這些研究如何轉化為實際的農作物新品種,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此外,報告還關注瞭傳統育種技術的升級換代,例如雜交育種技術的進一步優化,以及這些技術在提高作物産量和穩定性方麵的持續貢獻。報告可能通過案例分析,展現瞭優秀育種傢在新品種選育過程中的智慧與辛勤付齣。 報告還探討瞭信息技術在種業管理和應用中的作用,例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品種選育、市場預測、病蟲害防治等方麵的潛在應用。雖然在2014年這些技術可能尚處於初步探索階段,但報告的前瞻性使其對這些未來趨勢有所洞察,並進行瞭初步的分析。 第三部分:市場格局演變——企業競爭與産業整閤 種業市場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經濟發展、社會需求以及國際競爭緊密相連。《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深刻洞察瞭2014年中國種業市場的動態變化。 報告詳細分析瞭國內種業企業的競爭態勢,包括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在市場中的角色和策略。報告可能通過對市場份額、研發投入、産品綫布局等數據的梳理,揭示瞭市場集中度的變化趨勢,以及並購重組等産業整閤現象的發生。報告關注瞭優秀種業企業的成長路徑,分析瞭它們在技術創新、市場營銷、品牌建設等方麵的成功經驗。 同時,報告也深入分析瞭國際種業巨頭在中國的布局與競爭策略,探討瞭中國種業如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報告可能對比瞭國內外種業在技術、品牌、渠道等方麵的優勢與劣勢,並對中國種業未來的國際化發展提齣瞭建議。 此外,報告還關注瞭種子市場的流通與服務體係建設。它可能分析瞭2014年種子流通渠道的變化,例如電商平颱在種子銷售中的興起,以及傳統銷售模式麵臨的挑戰。報告還強調瞭農技服務在種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指齣優質的農技服務能夠幫助農民更好地選擇和使用優良品種,提高農業生産效率。 第四部分:挑戰與機遇並存——應對復雜環境的策略 任何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坦誠地指齣瞭中國種業在2014年所麵臨的挑戰,並據此提齣瞭應對策略。 報告可能提及瞭知識産權保護的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企業的研發積極性和創新活力。報告深入分析瞭侵權現象的普遍性,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同時,報告也肯定瞭2014年國傢在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方麵所做齣的努力,並對未來的法律完善提齣瞭建議。 報告還可能關注瞭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問題。指齣一些珍貴的種質資源麵臨流失的風險,並呼籲加強種質資源的普查、收集、鑒定和保存工作。報告強調,優質的種質資源是育種創新的源泉,必須得到充分的保護和高效的利用。 此外,報告也可能探討瞭市場監管方麵的問題,例如假冒僞劣種子的泛濫,對農民造成損失,也擾亂瞭正常的市場秩序。報告分析瞭監管部門在打擊假冒僞劣種子方麵所做的努力,並提齣瞭加強監管、淨化市場的建議。 在機遇方麵,報告可能展望瞭國傢對農業現代化的持續投入,這將為種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消費者對農産品品質要求的提高,對優質、安全、特色種子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這為種業創新提供瞭新的動力。報告還可能提及瞭“一帶一路”等國傢戰略的實施,為中國種業“走齣去”提供瞭新的機遇。 第五部分:未來展望——邁嚮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並非僅僅是對過去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報告在深入分析2014年的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中國種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瞭預測和規劃。 報告強調,中國種業正處於從數量擴張嚮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期。未來的發展方嚮將更加注重品種的優質、高效、抗逆和特色,以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和應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挑戰。 報告預測,科技創新將繼續成為驅動種業發展的核心引擎。基因編輯、閤成生物學等顛覆性技術的齣現,將為新品種的培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種業研發、生産、營銷和管理等環節的應用也將日益廣泛。 報告還指齣,企業主體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市場化機製將更加完善。大型種業集團將通過持續的創新和整閤,提升國際競爭力。政府將繼續扮演好引導者、服務者和監管者的角色,為種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和營商環境。 最後,報告展望瞭中國種業在全球種業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其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所能做齣的貢獻。它預示著,在戰略引領、科技驅動和市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種業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 總而言之,《2014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以其宏觀的視野、深入的分析和前瞻性的洞察,為我們提供瞭一幅中國種業在2014年的發展全景圖。它不僅僅是一份報告,更是一部記錄中國種業發展史,並指引未來方嚮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