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製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初版是1999年,久已脫銷,鑒於作者在法學界的影響力,增訂版的齣版勢必會産生較大的影響和市場效應。與初版相比,增訂版增刪瞭許多內容,使得該書的結構和內容更加閤理。書中所收文章皆是作者今年發錶於各種重要期刊的學術文章,大緻可分為三編:第一編主要是關注一些社會和法律的熱點問題,諸如言論自由和隱私權、送法下鄉、科技與法律以及司法審查和製度形成的問題。第二編主要是對於法學自身的反思和總結。最後一編是讀書筆記和讀後感。
目錄
增訂版前言 I
原版序 Ⅲ
緻謝 Ⅷ
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中
為什麼"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確
製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會生活的閤適位置
這裏沒有不動産
傢族的地理構成
法律與科技問題的法理重構
透視中國農村的司法需求
閱讀中國市場經濟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學的特點
法學知識的分類
法學教育隨想
知識的互惠與徵服
曾經的司法洞識
悼念費孝通先生
社會轉型中的中國學術
閱讀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認真對待人治
從政法的視角切入
民主與法治的張力
社群主義的挑戰?
經濟學帝國主義?
《新鄉土中國》序
超越"不過如此"
精彩書摘
二
婚姻製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特彆是在工業化之前的社會或社區中,就是費孝通先生在《生育製度》中曾予以詳細分析討論的生育功能,特彆是“育”的功能。
生育衝動是一種自然本能,但人類要完成這一由基因注定的曆史使命時,卻不能僅僅憑著性本能。從一個受精卵到一個可以獨立謀生的人,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如果沒有他人的支持和養育,小生命隨時可能夭摺。首先當然是娘胎裏的養育;但即使齣生之後,也需要人養育。從可能性上看,齣生之前或之後的養育未必要父母共同提供(例如有藉腹懷孕和領養);但一般說來,父母可能最閤適,也最有動力好好養育這個孩子。從生物學上看,每個生命都“希望”自己的基因能更多傳播開來、存活下去(因此,常見的男子“花心”、女子“癡心”都可以從這一點開始解釋);一般說來,父母更關心承繼瞭自己基因的孩子,養育的動力也更大。“兒子是自己的好”,這句俗語概括瞭作為生物的人類的一個普遍特徵;各國民間長期廣泛流傳的邪惡“繼母”或“繼父”形象,例如,白雪公主和“小白菜,地裏黃”。由此也可以得到一個生物學的解釋(盡管這一解釋不完整)。
不僅如此,以生物基因聯係為基礎分配養育後代的責任,也大緻公平、便利和有效率。所謂公平,首先是從人類總體上看,由於生育能力和生活環境的限製,每個父母實際養育的孩子數量一般不會太懸殊,因此每個父母都分擔瞭大緻相當的養育後代的責任。人類物種遺傳的任務不僅分擔瞭,而且保持瞭生物基因的多樣性,防止瞭麵對意外疾病或災難時,因基因單一可能齣現種族甚或物種滅絕的巨大風險。公平的第二方麵是從生物個體上來看,基因得到更多遺傳(即有更多子女)的父母必須承擔起更多養育責任,隻有履行更多責任纔能實現他們在生物學上的更大收益;“權利”、“義務”兩者大緻對等。此外,以這種生物關係分配養育責任相對來說比較方便。試想如果以其他方式.例如讓一個機構來決定養育責任的分配,就可能發生很多的糾紛和爭議。人們都會爭著養育那些相對健康、漂亮、省心的孩子,不願養育那些病弱甚或先天殘疾的孩子。這種責任分配因此也是有效率的:效率來自“産權”明確,使父母更有激勵來養育好自己的(生育以及以其他方式收養的)孩子。
這種責任分配至少在一定的人類曆史階段也適用於作為母親的女性。在農耕和狩獵社會中,婦女的生理特點使她在懷孕和哺乳期間很難與其他人在同一起跑綫上展開生存競爭,她們行動不便,容易受到傷害,需要他人的保護和支持。但這個“他人”是誰,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標記齣這個“他人”?血緣關係當然可以作為一個標記係統,父母兄弟姊妹也確實常常提供瞭支持和保護(部分原因是他/她們分享瞭共同基因)。但是,父母也許年長、去世(特彆是在生命預期隻有30一40歲左右的古代),或他們還有更年幼的孩子要保護,他們自己也還要生存;兄弟往往有或即將有自己的妻子或孩子要保護;姊妹也許麵臨與這位婦女同樣的問題。也許(並不必然,因此有摩梭人的婚姻製度)需要到血緣關係外發現可能並可靠的保護者和支持者;顯然,那位使她受孕的男子是更有能力的且最閤適的。
……
前言/序言
製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製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