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李勇(十年砍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勇敢地承担起“留得住乡愁”的责任,把研究的视角投向故乡的人文历史。
当我们读完《找不回的故乡》书稿时,自然就涌动着对作者的感谢、感动和感慨。故乡,你不会被遗忘,因为有十年砍柴这样的优秀才俊正在付出和努力,他们不仅没有忘记故乡,而且对故乡人文历史的追溯和研究超过了他们的上一代人。
内容简介
纵故乡渐行渐远,在每一位游子心里,她却是一条永不断流的长河,流淌在思念深处。
这是一部游子在遥远的异乡寻觅故乡往昔的文集。写作的缘起,乃是因为时间和空间上我与故乡渐行渐远,害怕有一天和故乡相互遗忘。
曾国藩、左宗棠、宋教仁、蔡锷、沈从文、马英九、宋楚瑜、蒋廷黻、廖耀湘……书中有风云际会的大人物、大历史。
长工爷爷眼里的地主,老辈人讲述的“走长毛”与“走日本”,一座乡村小庙在大时代中的盛衰,政权更迭引起的校名更改,被乡人敬为英雄的官家贼匪……他们不被历史记录,仅仅活在这片土地上,长辈们茶余饭后的故事里,最终归于尘土。而现在,他们活在这本书中。
作者简介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先祖由江西迁湖南后第26代。18岁负笈北上,至今25年。任过公务员、记者,现供职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语文出版社。平生最爱读书、写作二事,笔端游走于历史文化和时事评论之间。
现已出版
《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
《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和江湖世界》
《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
《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
《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
精彩书评
★这部研究故乡风(南风)、土(热土)、人(斯人)、情(乡情)的著作,是作者人文历史类文章的集锦。近50篇文章,篇篇考证扎实、品评公允、文采飞扬。原以为枯燥无味的地方乡土历史,被作者垒成诗意化的文字,引人入胜,趣味盎然。许多篇章,都呈现出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纵横捭阖散开去,精准集聚收拢来。
《找不回的故乡》是一部有分量、可品味的好书,不仅湖南人、邵阳人应该读,其他任何有故乡情结的人都可以读。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默默注视、认真品读故乡的窗口,许多精辟的见解会给我们的人生许多思想的启迪。我们祝愿作者情溢故园,佳作频出。
李勇,才情可羡,令人感佩。
——全国总工会前副主席周玉清
★这些文章不是历史学者的学术论文,而是一位离乡游子饱含情感的寻路歌、招魂曲,他想替故乡消逝和正在消逝的美景良俗招魂,他想让那些被遮蔽的故土人物被更多的现代人了解被记住。从这部书,我读出了浓浓的“黍离之悲”,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今作者打捞他的故乡那些消逝的人与事,或许可以触动我们去思考:今天发生在中国大地特别是广大乡村的一切,是有来由的。历史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无法切断。我们打捞乡村的往昔,也就能够更加明白地看清楚我们乡村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 目录
序一:才情可羡
序二:记住悲伤故事 寻找美丽未来
第一辑 南风
濂溪一脉余波尚存否?
潇湘风拂过海峡
沉到长河里的湘西
湘军:耕读文化最后的守护者
故土地名的变与不变
我从哪儿来?
族谱与乡村秩序
地主是个什么样子?
陋村小庙的兴衰
第二辑 热土
邵阳佬和新化佬
凤凰纪行,兼怀一个民族
市、县同名之惑
二十年前娄底市郊的橘园之夜
沅澧之畔尚有芷兰乎?——常德印象
故乡的虎迹
“走长毛”与“走日本”
梅山深处访南村
被数字化的老学堂
第三辑 斯人
王朝末路一位士人的选择
做官后的曾国藩读书之积累
吊死问生 无非人情
流氓无产者的辉煌与敬畏
一位书生残破的英雄梦
尽忠的学者和他“叛逆”的曾孙
百年前的僻乡留洋生
车过桃源 想起宋教仁
蔡锷早年所遇的“贵人”
曾鲲化的铁路梦
相隔五十年的抗日接力
有史迁之才而怀张骞之志的蒋廷黻
死于笼中的“中国虎”——廖耀湘
一个被故乡遗忘的名人——尹仲容
唐麟和李申之、李化之兄弟
不容于国共两党的“二把手”
凋落在血雨腥风中的百合花
两位“梅山蛮”的人生选择
一位创办学校的“匪首”
成为剿匪英雄的“匪首”
乡绅李润余
第四辑 乡情
读族谱 看乡村
民工儿女已长成
北京宝庆会馆的寂寞
两位老师“民国范儿”的由来
归乡三千里 只为上炷香
发酒疯的老叫花
关于湘味的误会
后记:寻觅故乡旧影
精彩书摘
蔡锷早年所遇的“贵人”
吾乡湖南邵阳,近世仍有楚风遗留,乡民信巫鬼,命相、风水之学盛行。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出生,家里的长辈多半会请八字先生为其算命。有些小孩命中带“将军箭”——即成长过程中有各种暗藏的危险,祛除之法则是请石匠打一块“指路碑”,上面刻着小孩的生辰八字,以及“弓开弦断,箭来碑挡。左通某地,右通某地”等字,实质上是做公益来祈福,祈求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远离灾祸,关键时刻有“贵人相助”。
如果是“官二代”,本身就降生在“贵人之家”,自然意义不大。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对自己儿子的成长,没能力提供更多的帮助,只希望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在关键时刻遇到贵人帮一把。
邵阳一百多年来最知名的伟人是蔡锷将军。蔡锷,字松坡,1882年诞生在宝庆府。宝庆府的辖地和今天邵阳市大抵相当,蔡氏出生地有两说:一说是出生在今属于邵阳市大祥区的原邵阳县亲睦乡(即蔡锷成人后所填的籍贯);一说是其出生前全家已从邵阳县亲睦乡迁移到武冈州山门镇,松坡即诞生在山门镇(今属洞口县)。2006年有乡民在山门挖出其父母为儿子蔡艮寅(蔡锷的原名)所立的指路碑。
看来蔡锷刚出生时,有算命先生告诉其父母,此男孩身带“将军箭”,其父母采取当地流行的风俗化解。但不知道当时算命先生是否告诉蔡锷双亲,此男孩命中有“贵人相助”。考诸蔡锷的一生,其早年总是在重要时期有重要人物赏识他、帮助他。
蔡锷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是当地秀才刘辉阁。松坡幼时即显露出天资聪颖、有胆有识,秀才刘辉阁认为此儿非池中物,在蔡四岁时便将侄女刘侠贞许配给蔡锷——刘是蔡的原配夫人。蔡六岁时,刘资助蔡锷在自己开办的私塾开蒙读书,亲自督导课业。
蔡的第二个贵人是邵阳赫赫有名的维新派人士樊锥。樊锥自幼好学且具狂生意气。戊戌变法前,他出面组织强学会邵阳分会,并上书湖南巡抚陈宝箴倡议变法维新。蔡锷十二岁考中秀才,入县学。樊锥一见此儿,惊异非常,立刻收他为学生,并带到家里悉心教导。松坡跟着樊锥通习周秦诸子之学,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功底。
第三位贵人是时任湖南学政的江标。江标,字建霞,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任湖南学政时,其致力于改革学风,兴办新学,以舆地、掌故、算学、方言诸科选拔人才。蔡锷十三岁参加府试,主持府试的正是巡考至宝庆的学政江标。江标欣赏其才华,蔡锷得以补廪贡生。江标并让他和其他两位学子一起进官署与其交谈,勉励他以另一位邵阳士人前辈魏源为榜样——这也为后来蔡锷去长沙进时务学堂埋下伏笔。
另外几位贵人是当时署理湖南按察使的黄遵宪、湖南凤凰籍的探花熊希龄和名满天下且松坡一生师事之的梁启超。樊锥因在邵阳组织强学会,当地守旧的缙绅指责他,“丁酉科拔贡樊锥,首倡邪说,背叛圣教,败灭纲常,惑世诬民,直欲邑中人士尽变禽兽而后快”。不得不避祸远走长沙,蔡锷也跟随老师到了长沙。师徒二人参加丁酉年(1997)的湖南乡试,双双落第。当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陈为人开明,在其子陈三立的影响下倡导新学,在长沙开办时务学堂,并指派黄遵宪、江标、熊希龄负责具体事宜,梁启超被聘请为中文总教习。丁酉年八月二十八日,学堂第一次招考,录取学生四十名,于九月正式开学。蔡锷投考,以第三名的成绩录取。
蔡锷在时务学堂仅仅读了一年书,但这一年对其影响巨大。比起偏处邵阳一隅师从樊锥,时务学堂使他眼界大为开阔,而且所接触的师长都是当时中国的一流人物。那时候清廷的官员多数是真的爱才、惜才。以黄遵宪为例,当时蔡锷才是个未满16岁的少年,黄遵宪年长其34岁,且出使过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此时署理按察使(相当于一个省的政法委书记),可黄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常邀请蔡锷和同学李炳寰、唐才质(唐才常胞弟)去官舍谈话,对他们谆谆教诲,态度和蔼。戊戌政变后黄遵宪居上海,而三位少年追随恩师梁启超去了日本。已入暮年的黄遵宪写诗怀念三位少年:“谬种千年兔园册,此中没埋几英豪。国方年少吾将老,青眼高歌望尔曹。”兔园册,原指五代时教育童蒙的私塾课本,此乃黄公批评旧式教育埋没英才,感叹自己即将老去,而“国方年少”,希望寄托在那几位远在东瀛的弟子身上。
1900年蔡锷回国参加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唐才常被杀,蔡锷再次流亡日本并改学军事。蔡氏以后精彩的人生故事已为世人熟知:1911年领导云南“重九起义”首造共和,1915年底在云南领导“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再造共和。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俊才生在偏僻山乡或贫寒家庭,又有多少人因为环境被埋没而泯然于众人。蔡锷的家境贫困,父亲是个穷裁缝,降生在这样的家庭,无法和官二代、富二代“拼爹”。然而在外侮内困交加的清末,他在十六岁以前却碰到那么多“贵人”提携。今天,天资过人的少年,出生在贫寒之家,有多少人可能在小学、中学时代遇上樊锥、江标、熊希龄、黄遵宪、梁启超这样的老师和前辈提携他?
……
找不回的故乡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找不回的故乡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3-6岁综合能力开发趣味贴纸书(专注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理解力)(套装共6册)》以儿童教育学理论为支撑,把综合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六大能力——专注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作为训练目标。每本书将相应的能力分解为10个方面,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先后排列,将思维训练融入到贴纸游戏中,让宝宝一边玩、一边贴、一边学,通过手脑并用促进宝宝全脑智能发展。 《3-6岁综合能力开发趣味贴纸书(专注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理解力)(套装共6册)》是国内第一套将儿童综合能力开发课题与轻松的贴纸游戏相创意结合的早教启蒙书。
评分
☆☆☆☆☆
十年砍柴的《找不回的故乡》是一本挖掘故乡历史的散文随笔集,旨在打捞湘中大地上那些曾经的故人旧事,理清一条湘中历史演变和发展的清晰脉络,也为故乡依稀远去的旧影留下些许文字和情感的记忆,以让故乡这条“永不断流的长河,流淌在思念深处”。
评分
☆☆☆☆☆
评分
☆☆☆☆☆
一地之风当是世风、民风、家风之整合,继而潜移入心而呈风气之源而不断。在濂溪书院里可见儒家文化之大儒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其立足于当下而着眼于未来的识见对后世的影响可见一般,亦如濂溪书院那副长联——“立定脚跟,从此升堂入室;放开眼孔,依然观海登山”。如此,即使潇湘之风拂过海峡也未改曾经风骨,其时在台湾政坛的马英九、龙应台、宋楚瑜之家风远扬,但见其学养和行事做派亦可见栉风沐雨潇湘之功,其精神特质也只能令对岸的人们望其项背而无奈地慨叹弗如了,亦如我们一直在湘西找寻沈从文先生《边城》里的翠翠以及《血色湘西》里的穗穗一样而再也寻不着了,因为现实里的她们早已随着“湘军”这“耕读文化最后的守护者”一起消逝了,同时消失的还有那千百年来坚守的乡村秩序,留下的或许只有侥幸保存下来的那些族谱里些许的记忆了。
评分
☆☆☆☆☆
好书,故乡如今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他乡了
评分
☆☆☆☆☆
十年砍柴的书都可以看看,虽然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但如身临其境
评分
☆☆☆☆☆
很不错的一本书,乡土中国的感觉
评分
☆☆☆☆☆
评分
☆☆☆☆☆
《3-6岁综合能力开发趣味贴纸书(专注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理解力)(套装共6册)》以儿童教育学理论为支撑,把综合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六大能力——专注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作为训练目标。每本书将相应的能力分解为10个方面,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先后排列,将思维训练融入到贴纸游戏中,让宝宝一边玩、一边贴、一边学,通过手脑并用促进宝宝全脑智能发展。 《3-6岁综合能力开发趣味贴纸书(专注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理解力)(套装共6册)》是国内第一套将儿童综合能力开发课题与轻松的贴纸游戏相创意结合的早教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