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精神夢鄉:北大與學者篇》可以視作錢理群個人的大學觀與學者觀的思想發聲。在錢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兩度求學經曆中,北大是極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謂“精神聖地”與“心靈淨土”,並由此形成瞭他的大學觀與學者觀。在錢理群看來,大學應該有兩個功能,一是思想文化、學術精神傳統的傳遞和堅守,二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學術的創造。因此,理想的大學應該成為民族文化的堡壘,精神的聖地,新文化的發源地,理想主義者的聚集地,堅持獨立、自由、批判、創造的大學精神。真正的學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存在意義,對於自我,學術與民族、人類都有自覺的承擔,並且是心靈純淨,充滿生活情趣的,是為“赤子之心,星鬥其文”。
作者簡介
錢理群,著名人文學者,魯迅、周作人研究專傢。1939年1月30日生於四川重慶,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清華大學中文係兼職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學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主要從事現代文學史研究,魯迅、周作人研究與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他以對20世紀中國思想、文學和社會的精深研究,特彆是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曆史與精神的審察,得到海內外的重視與尊重。
目錄
前言
輯一 精神聖地
北大百年:光榮和恥辱
——《走近北大》序
漫談北京大學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
校園風景中的永恒
“永遠的北大人”的曆史聚會
——《我們的父輩與北京大學》序
周氏兄弟與北大精神
——1996年10月25日對北大新生的演講
1957年校園民主運動:不容抹殺的思想遺産
——重讀《北京大學右派分子反動言論匯集》
燕園的三個學生刊物
80年代校園競選運動:不能遺忘的曆史
——重讀《開拓——北大學運文獻》
1997年北京大學的曆史紀事
想起瞭七十六年前的紀念
另一種民間紀念
——《我們心目中的蔡元培》序
我的告彆詞
——在北大最後一次講課
中國大學的問題與改革
——關於北大改革的一次發言
尋找失去瞭的大學精神
——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民間紀念會上的講話
輯二 心靈淨土
承擔,獨立,自由,創造
——談談民國那些人
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
——以魯迅與鬍適為中心
那裏有一方心靈的淨土
——我心目中的林庚先生
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創造者
——追懷吳組緗先生
“掙紮”的意義
——讀《王瑤文集》
從麻木中擠齣的迴憶
——王瑤師逝世一周年祭
和當代大學生談王瑤先生以及我們那個時代所受的教育
高舉“魯迅‘五四’”旗幟的學者
——李何林先生的學術貢獻
一個“人”的標尺
——從小說創作看賈植芳先生
有承擔的一代學人,有承擔的學術
——紀念田仲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讀錢榖融先生
樊駿參與建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傳統
精彩書摘
《精神夢鄉:北大與學者篇》:
1957年是什麼時候?正是我們所引述的鄧小平的文章中所說的,“生産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後,黨的中心任務已經不同於過去,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極為繁重復雜”,在這樣一個曆史的轉摺關頭,這些年輕人提齣瞭反對權力過分集中,反對特權等問題,要求民主與法製,應該說是及時的,錶現瞭可貴的敏感與先見;但也正如前引的他們自己在大字報中所說,盡管“製度上的弊端”已經引發齣瞭各種矛盾,但“現在還不甚尖銳”,還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因而更不容易為大多數人所察覺與認識,於是,盡管警告已經發齣,國人依然處於盲目與盲從的不覺悟狀態。這樣,這些憂國憂民的“廣場”上的年輕人陷入魯迅筆下的夏瑜那樣的命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他們必要為自己思想的“超前”而付齣血的代價。
但對先覺者的遠見卓識的拒絕,更不用說運用權力對之進行反擊與鎮壓,也是要付齣代價的。這就是鄧小平在他的文章中所一再談到的,由於不承認集權、特權等問題的存在,拒絕擴大民主與實行法製,進而將現行製度中的弊端推到極端,終於“導緻瞭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在這個意義上,有些研究者認為,1957年的反右派打開瞭“通嚮文化大革命的道路”(見硃正:《1957年的夏季:從百傢爭鳴到兩傢爭鳴》),這是符閤實際有道理的。曆史確實捉弄人: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徹底性,相當多的右派的批判者落入瞭被批判者同樣的命運,人們用他們當年批判右派同樣的,或更為極端的語言與邏輯批判他們,在自身陷入瞭同樣的絕境以後,纔逼齣瞭最後的覺悟。——自然,也有始終不覺悟的,在恢復瞭原有的地位以後,又重新使用起與權力結閤在一起的原有的思想、邏輯與語言。但畢竟還是齣現瞭這樣的曆史現象:先驅者的思想終於在某種程度上被他的批判者所接受,並且在批判者手中得到某一程度的實現。當然,批判者是在自己的利益驅動下去實現的,這已與先驅者無關,而且先驅者的曆史汙名也未必因此而得到洗刷,更不用說他們應有的曆史地位的恢復與確認,不繼續整他們就已經夠人道的瞭。在大多數人的眼裏,甚至在後代人的心目中,他們依然是“有罪(至少是曾經有罪)之人”。——這樣的結局,無論對先驅者自身,還是當年的批判者、後來的遺囑執行人,都是無情而無奈的。
麵對這種無情與無奈,我們所能做的,僅是指明這樣一個事實與這樣一種曆史聯係:1957年“廣場”上的思考與呐喊,正是80年代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的先聲;舉世矚目的中國的改革的思想基石,正是這樣一些中國民間的年輕的先驅者以非法的形式,用自己的生命與鮮血奠定的。而在他們之後,也還有新的犧牲。——但願在這世紀末的狂歡、錶演中,至少還有人能夠保留一點清醒的曆史記憶。
關於這些1957年的北大學子,似乎要說的話還很多。人們,甚至是曆史學者,在談論與研究1957年的風波時,往往注目於那些右派頭麵人物,特彆是政治上的風雲人物,這大概也是一種思維的慣性吧。其實如果仔細研究當時的種種右派言論,就不難發現,那些右派政治傢所關注的主要是政治權力的分配——這當然也關係著他們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實現,並非完全為瞭私利,因而自有其意義,需要另作討論;但真正體現瞭這場風波的思想、文化上的深度與意義的,恐怕還是被稱為右派學生(也包括一些右派教師、知識分子)的思考。這是一些尚未涉世的青年,因此他們的探索的熱情,並非源自利益的驅動,而純是、或基本上是齣於對真理的追求——前引《廣場》“發刊詞”就是宣稱他們是“為真理”而“毫無顧慮地發言”的。
……
前言/序言
精神夢鄉:北大與學者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精神夢鄉:北大與學者篇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錢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於重慶,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清華大學中文係兼職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學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任主編(與吳福輝共同擔當)。
評分
☆☆☆☆☆
是的,這個自我與自我的矛盾和紛亂,最真誠地述說自己的存在,這個創造的、願意的、評價的自我,它是事物的標準和價值。
評分
☆☆☆☆☆
好
評分
☆☆☆☆☆
疲倦想以一次跳躍,想以一次拼命的跳躍而登峰造極,這是一種可憐而無知的疲倦,它甚至什麼都不想要瞭:這種疲倦創造瞭所有的神和來世。
評分
☆☆☆☆☆
內容豐富,值得推薦!
評分
☆☆☆☆☆
啊,兄弟們,我創造的這個神,像所有的神一樣,是人類的作品和人類的瘋狂!
評分
☆☆☆☆☆
這個自我,越來越真誠地學習說話;而它學得越多,就越能贊美與尊重肉體和大地。
評分
☆☆☆☆☆
可是,“彼岸的世界”在人類麵前隱蔽得很好,那是個去人性化的、非人性的世界,它是天上虛無的東西;存在的肚子決不跟人說話,除非它自己是人。
評分
☆☆☆☆☆
我的兄弟們,請相信我!這是肉體對大地感到絕望,——這個肉體聽到存在的肚子對它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