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大學譯叢:全球時代的歐洲》以晚期現代性社會作為思考背景,以歐盟作為政治框架,將吉登斯對福利製度的思考完整而係統地呈現在我們的麵前。從這一意義上說,要理解當代歐洲福利製度的發展走嚮和吉登斯的社會福利思想,《大學譯叢:全球時代的歐洲》是不可或缺的敲門磚。在《大學譯叢:全球時代的歐洲》中,吉登斯宏觀概覽瞭歐洲福利國傢的得失,探討瞭當代社會變化産生的新問題及其對福利製度提齣白勺新要求,分析瞭歐盟的當前缺陷和力量之源,提齣瞭歐洲社會模式的未來之路,堪為對歐洲福利製度的一次係統檢視和展望。
內容簡介
安東尼·吉登斯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傢之一,他對當代社會學領域做齣瞭卓越的貢獻,被視為凱恩斯以來最有名的社會科學學者。他與英國前酋相布萊爾提倡的“第三條道路”(ThirdWay)政策也影響瞭英國乃至其他國傢的政策。
吉登斯通過《第三條道路》、《新平等主義》、《全球歐洲,社會歐洲》等著名作品係統提齣瞭“積極福利”的總想,《全球時代的歐洲》一書就是在這一思路上的最新著作,體現瞭對傳統福利模式的反思與融颱,並試圖在全球化、後工業化和後民族國傢化的背景下將歐洲福利模式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書中論述雖然主要集中在歐洲,但其蘊意實則更為廣泛。
所有發達國傢均麵臨一係列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與全球社會和經濟變遷聯係在一起,也與工作、傢庭和日常生活的重大轉型聯係在一起。因此,吉登斯所討論的問題同樣應當引起其他國傢的興趣,包括發展中國傢在內,如正日益崛起成為世界強國的中國和印度——倘要建立一個整閤而包容的社會,有效的福利體係將是必不可少的。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藉鑒較先進國傢的得失。
作者簡介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著名社會學傢、政治學傢,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前院長,劍橋大學皇傢學院研究員,英國上議院議員。
著有《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發達社會的階級結構》、《曆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批判》、《社會學》、《民族-國傢與暴力》、《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超越左與右》、《第三條道路》等。
吉登斯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傢之一,與羅爾斯、哈貝馬斯等思想傢一起引領瞭20世紀中後期全球社會理論的發展。他所主張的“第三條道路”影響尤其深遠,被譽為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精神導師”。
潘華淩,男,江西上高人。齣版譯作四百餘萬字,主要有小說《九十分鍾遠的距離》、《女明星納蒂卡·傑剋遜》、《白衣女人》、《月亮寶石》、《愛瑪》、《大衛·科波菲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等;西方學術著作《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對馬剋思、塗爾乾和韋伯著作的分析》(與郭忠華閤譯)、《心靈的煉金術:理性與情感》(與郭忠華閤譯》、《全球時代的歐洲》等。
郭忠華,復旦大學博士,中山大學政治學係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職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政治學理論及中國政府與政治領域。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本書使用術語錶
第一章 社會模式
壓力與重負
全球化
社會模式的類型
優秀的運作者與拙劣的運作者
裏斯本及其後
幾點思考
超越最佳實踐
結論:全世界最好的?
第二章 歐洲的變化與創新
受阻社會
德國
法國
意大利
前東歐
社會傾銷
全球化:中國與印度
《服務指南》
結論
第三章 社會公正與社會分化
新階級
新的社會分化
後工業社會的社會公正
不平等與貧睏
政策意義
轉變期勞動力市場
促成轉變
兒童、童年、兒童貧睏
第四章 從消極福利到積極福利
乾預主義與行動主義
消費者公民與公民消費者
福利輸送
選擇與授權
社會團結
多樣性與福利
移居與公民身份
多元文化主義
管理移居
自由言論
第五章 生活方式的改變
老齡化與“年輕化”
健康與生活方式
環境
氣候變化的衝擊,能源的衝擊
第六章 在歐盟層麵上
對《裏斯本議程》的評估
地區性差異
創新與研發
高等教育
生態現代化
第七章 關於歐洲未來的八大論點
附錄關於歐洲未來的公開信
索引
精彩書摘
《全球時代的歐洲》:
無論是法律權利還是政治權利,都不像馬歇爾所認為的那樣被牢固建立起來瞭。每一代人都得重新捍衛它們。對公民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威脅實際上隨時存在。人們隻要迴顧一下在歐洲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就會明白這種情況。今天,新的張力又齣現瞭,這種張力源自文化語境,在這種語境中,言論自由和個人自由可能與某些人牢固持有的神聖價值觀發生衝突。
消費者公民與公民消費者
認為國傢會自動地按公共利益行事,或者反過來,認為市場的主動行為必然與國傢相反,這些假定都是不對的。我們必須找到一種超齣這類粗略描述的途徑,因為這類描述引起瞭有關福利國傢前途的持續不斷的爭論。問題部分來源於“公共服務”術語的含糊性,它實際上是指以國傢為基礎的各種服務。以國傢為基礎的機構或在其中工作的群體與在任何“私營”部門工作的人一樣,可能是著眼於部門或者私人利益的。正如解除對電信的控製所錶明的那樣,私有化有時候能夠很好地服務於公共利益。
一個良好的社會可以被定義為這樣一種社會:競爭的市場、發達的第三部門或公民社會與民主國傢之間實現瞭有效的協調。這些領域之間的界限往往存在爭議,但是,界限是明顯存在的。在市場取得瞭完全控製權的領域,個人以可能被稱為消費者公民(consumer-citizen)的身份發揮作用。市場的標準主要並直接通過競爭來得到保證。一颱價格相等卻比其他品牌質量更差的電視機將會被市場淘汰。國傢和其他公共權威機構也在起作用,但這種作用僅限於監控市場的總體框架、避免壟斷和提供保證契約得到履行的手段。
在非市場領域——國傢和公民社會——可能而且應該有重要的消費者選擇,但這些領域主要不是按市場原則來組織的。例如,在國傢部門,可能存在醫療從業者、學校或社會服務之間的選擇。然而,標準不可能通過如其在市場中能夠實現的競爭來得到保證,它們必須由專業人士和公共權威以更加直接的方式來加以監督。我們可以說,在這些領域,個人是公民消費者(citizen-consumer)-他有權期望得到通過外部權威來強力實施的標準。
國傢不是公共領域的具體體現。為瞭追求公共目標,國傢往往明顯需要改革。《裏斯本議程》的睏難之一是,它幾乎完全集中在市場和市場效率上,沒有相應地強調對國傢的改革。
在一個國傢作用過於強勢的社會中,局限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如果認為這類社會與近期歐洲的經驗格格不入,那也是錯誤的。它們不是格格不入的,僅僅在大概30年前,幾個西歐國傢(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都還是以國傢為基礎的獨裁國傢,而歐盟新加入的成員國則是前社會主義社會,在這些社會中國傢是首要行動者。
或許可以理解的是,這類國傢中有些反而轉嚮瞭激進的自由市場哲學。這種立場至多可以被看作權宜的和暫時的。激進自由市場的途徑不能創立公平或公正的社會,也不能為長遠的經濟增長創造條件。20世紀80年代及之後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英國的經驗清楚地錶明瞭這些結論。英國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但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大幅上升,公共服務行業和交通基礎設施衰敗。由於缺乏對長期增長條件的投入,生産力停滯不前。
一個社會——地方的、國傢的和國際的——一個過於允許市場侵入的社會,也要承受福利帶來的後果。各種市場激勵措施可能對於實現從健康到環境這類福利目標很重要。但是,它們通常必須在更加宏大的監督框架內加以實施。重要的是必須認識到,一個市場作用過於不受限製的社會將會導緻公民秩序的衰落——不平等變得過大,商業動機主宰其他目標,同時犯罪和破壞公共財産的行為層齣不窮。
……
大學譯叢:全球時代的歐洲 [Europe in the Global Age]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學譯叢:全球時代的歐洲 [Europe in the Global Age]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