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开对冷战时代中美苏三角关系的系统梳理,史料功夫媲美沈志华“冷战五书”!
评分对革命的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角色。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仔细思考了多种手段以破坏两个共产党政权之间的关系,甚至不惜利用一方去对付另一方。在这段紧张的历史时期,我们可以清楚地从中国和美国对各种国际事务的反应中看到这一点,这些包括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战争、20世纪50年代的台海岛屿危机、约翰.F.肯尼迪对中国发展核武器问题的反应、越南的革命战争,以及后来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生的中苏分裂。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一国外交政策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能辩识敌友
评分本书首开对冷战时代中美苏三角关系的系统梳理,史料功夫媲美沈志华“冷战五书”!
评分敌人?朋友?非敌非友?亦敌亦友?1949年由乔治•凯南负责、美国国务院新成立的政策规划研究室出台的代号“PPS-39”文件是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国际局势的?所幸无战事,1954—1955年中、美在金门、马祖的对抗,是偶然、运气还是威慑之功?冷战时期美国政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策划,长期践行”的对中、苏战略中的“心理战”是怎样一步步实施和演化的?一份绝密的国家安全理事会制定的代号“NSC-68”文件是如何促使美国外交政策全盘军事化的?朝鲜战争结束不久,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最高级文件——代号“NSC-166/1”对中、苏关系的未来动态和随后的瓦解可能作出了怎样的预判和评估?日内瓦会议休息期间,周恩来总理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握手之谜”流传着多少个版本?美国情报机构预测中国的原子弹试爆日期准确率前后误差仅几天,美国肯尼迪政府是怎样差点走到“轰炸中国核设施”的危险边缘的?美国顶尖智库外交史学家协会斯图尔特??L.伯纳斯图书奖获奖作品。凭藉多国解密档案,披露高层决策细节,完整呈现国际关系史上一段非常时期的“三国演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章百家、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何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和历史学终身教授卿斯美 ,联袂专文推荐。一国外交政策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能够辨识敌友。本书首开对冷战时代中美苏三角关系的系统梳理,史料功夫媲美沈志华“冷战五书”!一位美籍华人写的最值得中国人阅读的冷战史经典之作,在英语世界比福山的成名之作《历史的终结及其最后之人》还早一年问世!镜鉴全球化、碎片化与网络化时代国家安全战略博弈进程中的大国外交风云!
评分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法;生活,是一道多解的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生活,是一首隽永的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情怀;生活,是一杯浓淡的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品味。不快乐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一切的一切,无非就是让生活,舒心些、快乐些、幸福些。
评分正版书,价格优惠,物流速度也很快
评分内容不错,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