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李士懋 田淑霄醫學全集:平脈辨證脈學心得》倡導“溯本求源、平脈辨證”,對脈學的臨床和理論作瞭深度探索。
《李士懋 田淑霄醫學全集:平脈辨證脈學心得》分為三個部分:脈學心悟、瀕湖脈學解索、平脈辨證脈案。
《李士懋 田淑霄醫學全集:平脈辨證脈學心得》提齣“以脈診為中心”進行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脈診占全部診斷的比重高達50%~90%。
《李士懋 田淑霄醫學全集:平脈辨證脈學心得》作者李士懋教授、田淑霄教授曆經由“舌診為中心”到“脈診為中心”轉變,臨床前十幾年,主要倚重舌診。因舌診比較直觀,易於觀察。然臨證既久,發現一些舌證不符的現象,逐漸動搖瞭作者“以舌診為中心”的辨證論治方法,轉而漸漸倚重脈診,反復驗證於臨床,發現“以脈診為中心”的辨證論治方法,多能取得預期效果。尤其對一些疑難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闢蹊徑,取得較好療效。
作者簡介
李士懋,男,1936年生於山東省黃縣,1956年畢業於北京101中學,196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現任河北中醫學院(曾名: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為第二、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08年獲河北“十二大名醫”稱號。
田淑霄,女,1936年生於河北蠡縣,1956年畢業於北京實驗中學,196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任河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醫臨床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工作指導老師。2008年獲河北“十二大名醫”稱號。
李士懋、田淑霄教授夫妻相濡以沫,從醫50年來,二人閤著以“溯本求源、平脈辨證”為主綫的十幾本專著,纂為《李士懋田淑霄醫學全集》。
內頁插圖
目錄
脈學心悟
瀕湖脈學解索
“溯本求源平脈辨證”脈案
精彩書摘
(二)脈理與主病
沉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脈,因脈以沉為本,以沉為根。脈以虛實為綱,而虛實的區分,又在於沉候之有力無力。故爾,沉脈極為重要。
脈何以沉?因氣血不能外達以鼓蕩、充盈血脈,故爾脈沉。
氣血何以不得外達?無非兩類原因;一類是正氣虛衰,氣血無力外達,緻脈沉;一類是邪氣阻遏,氣血外達之路窒塞不暢,亦可脈沉。
1.正虛脈沉
正虛脈沉,可見於陽虛、氣虛、血虛、陰虛。陽主動,可推動激發全身之機能,陽虛無力推動激發氣血循行,脈乃沉。氣為囊龠,鼓蕩血脈,氣虛則無力鼓蕩,故脈沉。血虛者,無力充盈血脈,緻脈沉。且血虛往往兼有氣虛,氣血皆不足,脈失充盈鼓蕩,故爾沉。陰虛者,血脈失於充盈,脈亦可沉。正虛而脈沉者,當沉而無力。
當臨床見到沉而無力的脈象時,病的性質屬虛無疑。但究竟判斷為陽虛還是氣虛、血虛還是陰虛,這就要結閤沉脈的兼脈及望聞問三診來綜閤分析判斷。陽虛者,脈沉遲無力,伴畏寒肢冷、舌淡苔滑的寒象。氣虛者,脈沉無力,伴有氣短、無力等虛象。血虛者,脈沉細無力,伴麵色無華、心悸、舌淡嫩等癥。陰虛者,脈沉細而數,伴虛熱、舌紅少苔等癥。
前論浮脈時,言正虛可緻脈浮,此又日正虛脈沉,豈不矛盾?非也。正虛脈可沉可浮,取決於正虛的程度與方式。陽虛者,雖虛但不甚重時,脈可沉而無力;若陽虛者,導緻陰陽格拒時,陽氣外脫,脈可由沉而無力轉為虛大、洪數、浮散等。若陽虛進一步加重,連浮越之力亦喪失時,則脈可由浮大轉為沉而微細欲絕,或脈絕。氣虛不甚重時,脈不任重按,或按之無力。若氣虛而賊火內熾,則氣血因賊火之迫激而外浮,可見洪大虛數之脈。氣極虛時,脈可浮散,亦可轉為沉而微細欲絕。因血為氣之母,故血虛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氣虛。氣血不足,無力鼓蕩血脈,而脈沉細無力。若血虛不能內守,氣失依戀,則氣浮於外而脈虛大。尤其當血暴脫時,氣乃外越,齣現虛大芤革等脈象。陰虛者,若陽氣尚未浮越時,脈象多呈沉細數。若陰虛較重,陰不斂陽而陽越,則脈浮大洪數,或陰竭於下而陽越於上,呈陽旺陰弱之脈。所以,同為正虛,脈可沉亦可浮,乃取決於正虛程度及方式。
2.邪阻而脈沉
內外之邪阻遏氣血外達而導緻脈沉,包括六淫、七情及氣血痰食等。
(1)六淫外襲,可緻脈沉。俗皆雲浮脈主錶,錶證脈浮,六淫外襲,脈皆當浮。然臨證既久,悉心體察,發現錶證初起,脈競多不浮,反以沉者為多見。固然,正虛外感之人,脈可不浮;然素體健壯者,外感初起脈亦多不浮。究其原委,蓋因邪氣閉鬱使然。
陰邪襲於肌錶者,以陰邪其性凝泣收引,腠理閉鬱,經脈不暢,氣血不能外達,故脈不僅不浮,反而見沉。如《四診抉微》雲:“錶寒重者,陽氣不能外達,脈必先見沉緊。”又雲:“豈有寒閉腠理,營衛兩鬱,脈有不見沉者乎。”
……
前言/序言
李士懋 田淑霄醫學全集:平脈辨證脈學心得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李士懋 田淑霄醫學全集:平脈辨證脈學心得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