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羅意文選

德布羅意文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德布羅意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199169
版次:1
商品編碼:11476640
包裝:精裝
叢書名: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6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人類文化的優秀遺産,中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它們不僅偉大的科學創造的結晶,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載體,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

內容簡介

德布羅意一生著述豐富,內容涉及理論物理學、科學史、科學哲學、自傳和演講等眾多領域。本書收集瞭德布羅意最著名的論文、諾貝爾獲奬演說、研究通報、傳記等,從不同的側麵展現瞭波動力學的發展曆程,堪稱科學史上的經典。 德布羅意的開創性工作直接影響瞭此後的很多著名科學傢。

作者簡介

德布羅意,法國傑齣的物理學傢。

目錄

德布羅意文選 目錄 目錄 弁言
《德布羅意文選》導讀
第一部分 博士論文和諾貝爾奬演講
第二部分 重點論文
第三部分 研究通報
第四部分 有關非綫性波動力學的幾篇代錶性論文
附錄Ⅰ 德布羅意著述書序和前言
附錄Ⅱ 德布羅意小傳和逸事
附錄Ⅲ 德布羅意思想評價
附錄Ⅳ 德布羅意年譜、傢譜、論著目錄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國外科學著作: 翻譯很重要】

評分

非常科學的叢書,值得學生讀懂,序言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介紹科學發展的曆程。 感謝西學的成就,從不同角度看物質。 但是很可惜看不到過去科學傢的其他論文,隻看到瞭一些經典。沒齣版的論文個人認為是他們認知的轉變過程,非常能看齣當時科學傢的世界觀,也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個問題。

評分

在科學史上,《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是經典力學的部經典著作,劃時代的巨著,也是人類掌握的個完整的科學的宇宙論和科學理論體係,其影響所及,遍布經典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並在其後300年裏一再取得豐碩成果。

評分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人類文明的優秀遺産,是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他們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創造的結晶,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載體,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傢,思想傢和人,一個真正的人,他的深邃思想和高潔人格在21世紀依然熠熠生輝。

評分

經典科學巨著,無需多言,看不懂買來收藏也好

評分

好!(此迴復雖然隻有一個字,但卻淋灕盡緻的描述齣瞭本人內心對店主深深的敬佩之情,完美的詮釋瞭韆言萬語隻歸一個字的至高文學層次,突顯瞭本人那非同小般的文學功底,真可謂意境深遠,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好評,再加上好評以感嘆號收尾,更是為整個好評添上點睛之筆,在照應全文的同時,也能引發讀者靈魂深處的共鳴,可以說,有瞭這個感嘆號後,整個好評在層次上又爬高瞭另一個層次,其精妙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評分

通過把作為情緒反應的同情感引入哲學,並強調它們先於認識活動和意誌活動而存在,不僅試圖重新審視和改造哲學的認識論和本體論,而且還進而試圖重新考察和解釋西方自古希臘以來一直到今天的哲學傳統及與之相關的神學傳統,這顯然是一條特彆富有獨創性的思路。本書收入捨勒關於同情感與他者的論述,極具學術啓發性。通過把作為情緒反應的同情感引入哲學,並強調它們先於認識活動和意誌活動而存在,不僅試圖重新審視和改造哲學的認識論和本體論,而且還進而試圖重新考察和解釋西方自古希臘以來一直到今天的哲學傳統及與之相關的神學傳統,這顯然是一條特彆富有獨創性的思路。本書收入捨勒關於同情感與他者的論述,極具學術啓發性。馬剋思?捨勒(1874―1928),德國哲學傢、社會學傢,價值倫理學、哲學人類學與知識社會學的奠基人,被視為現代德語學界傳奇人物。在哲學、社會理論、倫理學、神學、心理學、教育學、思想史等領域卓有建樹。海德格爾視其為“全部現代哲學最重要的力量”。早年執教耶拿大學、慕尼黑大學,參與現象學運動。1919―1927年,任科隆大學哲學和社會學教授、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28年,執教法蘭剋福大學不久,因中風猝然辭世。著有《同情的形式和本質》、《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和實質價值倫理學》、《論人類的永恒性》、《價值的顛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今人編有《捨勒全集》,美國芝加哥大學設有捨勒研究所,德國成立瞭國際捨勒研究協會。馬剋思?捨勒(1874―1928),德國哲學傢、社會學傢,價值倫理學、哲學人類學與知識社會學的奠基人,被視為現代德語學界傳奇人物。在哲學、社會理論、倫理學、神學、心理學、教育學、思想史等領域卓有建樹。海德格爾視其為“全部現代哲學最重要的力量”。早年執教耶拿大學、慕尼黑大學,參與現象學運動。1919―1927年,任科隆大學哲學和社會學教授、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28年,執教法蘭剋福大學不久,因中風猝然辭世。著有《同情的形式和本質》、《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和實質價值倫理學》、《論人類的永恒性》、《價值的顛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今人編有《捨勒全集》,美國芝加哥大學設有捨勒研究所,德國成立瞭國際捨勒研究協會。捨勒認為,就認識的全部發展史而言,人們都是先對認識對象産生愛或者恨,之後纔通過知性來對它們進行認知、分析和判斷的。因此,無論對於所有各種理論認識和思維來說,還是就所有各種實踐立場而言,愛和恨在情感行為的集體範圍內都是最原初的行為方式,它們還使理論生活和實踐生活統一起來,並且能夠使這兩者永遠保持統一的狀態。本書選取作者論述羞感、懊悔與怨恨的精彩文字,使大傢對此話題産生濃厚的學術興趣。還好,有點晦澀。

評分

  從科學研究內部來看,《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示範瞭一種現代科學理論體係的樣闆,包括理論體係的結構、研究方法和研究態度、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多方麵內容。

評分

傅立葉(1768-1830)是19世紀法國數學傢和數學物理學傢。他的工作對數學和物理學都産生瞭很大影響。人們通常隻注意到傅立葉級數和傅立葉積分這兩個成果,而忽視瞭傅立葉的主要成就。這本《熱的解析理論》是傅立葉的代錶作,作者通過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