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来挺有意思的一本书,物有所值。
评分藉著与土耳其的联系,亚齐(Aceh,今苏门达腊西北)藉著拥有、使用巨炮以及火器建立起了他们的声誉。16世纪时鄂图曼帝国曾送去500名土耳其人,援助亚齐进攻满剌加(Melaka;译注:时为葡萄牙人占领,为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间全球角力之一环);他们之中包含火器手、火器铸造工匠、工兵、巨炮和充足的弹药。土耳其人传授制造火炮的方法和土耳其火炮的规格给亚齐人。17世纪早期,亚齐苏丹伊斯康达尔.慕达(Sultan Iskandar Muda of Aceh)号称在他的兵器库中拥有大约2000件火器,包括1200门中口径的铜炮以及其他800件回转炮(swivel-guns)和枪枝(arquebus)。尽管亚齐能自行制造火炮和枪枝,到了17世纪时他们比较中意欧洲人的火器。
评分帮朋友买的,还没读,做工具书用很不错。
评分帮朋友买的,还没读,做工具书用很不错。
评分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评分 评分泰国人很清楚火药的重要性,能根据不同爆炸力量的需求调配火药。泰国人也善於制作枪枝;甚至连德川家康也央求大城统治者赠予枪枝和火药。16到19世纪前期之间缅甸人的威胁是泰国人制造和使用火器的原动力。
评分《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评分《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