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1上)》(1年级教材)(修订本)的指导思想是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升入高一年级打下基础。《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1上)》(1年级教材)(修订本)第一册上,以实用会话为主,也编写了一些叙述性短文。
内页插图
目录
;
前言/序言
这是《汉语教程》的修订版。《汉语教程》自1999年出版以来,被国内外很多教学单位选作教材。此次修订,我们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使其更符合教学需要。本教程的适用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第一册1~30课。分上、下两册,每册15课。建议课时为:1~25课每课2学时,26~30课每课4学时。(每学时50分钟)
第二册1~20课。分上、下两册,每册10课。建议课时为:每课4学时。
第三册1~26课。分上、下两册,每册13课。建议课时为:每课6~7学时。
全书共76课,在正规的教学单位,可使用一年。当然,各教学单位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灵活掌握。
编写这套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升入高一年级打下基础。
本教材的体例是:一、课文;二、生词;三、注释;四、语音、语法;五、练习。
一、课文
本书第一二册(1~50课)的课文以实用会话为主,也编写了一些叙述性短文。第三册(51~76课)都是选编的叙述性短文。
课文是教材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是语法和词语的语用场,语法只是本教程课文编写的结构支撑,是一条暗线。离开课文,语法将无所依凭。初级阶段的汉语课堂教学,应该借助语法从易到难的有序性和渐进性,把句子的结构、语义和语用这三者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了解一个句子的使用语境。也要逐步让学生知道,在一定语境中怎么用汉语表达。
我们的目的是以语法为指导去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背说、写话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和运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课堂上要用主要的精力带领学生听课文、读课文和说课文。教材中的生词、注释和语法说明,都是为课文教学服务的。
本书共出生词2900多个。这些生词充分照顾到了词汇大纲的规定。每课都有一定的量的控制。课堂上要把生词放在句子中去讲练。因为只有句子和课文才能规定词义的唯一性。
二、注释
注释是对一些语言点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说明。
三、语法
本书的语法虽然不刻意追求系统性,但全书的语法安排是有章可循的,是严格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因此,如果不完成第一册和第二册的教学任务,进入第三册教学是困难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套教材主要是借助汉语语法结构讲课文的,是以语法为指导,教学生说中国话的。因此,语法的讲解力求简明扼要,从结构人手,重点阐释其语义和语用功能,教学生怎么运用语法去说,去写,去表达。课堂上,要通过图片、电脑软件、动作等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演示语法点,使学生感悟和理解每个语法点的意义、功能和使用语境,把语法、语境与交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语音
本教程用10课的篇幅集中进行语音教学。但严格说来,语音语调训练应该贯穿初级阶段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语音训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需要说明的是,到了句型、短文阶段,语音教学当然应该结合课文的朗读和背说来进行。我们在练习里设置的语音练习项目,只是起个提示作用。
五、练习
本教材的练习设计注意遵循理解、模仿、记忆、熟巧、应用这样一个言语学习和习得规律。练习项目包含了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既考虑到了课堂教学的需要,也考虑到了自学者自学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灵活使用。自第二册开始,为部分练习提供了答案,供使用者参考。
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的一点是,语言要素的教学不能孤立进行,语言要素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的过程。无论是语音教学还是语法句型和词语语段教学都要贯彻实践第一,交际为主的原则,精讲多练,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次修订,编者听取了不少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还要向帮助和支持我完成《汉语教程》初版编写工作的朋友和同事赵金铭、邱军、李宁、隋岩、丁永寿等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教程第三册的短文,大都选自报纸杂志,编者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了加工改写。在此,也向原文的作者表示感谢之忱。
教材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使用本教程的教师和同学们提出意见,以便及时改正。
汉语教程 第一册 上(修订本)(附MP3光盘1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汉语教程 第一册 上(修订本)(附MP3光盘1张)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