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發表於2025-05-02
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拉巴特1987年攜此作參加博士論文答辯時已年近五十,此時他已著譯等身,而參加論文答辯的是德裏達、利奧塔、格拉內爾、喬治·斯坦納這樣級彆的人物。對此,我們一方麵感慨他的博士頭銜的驚人含金量,另一方麵也確證瞭此書是久經歲月沉思辯駁的成熟之作,是作者重大思想成果的一次結晶。
如何受益於海德格爾思想又不至於被其吞噬?拉巴特以此書作齣瞭典範,並彰顯瞭法國思想傢在形而上學之外的廣闊人文領域的敏銳觸覺與批判天賦。
《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是拉巴特關於海德格爾納粹問題研究的代錶作。海德格爾加入納粹的行為,對西方二戰後一代知識分子而言是難以釋懷的重大事件和焦點話題。拉巴特的批評建立在對海德格爾整體思想的深入理解之上,將思想的尊重與無情的剖析相結閤,融入拉巴特在浪漫主義、藝術、模訪論、哲學史和德國曆史等領域的豐碩研究成果,揭示瞭海德格爾的“錯誤行徑”與其思想的內在關聯,以及海德格爾哲學與納粹主義的復雜關係。是一部既富於批評激情、又不乏嚴謹思辨的簡潔堅實之作。
菲利普·拉古-拉巴特(PhilippeLacoue-Labarthe),(1940-2007),法國當代哲學傢、文學批評傢、翻譯傢和作傢,曾長期任教於斯特拉斯堡大學,以其在德國浪漫主義、解構主義、政治與哲學之關係等領域的研究著稱。他曾將海德格爾、尼采、荷爾德林、本雅明、策蘭等人的作品翻譯為法語。
告讀者
1. 哲學
2. 海德格爾
3. 一九三三年
附言 一
4. 錯誤
5. 停頓
附言 二
6. 德國之歌
7. 國傢唯美主義
8. 模仿論
9. 神話
附言 三
10. 韆年
有一天,在雖說不上痛苦也卻著實不大愉快的情況下,阿多諾寫道:“(海德格爾的)哲學,直至其最內在的構成,都是法西斯的。”阿多諾在為自己辯解,不能不誇張。但是眾所周知的是,即使在憤怒之中,他也往往一語中的。但我們還是將此教條(而專斷)的斷言當作問題來看吧。這確實是一個真正的問題。我們或可這樣來錶述它:1933年的加入,輕描淡寫的解釋,不肯做齣的否定,對猶太人種族滅絕的緘默不語(以及在德國和歐洲的責任上所保持的沉默),所有這些給海德格爾哲學--或是他的思想--帶來瞭什麼變化?難道僅僅是在一種從其他方麵看仍然完好無損而從根本上看並未受到任何妥協玷汙的思想之上,濛上瞭一點點局部的、暫時的陰影?或者,是否可以認為,這樣的思想已被所有這些永遠地玷汙瞭,以至於達到如此程度:可以基本稱之為“法西斯的”?海德格爾對此避而不談--或基本不談,不捲入那些低級而激烈的(或本該如此的)論戰,每每擺齣那種忍辱負重的尊嚴,或是大談思想的無盡升華,總之,他以這樣的一些方式對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說是對他自己所稱作的思想,承擔著一種巨大的責任。他這不過是為阿多諾的指控提供瞭依據而已。而對“思想的任務”的標榜無法或難以掩飾對思想的玷汙,他還使人們得以公開加以嘲笑或錶示憤怒。但是,也正是海德格爾在當時最早提齣瞭對思想負有一種“曆史的”責任,這種責任是巨大的,又是與其在直接行動領域的無能為力同外延的。不正是他,於四十歲生日之際,在電視采訪中迴答維瑟的問題時,強調瞭“思想的任務”嗎?(他提到那場恰是題為《哲學的終結和思想的任務》的報告會(1964)。)不也正是他不無誇張地作齣下麵的結論嗎?他說:“一個未來的思想傢,也許將麵臨著我現在努力製定的這種思想所提齣的任務,這時他應該順應海因裏希·馮·剋萊斯特偶然一日寫下的一句話:‘我對某個尚不在那兒的人物恭而敬之,我遙嚮其韆年之外的思想頂禮膜拜。’”當人們用這樣的一種尺度去衡量事物的時候,人們就會知道思想的遺贈或遺産的關鍵問題何在。至少人們會知道,指望用沉默或是用“有偉大之思者,必有偉大之迷誤”一類雲山霧罩的隱喻來解決問題,是何其危險。
……
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編輯推薦
評分短***怖吧。
評分收到灕江齣版社齣版的(法)菲利普·拉古-拉巴特著、劉漢全譯的《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有幾天瞭,一旦翻開就愛不釋手。首先這本書很精巧,十萬字,不到二百頁;其次,題目吸引我,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有內涵。
評分領導要買的,當天下午就到瞭,速度就是金錢
評分關於海德格爾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拉巴特的態度如此明確。在讀著名學者謝泳教授的書籍時,他對研究的自由知識分子,在1949年的轉變,自覺或不自覺的,都采勸瞭解之同情”的態度,拉巴特為什麼就不能如漢娜·阿倫特那樣,原諒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包括海德格爾呢?這些問題,我們在《海德格爾、政治與藝術》中能得到很好的瞭解與解釋。 對於1933年的那些知識分子,“關於希特勒的理論研究”,海德格爾認為漢娜·阿倫特的研究是最言之有理的。她是這麼為那些曾站在納粹黨一邊的知識分子說的:“我現在要以這麼說,他們隻是這樣一些人:掉入瞭自己挖好的陷阱之中。隨後發生的事兒,他們也不希望看到。……他們從來就隻是在幾個月裏,最多是在幾年裏,偶操此業。他們沒有害過人,也沒有告發過人。”這樣的態度是漢娜·阿倫特的權利,隻是曾經崇拜海德格爾很不願意看到,這其中也包括海德格爾。因為在第三帝國垮颱之後,揭示瞭海德格爾的那些東西之後,海德格爾在公開場閤是噤若寒蟬的,拉巴特認為他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思想的責任。閱讀這部分的時候,我覺得拉巴特有點苛責瞭,誰都有犯渾的時候。接下來的閱讀就讓我也無語瞭,那是一種可怕的寒冷,甚至是殘酷的。
評分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評分 評分多次在京東買書,但凡是做活動的時候,就買一點點。窮人嘛,就要有個窮人的樣子,隻能買點便宜貨瞭。但這本書還是不錯的,一如既往的喜歡。適閤專業性的人去讀。 不知道為什麼,作者的輕鬆遐想,提不起興緻。可能是本身心情不好的緣故吧平心而論,文章裏的一切、有他自己的心思,隻是這心思不能被世人所公知。於我,就像那火紅的木棉,那金色圓潤的木瓜,希望得到彆人的肯定,卻在彆人的隻言片語中得到瞭否定。不用說話,隻要發光就好,有沒有人知道都沒關係,會很寂寞呢,可是寂寞怕什麼,即使有人在,聽不懂自己的話,那還是一樣的寂寞啊,安安靜靜的,看看來來去去的人,想想自己的事情,這樣,多好啊。 不算自誇的話,文學性的語言在三十來歲就有瞭信心,但這十來年,寫得最多的論述性的文字,一度以時政評論專欄為主,自己的轉摺點,應該在2008年,停掉在《南方都市報》、《瀟湘晨報》等報刊的時評專欄,以為是微博類的文字更靈活、更直接、更生動地取代平麵媒體所緻,可是在微博上,我對時事的關心度也直綫下降,不再喜歡第一時間點評論事情,等它塵埃落定吧,可塵埃落定後,又有什麼值得說的呢? ——當然,在微博上到達這點,又 遲瞭一些,直到2012年纔意識到。 越來越無所謂,難道就是自由主義者? 我對外部確實是無所謂瞭,在我心中,有個美好世界的模樣,我也會在文章裏說,可是現實如何演變,甚至不變好,我並不在乎,毫無原來的憤怒和焦慮;我對自己及自己所愛的人很所謂,能不能讓自己和她開心,變成最重要的事。 關注的點越來越具體,迴歸到自己,纔慢慢發現瞭自由。 若無必要,勿增實體。一個走嚮自由的人,剝離那些不必要的“實體”,是很漫長的路。 在《城市畫報》的專欄,也是論述性的文字,由於媒體的屬性,它不像時政類評論那麼“強硬”,柔軟一些,時間跨度也長,半個月一篇的文章,寫每一篇,你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把兩百多篇快進看完,演化就齣來瞭,挑文章,最早幾年的,基本看不上眼,前四五年的,要做些修改,刪除那些攻擊性強的、挖苦人的文字,太猛烈的判斷、太強烈的抒情,都一一揉軟,近一兩年的,則基本可以不做修改。 長年專欄的好處是,你發現原來幻想改變外部環境,到後來最需要改變的是自己。你寫的東西,都是在與自己對話,是在逐漸放棄一些負擔,讓自己輕靈一點,不再背著彆人跳舞。 祖國、國傢、民族、傢族這些集體詞匯,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義的人,都容易發現它們的主要功效就是用來壓迫個人,個人無法逃逸,當然就沒自由。但很多問題還要自己去用自己的腦子思考。
海德格爾、藝術與政治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