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身体缺的不是药,是营养 健身与 书籍 |
| 作者: | 陈培毅 |
| 定价: | 35.0 |
| 出版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6-10-01 |
| ISBN: | 9787557809768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功能讲起,帮助读者建立一套完整的营养学概念,告别过去单纯依靠疾病的思维,远离大众营养学的误区。同时,本书着重从食物营养的角度,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用营养预防和疾病的方法。在本书的三大部分,本书从人群营养的角度,为不同类型的读者特别提供了不同的营养知识和健康关照。 |
| 目录 | |
| 篇 只有营养师知道 一 章 身 体 缺 的 不 是 药 , 而 是 营 养 … … … … … … … … … 2 1. 你是否患上了“依赖症” ………………………………2 2. 药的作用——控制疾病…………………………………………4 3. 营养的作用——修复细胞………………………………………6 4. 为什么和营养代替不了营养…………………………7 5. 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都会致病…………………………………9 6. 均衡的营养才是生命的保障………………………………… 11 7. 药食同源,发现食物中的神奇药效………………………… 13 二 章 你 的 身 体 需 要 哪 些 营 养 … … … … … … … … … … 1 5 1. 蛋白质:人体的“建筑材料” …………………………… 15 2. 脂肪:保护内脏,储存热能………………………………… 17 3. 碳水化合物:人体热量的来源……………………………… 19 4. 维生素:生化反应的调节物质……………………………… 21 5. 矿物质:生理功能的维护者………………………………… 23 6. 膳食纤维:清理肠道,保护健康…………………………… 25 7. 水:生命的源泉……………………………………………… 26 8. 能量: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8 9. 食全食美,营养都从吃上来………………………………… 30 三 章 帮 助 自 己 从 误 区 中 走 出 … … … … … … … … … … 3 2 1. 蔬菜的营养真的不如鱼、肉、蛋吗 ……………………… 32 2. 吃的种类越多,未必营养就越好…………………………… 34 3. 身体疲劳能否靠肉来补……………………………………… 35 4. 吃一些营养补充剂好不好…………………………………… 37 5. 骨头汤是补钙的“神汤”吗………………………………… 39 6. 少吃荤油,多吃素油就是健康的吗………………………… 40 7. 越贵的食材是否真的越有营养……………………………… 42 8. 鸡蛋黄里的胆固醇真的过高吗……………………………… 44 9. “四条腿的”是否真的比不过“没腿的” ………………… 46 二篇 通过食物营养对抗常见疾病 四 章 治 愈 呼 吸 道 疾 病 的 饮 食 方 案 … … … … … … … … 4 8 1. 燕麦,预防感冒,降低哮喘风险 ………………………… 48 2. 白菜,全面预防冬季感冒…………………………………… 50 3. 柠檬,感冒时多补充………………………………………… 51 4. 百合,镇咳化痰,增强肺功能……………………………… 53 5. 核桃,慢性气管炎和哮喘……………………………… 55 6. 杏仁,镇咳、平喘的好零食………………………………… 56 7. 橄榄,利咽消肿,应对呼吸道感染………………………… 58 8. 荸荠,预防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59 9. 洋甘菊,减轻疼痛,缓解气喘……………………………… 61 五 章 让 你 远 离 肠 胃 疾 病 的 饮 食 方 案 … … … … … … … 6 3 1. 土豆,和预防胃溃疡的理想主食 …………………… 63 2. 甘蓝,修复胃黏膜的养胃菜………………………………… 65 3. 红薯与大麦茶,通便排毒,让肠胃干净…………………… 67 4. 山药,很好用的“止泻药” ………………………………… 68 5. 蜂蜜,甜蜜的胃黏膜保护神………………………………… 70 6. 山楂,调节胃肠平滑肌,帮助消化………………………… 72 7. 木瓜,对抗肠道菌帮助胃消化……………………………… 74 8. 蔓 |
| 编辑推荐 | |
| 营养师陈培毅为您揭露营养的秘密,让您体会到营养非药却是药,非药却能治病,非药却能给您带来健康的身体,让伱告别过去对的依赖,带你领略营养的风采,给你构造一个不一样的营养体系,为你打开营养的大门,见识营养的不可思议,改变你的价值观,让营养融入你的生活中。 |
我一直认为,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但过去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了“治”上面,而不是“防”。每次身体出现不适,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去拿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认知。它让我明白了,很多所谓的“疾病”,其实都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调理来预防和改善。书中对于各种常见慢性病的食疗建议,我都非常感兴趣。比如,我一直被血糖波动的问题困扰,书里关于如何选择低GI食物、如何搭配膳食纤维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全谷物的比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几天下来,我感觉身体的能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疲劳。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家庭保健师,它不是直接给你开药方,而是通过科学的饮食指导,让你学会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如何主动地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宝藏!作为一个长期被各种小毛病困扰,却又对西药“望而却步”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并没有提供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从最根本、最科学的角度,教我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身体状况。书中关于宏观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讲解非常通俗易懂,让我这个对营养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出一堆“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各种营养素在我们体内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缺乏某种营养素可能导致的具体健康问题。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吃对食物才能吃出健康”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肠道健康的部分,之前总觉得肚子胀气、消化不良是小问题,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肠道健康与免疫力、情绪甚至皮肤状况都息息相关。作者给出的食谱建议也十分实用,考虑到到了日常生活的便利性,食材也比较容易获取,完全不会让我觉得实施起来有太大压力。这本书不只是提供食谱,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理念,一种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身体的方式。
评分我一直对“养生”这个概念持有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总觉得很多所谓的养生方法过于玄乎,缺乏科学依据。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鼓吹任何极端或者不切实际的养生方法,而是基于扎实的营养学原理,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认识到身体的真实需求。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于“个体差异”的强调,作者反复提醒读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食谱。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曾经尝试过一些网上流传的“万能养生食谱”,结果适得其反。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理解身体、倾听身体信号的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读者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书中对于如何辨别食物的营养价值,如何根据季节和身体状况调整饮食结构,都有非常详细的指导。我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建议,调整了早餐的搭配,原本总是没精神的我,现在早上起来感觉比以前好多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这么吃”,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信服,也更有动力去实践。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烹饪不太感冒的人,看到“食谱大全”这几个字的时候,我还有些犹豫。我担心这本书会充斥着各种复杂难学的菜肴,让我望而却步。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食谱设计非常贴心,它更多的是强调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方式的健康选择,而不是一味追求菜肴的复杂和精致。很多食谱都非常简单易学,即使是我这种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而且,作者在介绍食谱的时候,都会点明这道菜主要能提供哪些营养素,以及对身体有哪些益处,这让我吃的时候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能感受到它为身体带来的积极变化。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懒人食谱”或者“快手菜”的介绍,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让我明白,即使再忙碌,也能通过简单的烹饪方式,为自己和家人准备营养又健康的餐点。这本书打破了我对食谱书的刻板印象,它既有科学的理论支持,又有落地的实践指导,是我在厨房里的得力助手。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力量。作为一名长期在职场打拼的女性,我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各种亚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过去,我总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硬撑着。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它让我明白,身体发出的信号并不是“故障”,而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一种求助。通过调整饮食,我们可以给予身体所需的“营养支持”,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与饮食”的章节,它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食欲和消化,而健康的饮食反过来又能帮助我们调节情绪。书中推荐的一些简单易行的食谱,不仅美味,还能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我试着每天都为自己准备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这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自我关怀的仪式。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身体的掌控感,也让我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