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国藩 著,梁启超 编
图书标签:
  • 曾文正
  • 嘉言钞
  • 明代
  • 程朱理学
  • 家训
  • 治家
  • 处世
  • 道德修养
  • 文言文
  • 古典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149034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0802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1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晚清名臣、三不朽完人曾国藩的人生心得大全


国学大师梁启超亲自辑录,大师对大师的总结


语录体,随时随地读一段,受益匪浅


全译本,更容易理解

内容简介

年轻的曾国藩,家境普通,天赋一般。但他不甘平庸,持续改善,终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毛泽东评价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认为“曾公乃国人精神典范”。

  梁启超称赞曾国藩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对于他的遗著则是“一日三复”。为了便于每日诵读和自省,更是从上千万字遗著中,精选出精华部分,摘抄成册。就是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

梁启超在本书后面还附录了晚晴名士胡林翼、左宗棠的名言摘抄和《曾文正公国史本传》,以此和曾国藩的见解互相印证。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晚清中兴名称之首。出身农家,资质平庸,考秀才屡试不第。但此后曾国藩能下定决心立下大志,持之以恒,终身不懈怠,终于得以在科举考场和官场上无往而不利,最终成就了一番旷世伟业,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等。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在曾国藩去世第二年出生,早年就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认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经世致用人物,他的作品是每个有志改变社会的青年必读的,自己也把它作为每天的必读书。1916年,梁启超辑录曾国藩容易记诵的名言,编成《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后还曾为蔡锷编辑的曾国藩军事思想著作《曾胡治兵语录》作序。


内页插图

目录

梁启超序 原文
梁启超序 译文
钞例 原文
钞例 译文

书札
家书
家训
日记
文集

附:胡文忠公嘉言钞
附:左文襄公嘉言钞
附:国史本传 正文
附:国史本传 译文


精彩书摘

□梁启超序 译文

曾国藩,不仅仅是近代,也是有史以来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不仅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然而,曾国藩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超出常人的才能,在他那个时代的许多贤才俊杰中他被认为是最驽钝的,他的一生也是在坎坷沉浮中度过,然而却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让后世铭记,由此成就了震古烁今、无人能比的成就,这都来源于他能够树立不甘于平庸的的远大志向。在困境中学习,在勤勉中前进,经历千难万险而不屈不挠,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进步。他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终生勤奋不倦,做人刚正不阿,做事持之以恒,以真诚为立身之本,无论如何艰苦,都能勇敢地追求上进。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尧舜,我不敢随便断言。如果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达到曾国藩的高度,我就可以给予肯定的回答。为什么呢?上天赋予曾国藩的和别人实在没有什么不同。况且,哪个人不希望干出一番事业呢?然而,生在一个真学问断绝、道德沦丧、欲望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时代,肮脏的社会习气以雷霆万钧的力量笼罩下来,挤压过来,不是性格刚强、意志坚定的人是难以招架抵抗的。荀子也说过平庸懒散的民众需要老师、朋友来激发,然而严格的老师、值得敬畏的朋友却很难在末落的世道中轻易遇到,就这样,整个社会不可遏止地走向崩溃,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其中有一两个有志向的人,也只是从古人典籍中寻找灵药,觅得一两句格言警句作为自己坚守的目标,自我鞭策,自我辅助,自我支持,这样或许还可以防止堕落,从而逐渐达到高尚圣明的境界。

古人得到一句警句名言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且能够一天之内多次默念,以至于一生都在诵读,那是因为古代的圣哲用来扶助社会、教导人心的言辞语句,《四书》、《六经》收录已经很齐备了。然而,经典虽然涵义丰富但却言辞简约,那些学问粗浅的人往往难以马上领会,况且他们从儿童时期就研读学习,有的人以为这些经典的话语都是些陈词滥调而不能够据此自我反省。近古的很多贤达之士提出了很多很多匡救社会与人心的箴言高论,然而他们的主旨往往是教导人如何收敛欲望,对于如何发挥个人能力涉及得极少。人的一生有几十个春秋,他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群体,难道他不需要对社会群体有所回报吗?要回报就要出来做事,很显然,逃避现实、独守平静是不可能回报社会的,这已经很清楚了。这样的话,如果他不得不天天与外界周旋往来,秉持自己的信念来改变世界,而且能够终其一生都在这个污浊的世道下坚强地活着,由此,如何能够磨炼自己身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遇到的任何事情,心想事成?天下最大的学问,也不过如此。如果没有自己的信条并且在平时持之以恒地坚持,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曾国藩去世离现在不过几十年,当今的社会现实,与曾文正生活的时代差别并不大。然而曾文正却能凭借质朴鲁钝的天分,平民的出身,历经千难万险,在厄运不断、一生遭到猜忌的情况下,完全凭借自己的心力,刚正不阿,百折不挠,最终能够改变颓败的世风,挽救国家的浩劫。他的言论,每个字都来自亲身经历并且切合实际。所以读上去感到亲切而有深意,足以为当今希望有一番作为的人提供思想指导,其作用完全不是唐宋以后的那些前辈名儒的言论所能比的。孟子说过:“听到伯夷的事迹,懦夫也会树立远大的志向。”又说:“历史上的那些奋勇的人,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他的事迹没有不发愤图强的。”何况现在距曾国藩去世仅有几十年,他对后代的影响还在扩大,他的光辉形象还没有泯灭!因此,这本《嘉言钞》,无疑就像是全国百姓的衣服食物一样,不能一刻离身。



《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虽以“曾文正公”命名,其内容却并非旨在为这位晚清重臣的生平事迹作全方位描摹,亦非一本流水账式的年谱。其核心价值与吸引力,恰恰在于其高度凝练、精选提炼出的曾国藩的“嘉言”——即那些堪称典范、意义深远、启人肺腑的言论。因此,若期待在这部著作中寻觅到关于曾国藩童年嬉戏的趣事,或战场上千钧一发的细节描绘,或是其与家人的日常琐碎对话,恐怕会略感失落。 本书的聚焦点,在于“嘉言”。这如同将一位博学鸿儒的浩瀚学识与人生智慧,提炼成一颗颗饱含精华的珍珠,而非将其冗长的讲座内容全盘照搬。它所呈现的,是曾国藩在无数重要关头、在深刻反思中、在指导他人时所说的那些富有哲理、具有指导意义的话语。这些话语,或关乎治学之道,或涉及为人处世,或探讨为官之道,或洞悉军事策略,或抒发家国情怀,无一不凝聚着他毕生的经验与洞见。 试想,若一本传记,即便文笔再如何生动,也难免会有冗余之处,会夹杂着许多与核心思想关联不大的细节。而《曾文正公嘉言钞》的编写者,显然是怀揣着一份对曾国藩思想精髓的敬意与追求,进行了一番艰辛的梳理与甄选。他们并非简单地将曾国藩的语录堆砌,而是力求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都能成为读者心灵的滋养,成为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因此,如果你翻开这本书,看到的是一系列精心编排、分类清晰的言论片段,而非连贯的叙事。这些片段,如同散落的星辰,却又在逻辑的星图中被巧妙地串联起来,勾勒出曾国藩思想的宏伟轮廓。书中可能不会详细讲述某个战役的起因经过,但一定会收录曾国藩关于“用兵之道”、“胜败之道”的精辟论述;书中不会细致描绘曾国藩如何修建某座城池,但一定会包含他关于“勤政”、“廉洁”等为官准则的深刻见解;书中不会描绘曾国藩与家中妻小的温情对话,但一定会集结他关于“修身”、“齐家”的至理名言。 可以说,《曾文正公嘉言钞》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思想精华录”。它摒弃了传记中常有的枝蔓,将目光聚焦于曾国藩的思想深度与实践智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直接、高效地汲取曾国藩这位伟大人物的思想养分,了解其人格魅力与治世理念的源泉。它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导手册”,一本“领导力修炼秘籍”,一本“治学方略宝典”,而非一部历史故事集。 对于那些渴望深入理解曾国藩思想精髓,却又无暇仔细研读其浩瀚文集的人而言,本书无疑提供了一条捷径。它将最宝贵的思想财富,以最精炼、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读者无需在冗长的历史背景与细节中迷失,可以直接面对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字,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与指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本书的内容就枯燥乏味。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言论都经过了历史的检验,都凝聚了作者毕生的实践与反思,它们才显得如此“嘉”——即美好、值得称颂,又如此“言”——即充满力量与智慧。阅读本书,如同与一位饱经沧桑、学养深厚的前辈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交流。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睿智,是一种面对挑战的从容,是一种治国安邦的远见。 因此,在阅读《曾文正公嘉言钞》之前,明晰其核心价值与特点至关重要。它不是曾国藩的传记,而是其思想与智慧的精粹。它不是叙述史实,而是提炼经验;不是描绘生活,而是传授智慧。它的力量在于“嘉言”二字,在于其高度凝练的精华,在于其对读者心灵的直接触动与深刻启迪。如果你带着这样的期待去阅读,必将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实在是太喜欢了!一拿到手,就被它那种古朴典雅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翻开扉页,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感受那段历史的脉搏。我特别喜欢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对历史人物不再是脸谱化的认知,而是看到了他们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真实一面。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更是让我拍案叫绝,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战火硝烟和文人墨客的书卷香。尤其是那些关于人生智慧的论述,虽然出自古人,但却字字珠玑,句句戳心,让我受益匪浅。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意味,感觉自己仿佛也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了那些风雨,一起思考那些人生难题。这本书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用它深邃的目光,引领我穿越迷雾,看清世事的本质。它不只是纸上的文字,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一次心灵的升华。

评分

我常常在想,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能够带给读者超越文字本身的体验。而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无疑做到了。它不仅仅是一本记载历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宝典。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智慧,这些智慧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源于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体悟。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修身养性、处世之道的论述,它们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获得新的感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极具特色,既有古文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我常常会在阅读时,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句话,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古人,他们的人生智慧,也依然能够穿越时空,给予我们当下的启迪。这本书,是我近来最满意的一笔购书投资,也是我书架上最珍贵的藏品之一。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惊艳”二字可以形容。初读时,我本以为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史书,但很快就被它流畅的文笔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深深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又像是一个亲历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将一个个历史事件娓娓道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大量生动的对话和内心独白,这些真实而富有情感的表达,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仿佛就在我眼前鲜活地表演。我常常会因为书中角色的命运而牵肠挂肚,为他们的喜悦而欣喜,为他们的失意而黯然神伤。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很久没有感受到的了。而且,这本书在叙事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对于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的描绘,让我对那个时期的社会形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仅是宏大的历史事件,书中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情感纠葛的描绘也同样精彩,让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史诗,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

作为一个对历史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寻觅这样一本能够深刻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现时代变迁的书籍很久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它不仅仅是在陈述史实,更是在解读历史背后的人物动机、情感波动以及时代洪流的裹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描写,却常常是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每一次的阅读,都仿佛是在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一场深度对话,去理解他们的选择,去感受他们的挣扎。书中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它能够轻易地将我带入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经历。那种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都让我由衷地赞叹。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我对人生、对社会更深层次的思考。它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事件的堆砌,更是无数个体命运交织的宏大画卷。

评分

这本书,让我彻底颠覆了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固有印象。它用一种极其客观且深入人心的视角,展现了人物的多面性,以及他们在历史浪潮中的挣扎与抉择。我惊喜地发现,书中的许多情节,都充满了出人意料的转折,每一次的阅读,都像是在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谜团,让我欲罢不能。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考究,以及对人物心理的精准把握,都让我叹为观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关键事件的梳理和分析,它不仅仅是陈述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些事件对人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触及到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人物内心深处的动机。这本书,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剖析着历史的肌理,也解剖着人性的复杂。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厚重,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影。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

到了青少年时期,疯狂的喜欢上了散文,可能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对美文的

评分

正要挂电话,妹妹说:“你过十分钟后给我的手机上打个电话,我有话和你说。”

评分

质量可靠,印刷精美,美容可信

评分

华人同事小玲的父母在成都,当电话连续打不通时,她趴在办公桌上失声痛哭。

评分

虽然价格有点高(就网购而言),但是书值得一读。挺喜欢的。有空看看不错!

评分

一直比较喜欢曾老爷子

评分

不到自己藏书的1%

评分

送达很快

评分

华人同事小玲的父母在成都,当电话连续打不通时,她趴在办公桌上失声痛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