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向“狼爸”“虎妈”说“不”
◆做轻松快乐的“糖爸”“甜妈”
◆让你从根本上改善亲子关系
◆培养阳光快乐的好孩子
内容简介
《孩子,我要你快乐》在众多的谈论家庭教育的书籍里面,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书。 独特一:这是一本“状元育女心经”。书的作者是位“高考状元”,她以真诚的勇气反思自身成长,揭秘“状元”背后的得失成败。 独特二:这里没有陈词滥调,人云亦云,而是点点滴滴真真切切的心得体会。在这本坦诚、率真的书里,作者毫无保留地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育女心得,回答了现代家长一系列最关心最头痛的问题。 独特三:作者结合自己的育女经验和教训,在每一章节的后面,都提纲携领地给家长们总结了简洁、鲜明、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教育启示录”。 独特四:作者是位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专业作家,曾经在电视台当过记者、编辑、制片人,集“高考状元”“鲁奖作家”“超级好妈妈”种种角色为一身,她的故事本身也非同一般。 独特五:书中穿插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信件、日记,未加任何改动,保持了原汁原味,展现了日常生活中最真实最朴素的一面。 独特六:这《孩子,我要你快乐》的文笔优美,感情浓烈,思考深刻。书中充满了经典语录和思想火花,每一篇都可当作滋养心灵的教育美文来欣赏。 ……只要读,一定有收获。只要做,孩子和家长一定都能得到快乐!
作者简介
盛琼,1985年安徽省文科“高考状元”。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在电视台工作多年,历任记者、责任编辑、栏目制片人、频道副总监等职,担任大型电视专题片、文艺晚会、特别节目的总撰稿及编导。 现为广东省作协专业作家。已在各类杂志、报纸上发表小说、随笔两百多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词》《我的东方》等多部。并以短篇小说《老弟的盛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她育有一个出色的女儿兰兰。兰兰是个品学兼优、素质全面、能文能武、善良宽厚、乐观阳光的好学生。曾获过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广东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她写的文章曾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晶报》和《天涯》等多家知名报刊发表。她曾被歌德学院选中,赴德国参加全球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还曾参加2011年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她表演的文艺节目曾多次登过学校艺术节、英语节的舞台并获奖。她热心公益,曾担任义工队队长,积极参加支教、捐款、义卖等活动……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我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直在关注家庭教育的一名编辑。每每看到哈佛女孩,或是虎妈、狼爸的时候,我就在想,有没有一本只是讲如何教孩子培养一切美德、让孩子一生快乐的书呢?现在,我看到了。我相信,这样的故事会感动天下的父母。 我是以感动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稿的,它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著作,更是一篇篇书写人性之美的散文,以及家庭情感对话的美文。无论万贯的财富、尊贵的地位、满腹的学识,都没有比心中有爱、有阳光、有独立健全高贵的人格更重要,它们才是孩子生命的根基。因为这些美德,才能支持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宽阔。 从出生、幼儿、小学、初中、高中这样一路相伴走来,特别真实的感受和经验。我在书里看到了父母的爱、坚持与责任,这些对天下父母来说,是关于如何去爱的教育的课堂。这里不仅仅是理论的指点和具体的分析,更能唤醒家长一味追求孩子成才的执迷不悟--实际上,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头一次知道,原来,快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它需要的硬件和软件那么多。对比书中的父母,我找到了自己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我要向书中的父母学习,做孩子的好朋友,每天都问一声: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读者留言
目录
我的新锐教育理念
序言: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第一章 “状元”并不意味着快乐
第二章 把孩子带到世上,就要让他(她)幸福
第三章 好妈妈就是最重要的事业
第四章 向“虎妈”和“狼爸”坚决说NO
第五章 教育的法则就是追求幸福
第六章 平凡的孩子也能创造不平凡的快乐
第七章 所有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第八章 人生无处不是课堂
第九章 与应试教育“周旋”
第十章 养育孩子也收获了快乐
第十一章 不要孝,而要爱
第十二章 平等沟通是最有效的法宝
第十三章 让全家人在教育上形成合力
第十四章 从小就过“物质关”
第十五章 带领孩子从挫折中走出来
第十六章 顺利度过叛逆期
第十七章 有一种爱叫放手
第十八章 要勇敢竞争也要热心合作
第十九章 小心保护女孩的花蕾
第二十章 哪些品质对孩子最重要
第二十一章 直面父母不完美的真相
第二十二章 肌肤之亲
第二十三章 让阅读为智慧插上翅膀
第二十四章 让孩子把关爱送出去
第二十五章 我行我素没那么可怕
第二十六章 培养孩子全球化的大视野
尾声:笑对高考笑到最后
全书总结:写给天下的父母
精彩书摘
第六章平凡的孩子也能创造不平凡的快乐 问题思考: 如何修正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 平凡的孩子如何得到快乐? 为什么要提倡“母不嫌子丑”?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孩子来说,“虎妈”的教育方式为什么那么可怕? 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快乐、漂亮、好运、懂事、天才、超凡,长大后能取得耀眼的成就。这本无可厚非。但希望是希望,现实是现实。一个心理健全的家长应该明白,这些对孩子的希望,正如我们自己做的美梦一样,可以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实现,但绝不可以按图索骥,求全责备。 从我女儿的成长经历中,我们也得到过一些教训。 坦白地说,作为家长,谁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过期望?在我们家里,我的心态要平和一些,觉得女儿生下来,健康、快乐就已经足够幸运了。而我的先生一开始很有点“望女成凤”的热望。他总觉得,无论从智力还是从身体来说,我们的遗传基因都是非常不错的,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应该汇集父母之大成,凝聚父母之精华,做个全方位的小天才。 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女儿兰兰拜过一位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小提琴。那时候,她爸爸对她就抱有过分的期望。他觉得自己的女儿应该绝顶聪明,学什么都会学得很快,很好。恰恰相反,我女儿在音乐上并无突出的天赋和敏感,也没有多大的热情。开始几次,她还有点好奇,正儿八经地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每天放学回家或者早晨起床后,都会拉上半个多小时的琴。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她觉得练小提琴很枯燥,音准也不好掌握,热度顿减,就开始偷懒耍赖了。 而她爸爸总是在不切合实际的热望中,逼着她拉小提琴。一首枯燥的练习曲只要出现一点差错,就让她重新拉过。这样吹毛求疵,反反复复的,搞得我女儿越发有一种排斥心理了。终于有一天,我女儿彻底对小提琴失去了兴趣,她一点都不想练习了。我先生在失望之下,想通过规定时间的手段,硬性逼迫她练琴。(嘿嘿,他还想当“虎爸”呢!)但是,我女儿的性格也是非常倔强的,她坚决不从。 (从这一点也进一步验证了,“虎妈”只是幸运而已。她的孩子很听话,很容易向家长妥协,性格又很坚强,能接受批评,天赋也非常不错。如果碰到一个倔强、不妥协或者性格敏感、脆弱的孩子,或是天赋一般,那么,像“虎妈”那样的“高压”方式,只能逼出个大悲剧。孩子不仅不能取得成就,反而会白白牺牲掉童年的快乐,形成压抑、自卑、胆怯或是叛逆、霸道、暴戾的负面性格,进而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幸。而且,“高压”方式也很容易引起激烈的家庭矛盾,让亲子关系紧张,甚至酿成极端的灾难性事件。所以“虎妈”的方式,只是教育的特例,成功的概率跟摸彩差不多,根本不能提倡和推广,否则,将会给无数的孩子带来心灵创伤,造成无数的家庭悲剧。) 好在,我们家的其他大人——我和我父母,都坚决站在孩子的一边,说,孩子不想练习就不练习了嘛,这本来就是玩玩的事情,主要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如果把孩子对音乐的喜爱之心,也破坏了,那不是得不偿失吗?在我们的一致意见下,女儿就停止了小提琴的学习。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对先生又吹了大量的“枕头风”,我说:“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很好了,你不能要求她是‘神童’,样样事情都出类拔萃,你知道吗,大多数的‘神童’也只是在一个方面有特长,其他方面都是‘白痴’的,我还是希望女儿能做一个普通的孩子,全面发展。再说,我们俩都没有多少音乐天赋,难道你能指望女儿像莫扎特那样吗?音乐只是爱好、修养的一种,见识见识也就行了。” 先生在我的开导下,终于放弃了对女儿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开始以一种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女儿了。(哈哈,“虎爸”没当成,改做“羊爸”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女儿看到有不少小朋友在练习钢琴,这一次,她又动心了。她自己提出要求,让父母给她买钢琴,她要拜师练习钢琴。关于学钢琴一事,女儿小学时曾经写过一篇作文,记录过自己的心路历程。文章的题目是:《我的钢琴生涯》。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我对爸爸说:“给我买架钢琴吧。”爸爸面带微笑地问:“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啦?”“不行吗?我也想穿着白纱裙在舞台上表演。”我说。几天之后,爸爸果然给我买了一架钢琴,我的钢琴生涯也就开始了。 给我找的第一个老师姓韩。四十多岁,北方人,脸上化着很浓的妆,说话的时候,声音极为严厉,脸上又没有表情。我对她产生了一点讨厌的情绪。可是爸爸对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坚持下去。没办法,只好勉强学下去。韩老师不是专门教钢琴的,她只教我弹曲子,指法、乐理一律不管。我么,也学得懵懵懂懂的。家里来了客人,爸妈让我表演个小节目,我就应付一下,尽量弹简单的曲子。虽然嘴上说喜欢弹钢琴,但心里早已经没有钢琴了。 后来,我的钢琴弹得越来越差,最后连谱子都看错了。有一天,爸爸又带来了一位新老师。原来,爸妈看我弹得不好,就又找了一位老师帮我改正过来。新老师姓孔,个子不高,但一张可爱的充满孩子气的脸,让我一看就喜欢。我先弹了一支曲子,没想到指法全错,曲调听起来也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孔老师耐心地指导我,只要我有米粒大的进步,她也要表扬和鼓励我几分钟。她脸上的笑容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使我想尽快揭开蒙在钢琴上的面纱。 渐渐地,我学会了用琴声抒发自己的感情。生气的时候,我就用力猛弹,还弹得飞快,弹完一曲,我的气也消了不少;有时,我心情悲伤,弹出来的曲子,自然就低沉、缓慢了,听起来让人有些伤感。不过,这些时候都是很少的,大部分时候,我弹得都不错。 然而,不知是不是因为走了这么一大段弯路,反正我的钢琴水平提高得很慢。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对爸爸说:“我对钢琴没什么兴趣了,我真的不想学了。”说实话,我说的时候,心里既忐忑,又惭愧。 爸爸妈妈知道我的想法后,并没有责备我。他们认真地商量后,对我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强迫你学。等你什么时候有兴趣的时候,你再学吧。”我松了一口气,为有这样开通的父母而高兴。 我的钢琴生涯曲曲折折。虽然我至今都没能穿着白纱裙在舞台上表演,但让我高兴的是,我的爸爸妈妈从没有给我什么压力。我想,不管是酸、甜、苦、辣,我都会把它记在我自己的“史记”上。 这就是我女儿幼年时期的学琴历史。坦率地说,无论学小提琴还是钢琴,她都没有坚持下来,而是半途而废了。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却很积极。首先,我女儿从小接触了音乐,了解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增加了一定的音乐修养。由于我们遵从她自己的兴趣,一点都没有强迫她,所以她对音乐始终抱有欢心接受、愉悦欣赏的亲近感,没有抵触排斥的心理。 (长大后,她一直保持了对音乐、特别是对外国流行音乐的喜爱,在MP3上录了很多她喜欢的歌碟,自己学唱了很多外国歌曲,还在学校的英语节上表演过。她也特别喜欢那些经典音乐,像肖邦、巴赫、莫扎特等人的音乐,她听了一遍又一遍,总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感觉非常享受。她还十分喜爱观看各种现场音乐会,什么交响乐、民族乐、流行乐,她都欣赏了不少,她的音乐素养让专业音乐教授都称赞不已。) 其次,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接触了一下乐器,虽只掌握了一点皮毛,但毕竟对乐器不会陌生,今后在那些会演奏乐器的同学面前,也不会有盲目崇拜和自卑心理。 另外,全家人包括女儿自己,通过这些事情都认同了,女儿在音乐方面没有多少天赋,这就避免了一些天花乱坠的想法,将来也就没有任何后悔或抱怨的心态。 通过女儿学琴之事的磨合,我们达成了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方面的“共识”: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做家长的都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她的求知心、好奇心,但学多少、学多久、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这些完全由孩子的兴趣决定,家长决不强迫她,但也跟她讲清楚:你自己做出了选择,将来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按照概率来说,优秀、卓越这些美好的词汇,肯定在人群中的实现比例是非常有限的。绝大部分孩子,将来长大后,都会是一个普通的人:外貌、智慧、运气、才能、成就,诸多方面都会以平常的面目出现。难道做一个平凡人,就没有幸福可言?就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没有自信的资本了吗?不少家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狭隘。 他们可能会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他们抱有不切合实际的期待,总是用功利性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孩子,希望孩子将来能取得多大多大的成就,如果达不到他们心中的理想,对孩子就有一股失望或怨气,总是抱怨、指责孩子,好像做一个平凡人,是很“失败”的事情。其实,他们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想通过孩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想通过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做法,是对孩子天性的掠夺,是对孩子人生的绑架。 还有的家长,喜欢用一种“投资”的心态对待孩子。比如说,我给你买了钢琴,请了家教,花了多少多少钱,费了多少多少工夫,如果你学学就停了,那不是前功尽弃、浪费“投资”了吗? 他不知道,培养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日积月累、润物无声、水滴石穿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只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得更幸福。而幸福,是需要用一生的“硬件”“软件”去铺垫的,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只会损坏我们的幸福感。 我非常反感这样的家长。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父亲训诫不好好做功课,整日吊儿郎当的儿子。他对儿子吼道:“你知道林肯在你这么大时,在做什么吗?”儿子回答说:“不知道。”父亲说:“人家整天在家里用功学习,而你呢?”于是儿子反问道:“我怎么啦?我知道林肯,他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总统了。而你呢?” 这样的家长一般喜欢拿一些优秀人才,跟自己的孩子比较。有的以古人、名人为例,有的以身边邻居、同事、熟人的小孩为例。他们的本意是想激励孩子的荣誉心,让孩子以这些优秀人才为榜样,奋起直追,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比较和激励,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和尊严。将心比心,如果孩子也拿世界上那些优秀的成功人士,跟自己的父母作比较,要求自己的父母也“奋起直追”,那么这个做父母的,会是什么心理呢?难道不会受伤吗? 人说,子不嫌母丑,而我以为,对于做家长的人来说,我们更应该提倡的是:母不嫌子丑。是的,我们要不断地告诉孩子:虽然你是个普通的孩子,虽然你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父母的心中,你永远是最棒的,最独特的,最不可替代的!无论你犯了怎样的过错,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的挫折,父母永远全身心地爱你,无条件地支持你!父母的爱,不是因为你好,你优秀,也不是因为你爱父母,而是因为你是父母的孩子,你就是你! 在这一点上,我和我先生都做得非常好。有时女儿回家说,她们班上谁谁谁怎么怎么厉害了,成绩如何如何好了,自己没有他们聪明了。我们总对她说,你不要跟他们比,你只要跟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行了。我们还告诉她,那些同学虽然成绩优秀,但其他方面不一定都很出色,在父母的眼里,你就是素质最全面的孩子,没有人综合素质能比得过你! 这样的话,我们说得多了,女儿渐渐对自己就树立了信心。因为我们从不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又总是鼓励她,所以,我的女儿从小到大,没有过一丝一毫的嫉妒心理。在家里,她总喜欢说别的同学如何如何好。当我们称赞她时,她又说我们是“敝帚自珍”“鼠目寸光”,说别的孩子比她优秀多了。 这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自信——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自信。因为,她的自信不需要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上,她的自信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来自她对自己的绝对认同,来自她能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她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什么,她都拥有两个最坚定最恒久的“粉丝”——她的爸爸和妈妈。 是的,不要拿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与自己的孩子比较。这个世界上,会有人像树,有人像花,有人像草,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风景和美丽。但不管是树,是花,还是草,我们都要让自己的生命舒展、清朗、蓬勃、健壮,让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彩! 要告诉孩子,我们都是平凡人,有平凡人的苦恼和局限,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平凡人。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在生活中学会快乐地接受平凡,享受平凡。别人有成就,我们可以祝福他,学习他,借鉴他,但我们不必要去羡慕他,眼红他,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人的内心和生活。 难道成功就代表了幸福?难道光环就代表了优秀?实际上,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生活恰恰是苦不堪言的,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巨大的。他们就像水里的鱼,虽然在哭泣,你却无法看见他们的眼泪。 真正的成功是什么呢?我以为,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不为浮云遮望眼,海阔天空任翱翔。 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平凡不等于平庸。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他的生活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他的生命就像霜打的叶子,无精打采,毫无光华。所以,我从不排斥努力,从不排斥梦想,从不排斥追求,从不排斥超越平凡的进取。朝着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学习、奋进、完善,不断地修炼、积累、提升,这是让生命焕发光彩的必由之路。 我经常对女儿说: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样样如意,但可以事事尽力。不可能总是优秀,但可以总是努力。 教育启示录: 1、大多数孩子都不是天才,要接受孩子的平凡,不要拔苗助长。告诉孩子: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平凡的一面,要学会在平凡中保持自信,乐观向上,努力进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平凡人。 2、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都由孩子自主选择。在这一点上,决不做“虎妈”“狼爸”,不强迫,不压制。 3、母不嫌子丑。不拿任何人,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一个人,只跟自己的过去相比。 4、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在生活中学会快乐地接受平凡,享受平凡。 5、平凡不等于平庸,所以一个人要大胆追求梦想,不断努力进取,让生命发出光彩。 第七章所有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问题思考: 为什么将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所有的毛病都归结于父母? 如何理解“孩子没有错,所有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坏孩子”的“坏”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纠正?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教育自己? 为什么说“身教大于言教”? 记得我女儿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爸爸带她去听一场高雅的交响音乐会。女儿当然欣赏不了那种“重量级”的音乐,她按照爸爸的要求,在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百无聊赖地坐了半个钟头,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椅子上蹦来蹦去地玩起来,弄出了声响,也引来了周围人责怪的白眼。她爸爸小声批评了她多次,但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的,没一会儿,她又在椅子上坐不住了。她爸爸只得提前离场,将她带回家中。一路上,他都很生气,批评女儿太不听话,不守纪律,影响了别人欣赏音乐。女儿委屈地哭了。 这件事发生后,我没有批评女儿,反而责怪她爸爸,不该带她去听这种小孩子不喜欢的音乐会。她爸爸说,当初也是她吵着要去听的。我说,孩子那么小,她哪里懂得什么交响音乐会?当初,她不过是抱着好奇和凑热闹的心态,想去玩玩的。真到了那种场合,要她规规矩矩、毫无声响地坐几个钟头,她怎么坐得住呢?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这种事情,大人应该事先有预见、把握好的。出了问题,肯定是大人的问题。 这么一说,我先生意识到了,这次半途而废、不欢而散的音乐会,错误的根源还是在于大人。在于大人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在于大人事先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事后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遗憾的结果。 这以后,又发生了一些家庭琐事,我们越来越感到:每当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其实错误的,都是家长。是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希望,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孩子的反感,造成了孩子的叛逆,是家长事先没有预见力,没有考虑周全,或者是家长不能乐观、理智地接受不完美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在孩子小时候,孩子所犯的一切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自此,我先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他在不同的场合,总以自己为例,到处跟人宣讲。只要看到有打孩子、骂孩子的家长,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他都要走上去,将大人教育一番,说明“孩子没有错,错的是大人”的道理。开始,大多数家长都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可是把事情摊开来一分析,这些正在责备孩子的家长,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犯的错,都是家长事先没有考虑周全、交代明白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动爱玩、充满好奇的,对于他的破坏力,家长要有防范的预见和保障的措施。 你见过抱在母亲臂挽中天真无邪的婴儿吗?你见过躺在婴儿车里像小弥勒一样的幼童吗?你见过
孩子,我要你快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孩子,我要你快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