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复调音乐》辅助教材:钢琴复调音乐作品选集

普通高等学校《复调音乐》辅助教材:钢琴复调音乐作品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赖朝师 著
图书标签:
  • 复调音乐
  • 钢琴
  • 音乐教材
  • 高等教育
  • 音乐理论
  • 巴洛克音乐
  • 古典音乐
  • 和声
  • 作曲
  • 选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冷印社出版社
ISBN:9787807358084
版次:1
商品编码:10960096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赖朝师先生是钢琴专业出身,且多年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不管是专业水平还是教学实践经验,均都有一定的造诣和深度。尤为可贵的是,他自己又跟从中央音乐学院于苏贤教授潜心学习复调,成绩亦佳。在此基础上,配合教学实践需要写出了一批钢琴复调音乐作品。现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助教材:钢琴复调音乐作品选集》,就是他从多年创作的钢琴复调音乐作品中精选出一部分编辑而成的。

内页插图

目录

一、组曲《风铃》6首,作品11号
欢悦
小鸟
镜子
追随
北风
风铃

二、卡农曲3首,作品12号
卡农
卡农二
卡农三

三、改编作品10首,作品13号
卡农(打南沟岔)
揽工调
变奏曲(信天游)
山歌风
花鼓调
田歌
蚕歌
田螺姑娘
婺剧曲牌之一(美百年)
婺剧曲牌之二(思梅)
四、复调练习曲5首,作品14号
降E羽调练习曲
降B羽调练习曲
E宫调练习曲
B羽调练习曲
升F宫调练习曲
五、组曲《回忆》3首,作品15号
趣闻
顽皮
舞蹈

前言/序言


图书简介:精选西方音乐史上的钢琴复调杰作 深入探索巴赫及其后继者的复调艺术 本选集汇集了自巴洛克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艺术价值最高的钢琴复调作品。它并非旨在全面涵盖复调音乐的每一个方面,而是精选了一批结构严谨、风格鲜明、技法精湛的经典范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深入的复调思维路径。 本书的编选理念侧重于展示复调写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与创新,特别关注那些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作品。我们避免了过于晦涩或仅具学术价值的作品,而是聚焦于那些既体现了高超技巧,又具有深刻音乐内涵的篇章。 第一部分:巴洛克时期的严谨基石——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赫无疑是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和奠基人。本选集的核心部分即是围绕他的钢琴作品展开,旨在揭示其创作的逻辑性与情感深度。 一、平均律钢琴曲集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我们精选了《平均律》中的部分前奏曲与赋格。这些作品是学习复调对位技法的“圣经”。 前奏曲的探索: 选取不同调性、不同情感色彩的前奏曲。这些作品展示了如何在一个看似简单的织体下,运用和声的色彩变化和节奏的驱动力来构建音乐的张力。例如,某些前奏曲注重线性流动,某些则侧重于琶音的运动感,它们是和声进行与旋律独立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赋格的结构解析: 精选了结构清晰、主题鲜明的赋格,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赋格的构建逻辑。从主题的呈示(Exposition)、呈示部的扩展、中段的转调与展开,到再现部(Recapitulation)的回归,每一步都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推演。重点分析主题(Subject)与应答(Answer)之间的关系,以及间奏(Episode)如何巧妙地连接不同的段落,并保持复调的织体完整性。我们特别关注那些使用了卡农(Canon)、反向对位(Inversion)等高级技巧的赋格。 二、创意曲集 (Inventions and Sinfonias) 这两组作品,特别是“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Sinfonias),是学习早期复调思维的绝佳入门材料。 二部创意曲: 这些作品以更简洁、更集中的方式展现了对位法的基础——两条独立声部的互动。学习者可以清晰地追踪两条旋律线如何相互模仿、交织、竞争与合作。我们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几首,分析其模仿的精确性与节奏的对比性。 三部创意曲: 作为三声部复调的入门,三部创意曲展示了中声部的独立作用。本选集将侧重于分析如何在三条声部中保持清晰的层次感,即主导声部、跟随声部与填充声部的动态平衡。 三、英国/法国组曲中的复调段落 虽然组曲中的舞曲段落常以主调为主,但巴赫在某些乐章,如回旋曲(Rondeau)或某些赋格风格的萨拉班德中,依然融入了精妙的对位元素。本选集将挑选出这些“隐藏的”复调片段,以展示巴赫在不同体裁中对复调技法的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从巴洛克到古典主义的过渡与融合 随着音乐风格的演变,纯粹的、平等的复调织体逐渐让位于以旋律和清晰的和声结构为核心的主调(Homophony)。然而,许多古典主义作曲家仍然将复调技巧作为增加作品厚度、展现技巧的有力工具。 一、莫扎特的对位练习 莫扎特在接受海顿指导和接触巴赫作品后,其晚期作品的对位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 我们选取了莫扎特奏鸣曲或变奏曲中那些带有明显对位性织体的片段。这些片段展示了古典主义作曲家如何将巴赫式的严谨性融入到更具歌唱性、更注重清晰结构的音乐语言中。重点分析莫扎特如何用更清晰的和声色彩和更明确的乐句划分来“软化”对位的线条感。 二、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与变奏 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与浪漫的桥梁,他的晚期作品中充满了对巴赫的致敬和复调手法的复兴。 “大赋格”的缩影: 我们将挑选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如Op. 106《猎歌》)或晚期弦乐四重奏中具有赋格性质的段落进行分析。这些段落常常是高度浓缩、情感强烈的,展示了复调如何服务于宏大的戏剧性构思。 技巧展示: 选取那些展示了复杂对位技巧(如多主题赋格或复杂的卡农)的乐章,分析贝多芬如何将这些古典技法转化为充满个人英雄主义和深刻哲理的表达方式。 第三部分:浪漫主义时期的复调色彩与织体 浪漫主义时期,复调技巧不再是音乐结构的主要驱动力,而是被用作渲染气氛、增强织体密度或表达怀旧情绪的“色彩工具”。 一、肖邦的练习曲与前奏曲 肖邦的作品虽然以主调旋律见长,但他对声部控制的精妙要求,使其练习曲成为理解“歌唱性复调”的典范。 织体的透明度: 选取肖邦的某些练习曲(如Op. 10 No. 4, Op. 25 No. 6),分析其看似简单的织体中,如何通过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多层旋律线来构造丰富的听觉效果。这不是巴赫式的严密对位,而是“声部间的对话”,即旋律在不同声部间传递和交织。 和声与线条的平衡: 探讨肖邦如何使用复杂的和声进行来支撑和推动复调线条,使之既有古典的清晰度,又具备浪漫的抒情性。 二、舒曼的钢琴作品 舒曼热衷于以“文字”或“人物”为灵感进行创作,其作品中常包含多声部织体的快速切换。 《阿尔贝蒂变奏曲》与《狂欢节》片段: 选取舒曼那些需要清晰区分不同声部情绪的段落。这些作品展示了如何用非严格对位的手段,营造出多个“角色”同时发言的效果,这是对复调精神在浪漫主义语境下的自由诠释。 总结:技术与精神的统一 本选集提供的不仅仅是曲谱的集合,更是一套深入理解西方键盘音乐发展脉络的工具。通过对比巴赫的绝对逻辑与后世作曲家们如何将其融入更个性化、更具叙事性的音乐语言中,学习者将能更深刻地把握复调音乐的精髓——即线条的独立性、声音的平衡性以及结构的力量感。本书的选曲旨在帮助学习者超越简单的技巧练习,直抵复调艺术的审美核心。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复调音乐,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之心,觉得那是作曲家才智与技巧的巅峰体现。这次拿到这本《复调音乐》辅助教材,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这本书的选曲非常精妙,它不仅仅收录了大家熟知的巴赫、亨德尔等巴洛克时期的巨匠的作品,还包含了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时期以及一些浪漫主义和近现代作曲家的杰作。这种跨越时空的选编,让我在领略不同时代复调风格的同时,也看到了复调音乐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作品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枯燥的乐谱堆砌,而是辅以适度的背景介绍和技法分析,让我这个对音乐理论了解不深的听众,也能大致理解作品的巧妙之处。我曾尝试着去弹奏书中一些巴赫的赋格,起初感觉非常吃力,但通过反复的聆听和模仿,慢慢地我体会到了声部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手指的独立控制来呈现不同的音乐线条。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复调音乐并非是冰冷的数学公式,而是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的艺术表达。它让我对钢琴的演奏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手指的机械运动,而是对音乐织体和内在逻辑的深刻把握。这本书无疑是我音乐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它让我看到了复调音乐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

拿到《复调音乐》钢琴作品选集,我的第一反应是惊喜。我一直觉得复调音乐是钢琴演奏中最具挑战性也最具魅力的领域之一,但市面上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呈现大师作品的教材却并不多见。这本书在选曲上非常到位,从巴赫那严谨到极致的对位艺术,到莫扎特那灵动流畅的复调线条,再到贝多芬那戏剧性的多声部冲突,几乎涵盖了复调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让我欣喜的是,本书的排版清晰,乐谱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细小的音符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作品的处理,比如巴赫的《平均律》,这本书提供了不同版本的参考,并且在一些难点的地方标注了演奏建议,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琢磨细节的演奏者来说,非常有帮助。我常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乐谱中的每一个声部,想象它们是如何在作曲家脑海中孕育出来的,然后尝试着去赋予它们生命。这本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主题”和“声部”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旋律与和声的区分,而是真正将每一个声部都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声音线条,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缠绕,形成一幅立体的音乐画卷。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学生准备的,对于任何一位热爱钢琴,渴望深入理解复调音乐的演奏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复调音乐》辅助教材:钢琴复调音乐作品选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光是厚度就足以让人对内容的深度有所期待。我一直对复调音乐情有独钟,那种多声部交织在一起,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的魅力,总能让我的思绪随着旋律的流动而跌宕起伏。这本书的选曲方面,我个人觉得非常考究,涵盖了从巴洛克时期大师们的严谨对位,到浪漫时期作曲家们更具表现力的复调写作,再到近现代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可以说是一次相当全面的梳理。我尤其喜欢其中巴赫的作品,那些赋格和卡农,简直是复调音乐的圣经,每一次研读都能发现新的奥秘。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清晰,每个作品前面都有简要的介绍,点出了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以及复调技法的运用,这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常常会一边听着录音,一边对照着乐谱,慢慢体会每一个声部是如何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的,有时候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这本书的难度也确实不小,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和反复的练习。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才让我在克服困难时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复调音乐世界的更深层次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乐谱集,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探索复调音乐的无限可能。

评分

作为一名长年学习钢琴的学生,我对复调音乐的理解一直有些停滞不前,总是觉得那些复杂的声部交织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捉摸。直到我翻开这本《复调音乐》辅助教材,我才真正感受到复调音乐的生命力。这本书的选曲非常有代表性,囊括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复调作品,并且每首作品都附有详细的演奏提示和分析,这对于我理解作品的结构和织体至关重要。我特别注意到书中收录了一些相对冷门的但技法精湛的作品,这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几位耳熟能详的大师。当我开始尝试演奏其中的一些练习曲时,我发现自己的双手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线条的把握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以前弹奏旋律的时候,我总是过于注重右手的主旋律,而忽略了左手的伴奏声部,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将所有声部都视为独立的音乐生命,并赋予它们同等的重视。书中的分析文字也写得非常实在,没有过多空泛的理论,而是直击作品的核心,让我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我常常会在练习前仔细阅读分析,然后在弹奏时有意识地去体现分析中提到的重点,这种“带着思考去弹奏”的方式,让我觉得每一次的练习都更加有意义,进步也更加明显。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琴教师,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我攻克了复调音乐学习中的难关。

评分

我一直对钢琴的复调音乐情有独钟,但苦于市面上缺乏一本真正系统且深入的教材。这本《复调音乐》辅助教材,可以说是解了我燃眉之急。首先,它的选曲范围极其广泛,从巴洛克时期的严谨对位,到古典时期的精巧织体,再到浪漫时期更富歌唱性的多声部写作,几乎囊括了钢琴复调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我特别欣赏书中收录的一些相对冷门但技法精湛的作品,这让我在练习中不断开拓自己的音乐视野。其次,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用心,每一首作品都配有详尽的演奏说明和分析,这对于我理解作品的结构、技法和音乐情感非常有帮助。我常常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乐谱中的每一个声部,想象它们是如何在作曲家心中交织、对话,然后再尝试着在琴键上将它们一一呈现。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复调音乐的魅力在于其多层次的织体和声部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当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并弹奏出每一个声部时,整个音乐就仿佛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乐谱集,更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它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深入理解复调音乐的奥秘,让我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学习乐趣和艺术享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