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有鑒於中國傳統史學之弊,為使史學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何炳鬆極力倡導通史研究與著述。在《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通史新義》中,作者藉鑒西方史學的思想方法,總結並發揮瞭司馬遷、劉知幾、章學誠等古代史傢的傳統史學理論,對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編纂的原則重斬進行思考,建立其新通史理論體係,對中國現代新史學的建設有著重大貢獻。
作者分析瞭曆史學研究與自然科學研究之異同,提齣瞭史學研究者應報有之態度和作學之方法,並通過西洋史學原理與中國傳統史學之對比,闡明瞭通史與其他史學之關係,形成瞭一套較為係統的史學理論認識。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通史新義》分上下兩編,上編分十章,專論社會史料研究法,下編共十一章,專論社會史研究方法。
目錄
自序
導言 曆史研究法與社會科學
上編 社會史料研究法
第一章 史料之理論
第二章 考訂之原理
第三章 史料來曆之考訂
第四章 詮釋之考訂
第五章 誠僞及正確之考訂
第六章 事實之利用
第七章 事實之編比
第八章 社會科學事實之編比
第九章 並時事實之編比法
第十章 連續事實之編比法
下編 社會史研究法
第十一章 曆史之種類
第十二章 社會史之現狀
第十三章 社會事實之編比
第十四章 社會史之特殊睏難
第十五章 社會團體之決定
第十六章 演化之研究
第十七章 各類曆史聯閤之必要
第十八章 社會史之係統
第十九章 社會史與其他曆史之連鎖
第二十章 單獨事實及於社會事實之影響
第二十一章 集閤事實及於社會生活之影響
結論
精彩書摘
一種實物之統計亦復如是,如商品或動物之類,必有一種心理事實--即享用--參入其間方可成為社會之事實,吾人所統計者乃一個社群中各人所享有之商品或動物也,是故於此必有財産權之心理觀念參入其間。事實之社會性即由此而來,即所謂政治上或經濟上之內部現象也。
所有政治上之事實根本上皆具有心理之特性,吾人於此實已無錶明之必要。所有政治團體最重要之根據即為大眾應服從同一中心之觀念,或人與人間共通性之觀念。無論吾人是否另有他種集閤現象與服從觀念或共通性觀念有關,姑不具論;無論如何,政治事實之存在必以此種觀念為根據,而且亦唯有以此種觀念為中介,吾人方感有此種事實之存在,則殆可斷言。一旦觀念變動,政治狀況即隨之而變動。同是朝鮮人當其自信為與中國同種時,其民族觀念即隨之變化焉。
在經濟事實中此種主觀特性較不甚著;或至少因産生經濟現象之實物具有物質特性之故,此種主觀特性較為不甚明晰。然就實際而論,所謂實物不過經濟事實産生之機會或條件而已;真正經濟之事實實為人類對於此種實物關係之觀念。所謂享用即係一種處置吾人所有實物之觀念;其證據即為在財産中吾人可以發生革命,如秦商鞅之開阡陌,其初並無物質上之運動,即其一例。然當時所謂庶人及地主對於其權利之觀念已足為之一變。商業上之行為為一種慣例之集閤,所謂慣例蓋即心理現象也,其目的在於變更實物之享用;而實物之真正移轉不過此種慣例之物質結果而已。即消費及生産本身亦有一物質之部分;然其經濟之特性純由一種純粹心理觀念賦予之。
……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通史新義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通史新義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