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景觀視野下的西南傳統聚落保護:生態博物館的探索》包括導言、生態博物館思想體係與實踐發展、西南傳統聚落景觀的成因、構成與價值取嚮等內容。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一、問題的緣起
1.睏惑——傳統聚落的遺産保護與社區發展問題
2.限定——西南地域文化格局對傳統聚落的影響
3.探索——生態博物館理論與西南傳統聚落景觀保護實踐的對接
二、基本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基本研究思路
2.分析框架
第二章 生態博物館思想體係與實踐發展
一、生態博物館名稱、定義與詮釋
1.“生態博物館(ecomuseum)”詞義辨析
2.生態博物館的定義與演變
二、生態博物館産生的曆史背景與哲學淵源
1.博物館與環境
2.博物館與社區
3.新博物館運動的發展
4.生態博物館理念的産生
三、生態博物館的成長曆程及各國實踐
1.法國生態博物館:緣起
2.歐洲生態博物館:新觀念的繼續成長
3.生態博物館的世界範圍傳播
4.小結
第三章 西南傳統聚落景觀的成因、構成與價值取嚮
一、中國的鄉村城市化與鄉村景觀化問題
1.鄉村城市化
2.鄉村景觀化
3.鄉村城市化與鄉村景觀化的關係
二、西南地域文化格局對當地傳統聚落的影響及錶象
1.自然地理環境
2.生産方式與經濟結構
3.傳統文化勢位
4.後工業時期的現實處境分析
三、西南傳統聚落的景觀構成
1.固定特徵景觀因素
2.半固定特徵景觀因素
3.非固定特徵因素
四、西南傳統聚落景觀的價值取嚮
1.西南傳統聚落景觀的價值取嚮構成
2.西南傳統聚落景觀價值取嚮的辯證關係
第四章 西南村寨型生態博物館景觀曆時性變遷的實例研究
一、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的曆時性比較結果與分析
1.梭戛“箐苗”社區的地理區位與曆史沿革
2.梭戛苗寨景觀的主要特徵分析
3.梭戛箐苗社區的保護發展曆程
4.梭戛生態博物館建成前後的景觀變化(1995~2009)——以隴戛寨為例
5.景觀的曆時性變化與梭戛生態博物館保護行為的相關性分析
二、鎮山布依族生態博物館的曆時性比較結果與分析
1.鎮山村的地理區位與曆史沿革
2.鎮山村景觀的主要特徵分析
3.鎮山村的保護與發展曆程
4.鎮山生態博物館建成前後的景觀變化(1994~2009)
5.鎮山村村寨保護、旅遊發展與景觀變化的相關分析結果
6.小結:景觀變遷的綜閤分析
第五章 促進西南傳統聚落型生態博物館的景觀保護途徑探討
一、由現象所引發的對幾組關係的思考
1.生態博物館與我國曆史文化名鎮(村)保護體係的關係
2.生態博物館的管理機製與我國現行村民自治製度的關係
3.生態博物館的多元使用主體價值取嚮的主次關係
4.生態博物館中文化生態保護與旅遊發展的關係
二、生態博物館景觀保護與利用的價值參考體係
1.以原住民為中心的多元主體價值取嚮的平衡
2.聚落景觀的動態演變與景觀功能的閤理轉換
三、促進生態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外力整閤途徑
1.曆史文化名鎮(村)保護製度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國策
3.無形文化遺産的保護政策
四、生態博物館專有工作模式的推進途徑
1.文化記憶和傳承工程的成果鞏固與轉化利用
2.建立健全生態博物館“社區參與”運行機製
結束語:以過程為基礎
參考文獻
插圖索引
錶格索引
後記
前言/序言
景觀視野下的西南傳統聚落保護:生態博物館的探索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景觀視野下的西南傳統聚落保護:生態博物館的探索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評分
☆☆☆☆☆
貴州四個: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
評分
☆☆☆☆☆
評分
☆☆☆☆☆
10月29日同時對外開放的安吉生態博物館中心館,承吳越遺風,鎸苕溪曆史,外形為城市方印,神雋味永,渾穆古樸,總建築麵積為15414平方米,總投資超過1億元,館內分為曆史文化廳、生態文化廳、銅鏡專題廳和臨時展廳4個廳,館藏文物2萬多件。除瞭一個中心館外,12個專題生態博物館以原真、活態的形式散落於12個鄉鎮,26個文化展示館則分布在各個村落,這些展示館從書畫文化、孝文化、手工造紙文化、橋文化等多方麵,全麵展示瞭安吉鄉村的曆史淵源和現代成就,呈現齣各具特色的“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鄉村文化景觀。[1]
評分
☆☆☆☆☆
鎮山布依族生態博物館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貴州四個: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
評分
☆☆☆☆☆
在10月29日舉行的開館儀式上,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安吉縣從傳統博物館的“館捨天地”走嚮豐富多彩的大韆世界,麵對多樣化的文化資源,進入無限的發展空間,這種將自然生態資源與曆史人文資源融於一體,將館內寶貴的藏品與館外原真、活態的陳列品緊密相連,突破瞭傳統博物館與環境之間、可移動與不可移動的物品之間、信息與實物之間的障礙,讓全縣人民成為博物館管理的主人,是中國博物館建設模式的重大創舉,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