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英语多功能速查词典-第4版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9-01 |
| 作者:张秀峰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34.8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11154634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4 |
全球化现象在各个领域中日益普遍,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渐趋紧密, 英语的重要性也就愈显突出。对于致力于学好英语的广大读者而言,* 难的、*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可以说,词汇对于英语 学习和考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我们组织了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语言学、教学法、词典学等方 面的专家、学者,以及众多一线英语教师,精心编写了这本《英语多功 能速查词典》。
“英语周计划系列丛书”是针对我国读者的英语学习特点开发的、以“周”为谋篇布局单位、以“日”为具体实施单元的极具特色的英语辅导用书,具有思维创新、规划科学、目标明确、讲练结合、直击实战等特点。
前言A001B030C050D090E115F135G153H166I181J199K202L205M220N241O250P262Q296R298S322T373U394V402W410Y423Z424附录一 短语和搭配425附录二 常见前缀、后缀431
说实话,我对这本“速查”词典的“速查”能力持保留态度,甚至可以说是极度怀疑。当我急着要确认一个短语的精确用法时,翻遍了索引和相关的字母区域,愣是没能找到预期的结果。它似乎更倾向于收录一些冷僻的、日常交流中几乎用不到的词汇,而在那些我们真正需要快速定位的常用表达上,信息却异常分散且不够精确。比如,我需要查找一个表示“坚持不懈”的动词短语,翻到S开头的部分,找到的释义模棱两可,需要对照好几个条目才能勉强拼凑出一个大概的意思。这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解码”信息的体验,完全违背了“速查”的初衷。我更愿意相信,那些被收录的生僻词汇占据了大量的篇幅,从而压缩了对高频词汇的深度和广度,这使得它更像是一本“生僻词汇展示集”,而不是一本真正实用的案头参考书。
评分从内容深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过于敷衍和表面化。很多核心的词汇,尤其是在商务或学术语境下至关重要的那些,其多义性的解释非常粗略。例如,一个核心动词可能有五六种不同的引申义,但在这本“多功能”的词典里,很多引申义只是简单地并列在一起,缺乏必要的语境区分和用法示例。读者很容易将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用法错误地套用到另一个语境中,从而在实际交流中闹出笑话。相比于其他一些专业词典,它在词源学的介绍上几乎是空白,这对于想要深挖语言根源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一本优秀的词典不仅要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要告诉你它“为什么”是这个意思,以及在历史发展中是如何演变的。这本书似乎完全跳过了对知识深度的追求,只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让人感觉像是翻阅了一本高中阶段的简易词汇手册。
评分这本词典的装帧质量,恕我直言,非常对不起它的定价。封面采用的材料手感粗糙,明显是那种最廉价的覆膜工艺,稍微用一点力气或者接触到一点水汽,边缘就开始翘起。更糟糕的是内页纸张,纸质松软,墨水渗透性极强,翻阅几次后,即使是很轻微的摩擦,也容易导致页面边缘卷曲,甚至出现墨迹洇开的现象,这对于经常需要翻阅的工具书来说是致命伤。我甚至担心如果经常携带,这本书可能不到半年就会散架。这种对物理载体的忽视,反映出出版方在制作流程上的不负责任。一本工具书的价值,除了内容本身,也体现在其耐用性和便携性上,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令人失望,感觉就像是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赶出来的样品,而不是一本精心制作的出版物。
评分这本词典的排版实在太让人抓狂了,简直就像是有人故意想让读者在查阅单词时迷失方向。字体大小的设置毫无章法可言,一会儿小得像蚂蚁爬,一会儿又突然跳出来一个巨大无比的标题,让人眼睛非常不舒服。而且,很多常用词汇的释义被挤在页面的最角落,字体小到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勉强看清,这对于需要快速查阅的场景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更别提那些所谓的“例句”了,有些句子结构极其晦涩难懂,根本无法帮助理解词义,反而让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去解读那些复杂的句子。我甚至怀疑编者是不是对“多功能”有什么误解,因为我需要的核心功能——清晰准确的释义和便捷的查找体验,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如果一个工具书不能提供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那么它的内容再丰富也失去了意义,这本词典给我的感觉就是,它更像是一本设计草稿,而不是一本成熟的出版物。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提升效率的工具,结果却收到了一本考验耐心的挑战书。
评分我特别注意到它在“多功能”方面的宣传,但实际体验下来,所谓的附加功能简直是画蛇添足。比如,它塞进了大量的语法速查表格和一些陈旧的俚语列表,但这些内容组织得异常混乱,完全没有一个逻辑清晰的分类体系。语法表格的信息密度过高,很多规则的解释含糊不清,完全不如网络上随便一个免费语法指南来得清晰明了。至于那些俚语,很多都已经过时了,在当代的英语交流中已经很少使用,强行加入反而占用了宝贵的篇幅。如果一个词典要做到“多功能”,那么附加的功能应该是相互补充、互为佐证的,而不是一堆互不相关的知识点的堆砌。这本书更像是将不同学科的零散知识点生硬地缝合在一起,结果就是哪里都不够精,哪里都显得多余,最终给读者的感受是臃肿和低效,而不是全面和便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