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手持劍,一手扶犁,像燦爛的櫻花,飄落在汙穢的血泊中……世界史上獨特的群體——日本武士形成、興盛、沒落全史。一個既忠貞又好叛,既謙遜又狂暴,既仁愛又殘忍的群體,一個在全亞洲掀起腥風血雨的群體。瞭解日本,不得不知道的曆史。
內容簡介
國內第一部完整揭示日本武士曆史的圖書。從武士雛形的形成,武士的崛起,講述到日本武士的沒落,直至日本武士最終的沒落。
作者簡介
孫昊,骨灰級的光榮遊戲愛好者,業餘的曆史寫手,精於日本史。愛鼓角爭鳴、愛刀光劍影、愛權謀交鋒、愛大義天道。
目錄
第一捲武士的崛起
一、“侍”——武士的雛形
二、平將門之亂
三、從“侍”到“殿上人”——武士的棟梁源義傢
四、武者之世,保元平治大亂
五、平氏政權的興衰
第二捲 流金歲月
一、 兩大武士團的對決——源平閤戰
二、 武士的王國——鐮倉幕府
三、 鐮倉的崢嶸歲月
四、 武士的光榮——濛古來襲
第三捲 太平記
一、竹崎季長的故事
二、鐮倉的滅亡
三、建武中興與足利尊氏的反叛
四、烽火南北朝——室町幕府
五、日本國王源道義
第四捲烈風亂世,武士的全盛時代
一、 摺翼之路——大名權力的膨脹
二、 花之亂——戰國時代的開端
三、 秩序與野心——“下剋上”的闆蕩之世
四、 武士的極緻—— 戰國大名
五、戰國大名的戰爭
第五捲 蒼天航路
一、六天魔王
二、日本的拿破侖
三、安土之風 桃山之雲
四、天下一統
第六捲絢爛的終章
一、葵天下——江戶幕府對日本的統治
二、武士道
三、山雨欲來風滿樓
四、維新之嵐
五、西南戰爭——最後的武士
精彩書摘
4.鏖戰熊本城
西南戰爭早在西鄉隆盛的策劃之中,其剛剛下野時,在給友人桂久武的書信中就聲稱:“起事之刻,天下必驚。”起兵後的西鄉,更是成為全日本士族反抗政府的領袖人物。明治十年(1877)二月八日,反叛士族結成的軍隊在鹿兒島召開瞭軍事會議,圍繞著進軍路綫,其內部齣現瞭三種方案:其一為西鄉隆盛之弟小兵衛所主張的,先從海路攻陷北九州要害港口長崎,隨後兵分兩路,一路平定神戶、大阪,一路直取橫濱、東京;其二為野村忍介所主張的,兵分三路,一路自長崎海路東進,一路從豐州取四國、大阪等地,最後一路圍攻九州中部的要害熊本。小兵衛和野村的方案實施起來有個大睏難,那就是士族軍手中隻有三艘汽船,無法自海路投送如此龐大的兵力,於是最後桐野、池上等人主張的“全軍以陸路進攻為主,一部攻陷熊本,主力則全力東進”的方案得到瞭大部分人的認同。桐野利鞦這位久經沙場的戰將還認為,當時熊本的鎮颱軍是在明治政府實行徵兵製後由從各地徵發而來的平民和士族組成的,怎麼會是名揚天下的薩摩軍的對手!
可誰會想到,正是這個桐野沒放在眼中的熊本鎮颱軍,最終葬送瞭西鄉的野心。
叛亂的士族軍以筱原國乾為編練總負責人,桐野負責軍需後勤,村田新八負責籌集武器,永山負責訓練新兵,池上負責在薩摩等地招募新兵。不久後,擁有八個大隊、三韆六百餘人的士族軍組建成功,並按照議定的作戰方案,朝熊本滾滾殺來。
二月十九日,得到西鄉起兵情報的明治政府宣布士族軍為“逆徒”,並發布徵討薩摩的命令。除加強瞭長崎的防備外,政府還派遣瞭第一旅團(野津鎮雄少將)、第二旅團(三好重臣少將)、彆動第一旅團(高島鞆之助大佐)、彆動第二旅團(山田顯義少將)、彆動第三旅團(由警視廳總長川路利良少將以下警員組成),再加上臨時徵募的以士族兵為主力的新選旅團前往平叛。政府軍的實際指揮將領為陸軍中將山縣有朋與海軍中將川村純義,但為瞭要在精神和氣勢上壓倒威名遠揚的西鄉隆盛,政府又以曾在戊辰戰爭中徵伐江戶的有棲川宮熾仁親王為鹿兒島逆徒徵討總督,打齣瞭政府和皇族的雙料旗號。多虧電報的大力應用,政府對此次反叛的反應非常迅捷,而西鄉的士族軍自十五日在鹿兒島齣發,直到二十一日纔抵達並包圍熊本城。
二月二十日,士族軍彆府晉介隊率先到達熊本城外的川尻,發炮轟擊熊本的鎮颱軍,打響瞭西南戰爭的第一槍。次日,士族軍諸隊先後抵達川尻。在軍事會議上,池上主張以一部分兵力圍睏熊本,主力繼續東進與政府軍決戰,而筱原國乾則強烈要求“全軍一起強襲熊本,一鼓作氣攻陷它”。最終在西鄉沒有到場的情況下,會議通過瞭強襲熊本的主張。二十二日淩晨,一萬四韆名士族軍四麵猛攻熊本,他們的對手熊本鎮颱軍原名鎮西鎮颱軍,是明治政府鎮撫九州的主要軍事力量,共有四韆餘人,其指揮官中也是人纔輩齣,絲毫不遜於士族軍:主將為其後擔任農商大臣的榖乾城少將,參謀長為後來的海軍大臣、軍令部長樺山資紀中佐,領兵軍官兒玉源太郎少佐(日俄之戰中錶現齣色,後來擔任日本陸軍大臣和參謀總長)、川上操六少佐(其後擔任過日本參謀總長)、奧保鞏少佐(其後擔任過日本元帥,日俄之戰中為攻擊旅順的指揮官)。我們不知道究竟是因機緣巧閤,讓如此多的宿將名將齊聚熊本來抵禦同樣人纔濟濟的士族軍,還正是由於熊本大戰的錘煉,纔讓這些人最終得以成為宿將名將。
當時熊本鎮颱軍不僅有充足的彈藥給養,還擁有速射火炮,並在城外敷設瞭許多地雷,戰意高揚,強襲熊本確實是士族軍的一記昏招。因為兵法有雲,“攻城十則攻之”——強襲敵人重兵把守的城池,兵力起碼要在對方十倍以上,而士族軍纔是鎮颱軍的四倍多而已,所以攻城注定是失敗之戰。攻城戰從淩晨打到傍晚,士族軍徒增死傷,沒能獲得絲毫進展。
強襲熊本當日午後,熊本外圍的戰鬥也開始瞭。士族軍的村田三介帶著伊東國士族組成的分遣軍,在植木一帶遭遇從小倉方嚮而來的政府步兵十四連隊。激戰後政府軍敗退,護衛連隊軍旗的士兵被打死,旗幟也被士族軍繳獲。值得一提的是,時任十四連隊長的,正是日俄戰爭中被捧為“軍神”的乃木希典(當時還是一名少佐)。他一聽說軍旗丟瞭,認為“軍旗乃天皇陛下所賜,必須負責”,準備切腹自殺,後來雖然沒有如願,但丟失軍旗始終是他心頭永遠的痛。最後在明治天皇去世時,已身為大將的乃木希典還是殉死瞭,他在遺書中稱:殉死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要為當年在西南戰爭中丟失軍旗的失誤負責。乃木本人是奉行江戶時代山鹿素行武士道思想的,其殉死行為轟動瞭日本乃至整個世界,在死後被供奉為“徹底全心全意為天皇效忠,軍人之極緻”的神化人物。從乃木身上我們不難發現日本武士道在近代的演變,那就是由原先對主人的效忠,變為對日本天皇、民族甚至軍隊本身絕對而狂熱的忠誠,這種軍國主義化的蛻變,是值得國人深思之處。
植木的遭遇戰宣告瞭士族軍一部圍攻熊本、一部閃擊小倉的計劃的終結。當池上四郎發覺政府的徵討主力已抵達眼前時,便率部扼守住瞭田原阪防綫。政府軍主力已南下熊本的消息傳來後,無謀的士族軍依然將對熊本的攻堅戰延長瞭三天,這不僅極大地消耗瞭有生力量,還直接導緻瞭接下來的被動局麵。
二十四日,政府軍第一旅團、第二旅團急速南下,準備強占要害之地高瀨,此地也正是士族軍著意之地。按士族軍熊本隊的佐佐友房之言,高瀨正是“此次戰爭中的天王山”。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雙方圍繞高瀨展開小規模的激戰。
麵對形勢的急劇變化,士族軍終於修正瞭集中攻擊熊本的計劃,以部分兵力圍睏熊本,主力則北上與政府軍決戰。二十七日,士族軍主力精華在薩摩名將桐野、筱原、村田、彆府等人的率領下,集結於熊本以北的大窪,準備與事先於此的士族軍一起,夾擊企圖攻擊高瀨的政府軍。雙方各翼部隊展開混戰,槍炮聲呼嘯震天,第二旅團長三好少將被子彈擊中,身負重傷。上午十時,士族軍右翼在桐野利鞦的帶領下,迂迴至石貫,準備偷襲政府軍的後背,但被政府方偵察隊看破,第二旅團參謀長野津道貫(野津鎮雄之弟)帶人馬火速搶占瞭丘陵稻荷山,居高臨下俯射桐野軍,南下增援的第一旅團野津鎮雄部隨後也加入瞭衝擊桐野軍的行列,最後桐野不支敗退。接下來,彈藥不足的士族軍中央隊和左翼隊也先後敗退,為瞭不讓高瀨一綫落入政府軍手中,士族軍在西鄉隆盛之弟小兵衛的帶領下,在下午時分企圖渡河奪迴高瀨陣地。這完全是一樁悲壯之舉,涉水而進的士族軍沐浴在政府軍瘋狂的彈雨中,傍晚六時,在付齣西鄉小兵衛戰死的慘重代價後,士族軍全麵敗退。
西南戰爭高瀨之戰中受到嚴重打擊的士族軍精氣神倒是還在,他們在田原阪和吉次嶺組織起新的防綫。稍事休整的政府軍在三月三日分為主力隊與彆動隊,對駐守田原阪、吉次嶺的士族軍展開激烈進攻。初春,冷冽冰雨中的戰鬥空前殘酷,中世紀野蠻的白刃戰再度齣現。士族軍許多來自薩摩的軍人自詡劍術精湛,組成瞭“拔刀隊”,肆意橫行戰場,砍殺政府軍,給政府軍造成瞭很大的壓力。為打破士族軍白刃戰的優勢,政府軍也組建瞭專門對抗“拔刀隊”的狙擊隊,在忍受慘重傷亡的同時,抵禦著士族軍的忘死反撲。十三日,以警視廳警員為主力的彆動第三旅團挑選瞭一百名精於劍術的警員,組成瞭“警視廳拔刀隊”,準備冒死衝擊士族軍陣地。警視廳拔刀隊成員大多是舊日本東北諸藩藩士,戊辰戰爭中其傢鄉多受薩摩倒幕軍的摧殘,故而與薩軍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十四日戰鬥開始後,警視廳拔刀隊成員大呼“戊辰之仇”的口號,捨生衝進士族軍的壕溝與堡壘中,刀光四射、人頭滾滾,錶現極為活躍,打破瞭薩摩武士白刃不可戰勝的神話。警視廳拔刀隊的英雄事跡後來被創作成《拔刀隊之歌》,現在還是日軍自衛隊軍歌,試摘錄幾句如下:
“我等為官軍,敵為天地不容之國賊,大將西鄉古今無雙,追隨者皆為不惜決死之好男兒。”“勇登地獄刀山,不為贖一己之罪,隻為誅殺叛賊,故而雖為刀山亦無懼。”“突進於橫飛彈雨之中,生命宛如野地暴風下的白露,但為忠義事,雖死不足惜。”
十五日,在雙方反復殘酷爭奪的那智山陣地,警視廳拔刀隊再立大功,他們不顧敵人的密集射擊,不停匍匐前進,至敵人陣地前數十米處再一躍而起衝殺上去,終於奪迴瞭那智山陣地。十八日,政府軍指揮官召開瞭軍事會議,野津鎮雄、大山嚴及三好重臣達成瞭一緻意見:要打破整個戰局,必須攻破田原阪。以此會議精神為準則,政府軍集中瞭所有精銳兵力,將集團總攻的日期定在瞭二十日。
二十日早晨,政府軍集中瞭炮兵朝士族軍陣地發起瞭炮火急襲,這一戰術獲得瞭極佳效果,猝不及防被炸死的士族軍的屍體堆滿瞭陣地。隨後在瓢潑大雨中,政府軍步兵隊排著密集隊形齊齊衝擊田原阪的士族軍防綫。政府軍彆動隊也大為活躍,齣其不意地攻占瞭田原阪山頂士族軍本營,倉皇而退的士族軍敗兵在大雨中滿山遍野地朝植木方嚮潰逃。上午十時,政府軍彆動隊一名少尉登上瞭田原阪的堡壘,朝著山下還在酣戰的己方揮舞軍旗,錶明田原阪已宣告易主,消息傳來,政府軍本營中諸位將官以手加額,歡呼雀躍。
田原阪一帶戰事中政府軍戰死2000人,負傷者2000人上下,光二十日總攻戰,政府軍即戰死495名之多,30名小隊長半天下來就陣亡瞭11名。士族軍傷亡不比對手少,而且最為慘痛的是,薩摩猛將筱原國乾於此戰殞命。田原阪成為不摺不扣的恐怖煉獄,雙方死者枕藉交錯,山嶺水溝盡為赤水。直至百年之後,山坡上的梯田中彈殼還是隨處可拾。田原阪血戰也是整個西南戰爭的分水嶺,喪失此地的士族軍原先的作戰方案已經破産,戰略上的敗局也已經鐵闆釘釘。他們起兵時還設想會像當年鳥羽伏見之戰那樣,輕鬆擊敗由平民組成的政府軍,一路橫掃,再造乾坤,但田原阪戰鬥可悲的結局擺在瞭眼前——他們連九州中部的熊本都沒有越過去。
三月十九日,自長崎齣發的政府軍高島彆動第一旅團在州口與八代登陸。二十日,黑田清隆率五百多兵力在日奈久登陸。四天後,自長崎而來的山田彆動第二旅團、川路彆動第三旅團依次在八代登陸,與先前登陸的高島、黑田軍組成瞭“衝背軍”,極具威脅性地齣現在瞭圍睏熊本的士族軍背後,與攻陷田原阪的政府正麵軍遙相呼應,構成瞭夾擊之勢。
四月十三日,衝背軍的彆動第二旅團一部,在山川浩中佐帶領下,齣現在瞭熊本城下。城中的鎮颱軍經過一個多月的圍睏與苦戰,終於望見瞭援軍的旗幟,“都有蘇生之感”。據當事人迴憶,熊本城內的鎮颱軍也差不多山窮水盡瞭,榖乾城少將同士兵一起喝栗子粥,一起吃被炮彈炸死的馬匹,但幸運的他們堅持到瞭最後勝利的時刻,而士族軍則功敗垂成。
二十日與二十一日,不甘失敗的士族軍集中瞭八韆人的主力隊伍在熊本城東與政府軍再一次展開決戰,但此時其對手政府軍已有三萬人之眾,這場號稱關原之戰後日本三百年來最大的野戰,最終還是以士族軍敗退告終。
自此,西鄉隆盛這位日本的麥剋白,大約也已感到末路。
麥剋白說過:“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直到最後一秒鍾;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瞭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
西鄉隆盛和所有的叛軍將士也是一樣吧。
最後的武士,即將在喧嘩和騷動中黯然謝幕。
5.西鄉敗亡
自熊本敗退的士族軍又提齣瞭以人吉城為根據地,實現“三州盤踞”(三州指薩摩、日嚮和大隅)的策略,這其實是三百年前豐臣秀吉九州徵伐時島津氏的戰略方針的翻版而已,注定和當年島津氏一樣無法實現。
按叛亂士族原本的想法,以西鄉隆盛的威望加上士族的勇猛彪悍,定能占據九州,再以此為跳闆上洛,重演戊辰戰爭,但他們沒想到兩點:一是明治政府平叛的決心和實力,政府方在西南戰爭中投入十多萬兵力,軍費四韆一百萬日元(當時日本一年的國傢收入為四韆八百萬日元),另外早已完成中央集權化的明治政府完全能動員整個國傢機器,果斷鎮壓士族的反亂;二是沒想到在徵兵令下組織起來的以平民為主體的政府軍竟然也有如此戰鬥力。士族軍自以為浸淫武士道多年,在鬥誌和戰術上都會對政府軍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事實卻根本不是如此。
戰國時代,美作國的武士宇喜多能傢在一場戰爭中率領七十騎武士就擊破瞭七韆農民兵,那個時代,武士的長刀、大馬和艷麗威武的鎧甲成為讓平民們膽寒的標誌,在戰場上無往不利,縱橫日本數百年之久。如今的西南戰爭中,士族軍卻不得不拋棄這些東西,而和政府軍一樣穿著西方式樣的輕便軍服,用步槍和火炮戰鬥,朝著幾百米外的敵人射擊,甚至不知道對方長得如何,自己也隨時會被不知身份的普通士卒射齣的子彈奪去性命。戰爭早已失去瞭原本的貴族氣息,由人與人之間的對抗,變成瞭機器和機器之間的對抗,隻不過喪失的還是人命而已。
接下來的戰事中,倔強的士族軍還是和政府軍拉鋸苦戰瞭近五個月,最後在包圍圈中突圍而齣的殘餘士族軍被驅逐迴瞭起點——鹿兒島的私學校。西鄉隆盛和三百七十餘名部眾以城山為核心陣地繼續頑強抵禦政府軍的清剿。
西鄉部下有人勸他以徹底歸隱為代價嚮政府降服,因為海軍中將川村純義與西鄉有親,加上西鄉畢竟是維新首席功臣,想來政府的處分也不會過分冷酷,但西鄉卻在九月二十二日寫瞭“決死書”,稱“以城山為枕等待決戰,意氣更為發奮,已有決死的覺悟,絕不會在後世留下恥辱”!
二十四日淩晨四時,團團包圍城山的政府軍以三聲炮響為信號,發動瞭對士族軍的最後總攻。西鄉戰友桐野利鞦、桂久武、彆府晉介、村田新八、池上四郎等四十餘人不守反攻,朝岩崎口方嚮奮勇前行。途中,桂久武首先中彈陣亡,西鄉周圍的隨從不斷倒下。在島津久能宅前,西鄉被飛來的子彈打中瞭腹部和腿部,臥在轎輿之上,對著身邊的彆府晉介輕聲喚道:“晉殿、晉殿!便在此地好瞭。”將士們於是無視彈雨,一並跪坐在西鄉轎輿四周。西鄉隆盛整理好衣領後,遙拜東方數下,被彆府晉介斬下瞭首級。
西鄉死後,彆府晉介切腹自殺,桐野、村田等人繼續朝岩崎口衝鋒,或斃於政府軍槍口之下,或力盡自殺。九時,城山私學校一帶的槍炮聲沉寂下來,宣告瞭西南戰爭的終結,隨後一場漫天大雨傾盆而下,盡情洗刷著戰場上滿地的血肉。雨後,政府軍找尋到一具有著巨大陰囊的無頭屍身,這正是當年西鄉被流放到衝永良部島時所留下的癥狀。以此為標誌,西鄉這位日本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英雄、叛賊——不,最後的武士的死得到確認。後其屍身被下葬在淨光明寺之中。
西南戰爭中政府方戰死6403人、傷9252人,士族叛軍戰死6765人、傷不詳。
戰後的鹿兒島設立瞭裁判所,參與西鄉叛亂的原縣令大山綱良被判處斬刑。以戰爭的勝利為契機,明治政府完成瞭對不滿士族的壓製,廢除士族的活動得以繼續進行下去,政府的財政收支也得以正常化,而士族(武士)這一曾經在曆史上呼風喚雨的政治勢力正式成為瞭“曆史”,最後的武士也在這場最後的戰爭中完成瞭光榮的謝幕。前幾年好萊塢的曆史大片《最後的武士》,據說就是以西鄉隆盛和西南戰爭為背景的。本片由好萊塢一綫小生湯姆·剋魯斯傾情演繹,導演愛德華·茲威剋(執導過著名影片《光榮》和《鞦日傳說》)也說自己從小就立誌拍攝一部以武士為主角的電影,但此片還是如諸多好萊塢曆史大片一樣,在眼花繚亂的特技下,體現的卻是西方人對陌生國度曆史可笑的理解。在《最後的武士》結尾部分,政府軍與武士叛軍最後決戰的時刻,武士軍隊在好萊塢大導演的安排之下,穿著傳統的鎧甲,揮舞著長槍大刀,用弓箭與裝備步槍、機炮的政府軍血戰,男主角也一襲硃紅的鎧甲,長發飄飄,賺足瞭粉絲的眼球和尖叫。可事實是,整個西南戰爭中,士族軍和政府軍都穿著西方的軍服,采取的是外國操練法,用火炮和步槍戰鬥,兩方在戰術上沒什麼根本性區彆。說得直接些,士族軍除瞭在精神歸屬上是守舊方外,早已將韆年武士的那一套行頭拋開瞭。
……
前言/序言
日本武士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本武士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