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人”。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印度佛教流变概观 第二章 释尊略传 第三章 佛理要略 第四章 圣典之结集 第五章 阿恕迦王与佛教 第六章 学派之分裂 第七章 阿毗达磨之发达 第八章 学派思想泛论 第九章 中印之法难 第十章 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导源 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传弘 第十三章 笈多王朝之佛教 第十四章 虚妄唯识论 第十五章 真常唯心论 第十六章 教难之严重 第十七章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第十八章 印度佛教之回顾 附录印度佛教大事年表 重版后记
精彩书摘
第四节 虚妄唯识论述要
“虚妄唯识论”,源于《瑜伽》之《本地分》,《中边》发其端,经《庄严》至无著之《摄大乘论》而大成。以一切种子识为本,种子识变现之唯识也(用种识不一不异之不异义)。唯识学又反流于《瑜伽》,成《摄抉择分》,至世亲之《唯识三十论》而大成。以三类分别识为本,分别识变现之唯识也(用种识不一不异之不一义)。此二流,立义多异,而实相资发明。且依《摄论》述其要:一切有情,无始来有“心、意、识”三者,虽义可互通,而各有其特胜。了别境界者,曰“识”。依根而了别六尘,故别之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者,而实唯一意识性,依意而生而杂染,依意之识名意识也。为彼识所依止者,曰“意”。过去无间灭识,为后念意识之生起所依者,曰“等无间”之无间灭意。现在与我见、慢、爱、痴相应,执阿赖耶识为自我,为彼俱时了境识之杂染所依者,曰“思量”之染污意(唯识学特重思量意)。意及识之所熏集而依之转起者,曰“心”。“种种法熏习种子之所积集”,彼意及识,因之而转起。心、意、识三者中,识为一般之认识,意为蒙昧之我执,心为生起万有之识能也。唯识学以种子心为所知(之)依,集一切法之熏习,起一切法之现行;如彼库藏,入者入于此,出者出于此,故名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意译为“藏”,依处之义也。辨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以三相:直论阿赖耶识之自体,一味如流,固难以差别形容之。然以一切杂染法之时时生起,知一味识有能生之种子性,此能生识种,为杂染法之生起因,曰因相,亦曰一切种子。以识流之相续而生,知有无始来之熏习;受熏种识依杂染法熏习而起,曰果相,亦曰异熟识。即此异熟、一切种识,为阿赖耶识自相。“摄持种子识为自相”;“功能差别为自性”;“摄持种子者,功能差别也”。“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为彼生因”,即阿赖耶识之自体也。种即心之能,心乃种之集,赖耶以种子识为自性。然则种习即赖耶识乎?不可说离赖耶有别体,亦不可说一。何者?种习一味和集之心流,曰阿赖耶;一一法之功能差别性,曰种习。如比丘之于和合僧然,僧即比丘之和合,而比丘有来者、去者,和合僧如故,不可说一,非谓种体异识体也。唯识学立一切种子识为本者,以其为杂染法之所摄藏。一切从此生,则赖耶为因性;一切熏于此,则赖耶为果性。赖耶为果者,种习和集之心流,相续不断故“坚住”;一味不明了故“无记”;种习和集故“可熏”;杂染法起,必与种识俱,故“与能熏相应”。必如是而后成所熏,故唯赖耶为所熏也。种子心依杂染法而俱生俱灭,引起能生彼杂染法之因性。依熏染而有彼因性,即名之曰熏习。熏习有无限之差别,略摄则为三:无始来虚妄分别之转(现起)识,依名计义,依义计名,名义相应,而取所分别之境相,心思、口议,熏成“名言熏习”(即遍计自性种,或名相分别戏论习气),此摄一切熏习尽;余二则就其特胜而立之。染污意,内取一切种之心流,恃我、著我,熏成“我见熏习”。了别境识之善、恶性者,熏成“有支熏习”。
……
前言/序言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印度之佛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印度之佛教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