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肉牛生态养殖 |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 作者:宋恩亮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16.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33180782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肉牛生态养殖》由宋恩亮、孔雷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系统阐述了肉牛品种、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牛场建设、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等,并有针对性地做了重点讲解。本书力求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全面新颖,技术简明实用,语言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概述
1.肉牛体形外貌特点
2.肉牛的消化生理结构
3.肉牛的生长发育特点
4.牛肉的营养价值
5.肉牛营养需要
二、肉牛品种
三、肉牛繁殖技术
1.利用肉牛杂交优势
2.母牛发情期和适宜输精时间
3.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
4.避免杂交母牛的初情期延迟或屡配不孕
5.预防母牛流产
6.微量元素对母牛繁殖率的影响
7.肉牛人工授精
四、肉牛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
1.肉牛的微量元素需要
2.肉牛对镁元素的需要量
3.肉牛日粮中添加钾元素
4.肉牛预混料中添加硒元素
5.调制肉牛精饲料
6.调制精料补充料
7.蛋白质补充料
8.使用舔砖
9.肉牛饲养不宜使用猪浓缩料
10.尿素的使用
11.使用白酒糟育肥肉牛
12.全混合日粮(TMR)
13.糟渣类饲料的特点
14.制作青贮饲料
15.制作氨化饲料
16.制作微贮粗饲料
五、肉牛饲喂
1.肉牛的饲养管理原则
2.肉牛饲喂的方法
3.哺乳期母牛的饲喂
4.产后母牛的饲喂
5.哺乳犊牛的饲喂
6.初生犊牛的饲喂
7.提高肉牛的采食量
六、肉牛育肥
1.提高肉牛育肥效果
2.肉牛育肥麸皮的使用
3.调理育肥牛的瘤胃乳头发育
4,肉牛育肥要求的水质
5.犊牛育肥应注意的问题
6.肉牛持续育肥
7.肉牛育肥使用的添加剂
8.新进架子牛的调理
9.架子牛育肥的技术要求
10.架子牛强度育肥制度
七、后备牛饲养管理
1.饲喂种公牛
2.后备牛培育的目的和原则
3.肉牛主要的经济性状
4.肉牛个体性能测定的方法
5.肉牛日常养殖
6.种牛修蹄
7.犊牛饲养管理
8.青年牛饲养管理
八、肉牛场建设
1.肉牛场选址
2.肉牛场布局
3.牛舍建造原则
4.肉牛场附属设施
5.牛舍和运动场建设
九、肉牛疾病防治
1.肉牛场防疫原则
2.肉牛场防疫注意事项
3.做好肉牛场的消毒工作
4.牛场常用的消毒剂
5.肉牛常用疫苗
6.牛病的诊断方法
7.肉牛传染病的分类
8.牛病传播途径
9.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筛查
10.肉牛用药限制
11.肉牛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12.预防牛流行热
13.防治肉牛支原体肺炎
14.防治肉牛流行性感冒
15.治疗肉牛皮肤病
16.驱除肉牛寄生虫的有效药物
17.防治犊牛腹泻
18.预防肉牛瘤胃积食
19.治疗肉牛瘤胃胀气
20.防治牛产后综合征
21.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
22.处理母牛产后胎衣不下
23.处理母牛阴道脱垂
十、牛粪加工利用技术
1.利用牛粪加工有机肥
2.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的条件
3.牛粪的利用
4.牛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5.利用牛粪养殖蚯蚓
6.利用牛粪栽培双孢菇
最近的农业发展越来越强调循环经济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资料。我希望这本书能详尽阐述如何构建一个闭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例如,如何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通过厌氧发酵技术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进而反哺种植业。这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实现了能源和物质的再循环。我特别关注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和碳封存方面的潜力。书中如果能提供关于不同生物质炭化工艺的比较分析,以及其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抗旱性方面的长期效果数据,那将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我期望看到的是一套完整的、可量化的生态工程学方案,展示如何通过技术集成,将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线性消耗”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循环”模式,这才是面向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
评分我对农业经济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抱有浓厚的兴趣。纯粹的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有效地融入市场和管理体系,其推广应用也会大打折扣。我期望这本书能涵盖智慧供应链管理和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案例。例如,如何利用区块链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信息透明化,增强消费者信任,并帮助农民获取更公平的议价能力。另外,对于农业风险管理,我希望看到如何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预测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并制定出相应的保险或套期保值策略。理想情况下,书中应该提供一些关于数字孪生农场的构建思路,即通过虚拟模型来模拟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试错成本。技术创新必须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变革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的研究者,我更侧重于探讨技术如何帮助农业系统抵御极端天气的影响。这本书如果能包含一些关于耐逆境作物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介绍,或者如何利用气候智能型农业(CSA)框架来指导区域种植结构调整,那将非常契合我的研究方向。我特别期待看到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比如滴灌技术的升级换代,或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地表蒸散发并据此进行精准水量调配的实操案例。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不确定性,农业技术的关键作用在于增强系统的韧性。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农业碳汇潜力评估的方法学,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农业领域的碳中和目标,这是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宏大议题,也是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试金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透着一股扎实的农业科技范儿,我最近在研究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尤其对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规模化生产很感兴趣。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心里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些关于设施农业和智能灌溉系统的深度解析。比如,它会不会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土壤湿度和养分进行实时监控,并据此优化水肥一体化的策略?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高科技如何与传统农业智慧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堆砌硬件。如果能有关于垂直农场或都市农业的案例分析就更好了,毕竟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创新技术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环境负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提供一些经过验证的、可操作的工程技术细节,比如不同作物在特定气候区下最适宜的能耗模型和环境控制参数。毕竟,真正的创新是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新品种选育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上。在传统的畜牧业中,饲料转化率和抗病性一直是制约效益提升的两大瓶颈。我一直在关注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在提高作物和畜禽生产性能方面的突破。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培育出更能适应气候变化、对常见疫病具有更强抵抗力的新型农业生物,那将是极具价值的内容。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否触及了精准营养调控的前沿研究,比如通过分析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组,定制出最高效的饲料配方,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提高肉质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双重提升。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实例,那就更符合我对“关键创新技术”的理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