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生态养殖-现代农业关键创新技术丛书

肉牛生态养殖-现代农业关键创新技术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恩亮 著
图书标签:
  • 肉牛养殖
  • 生态养殖
  • 现代农业
  • 关键技术
  • 畜牧业
  • 养殖技术
  • 农业科技
  • 健康养殖
  • 可持续农业
  • 品种改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180784
商品编码:10609094855
丛书名: 现代农业关键创新技术丛书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肉牛生态养殖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作者:宋恩亮 译者: 开本: 32开
定价: 16.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33180782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肉牛生态养殖》由宋恩亮、孔雷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系统阐述了肉牛品种、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牛场建设、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等,并有针对性地做了重点讲解。本书力求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全面新颖,技术简明实用,语言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录

一、概述
1.肉牛体形外貌特点
2.肉牛的消化生理结构
3.肉牛的生长发育特点
4.牛肉的营养价值
5.肉牛营养需要
二、肉牛品种
三、肉牛繁殖技术
1.利用肉牛杂交优势
2.母牛发情期和适宜输精时间
3.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
4.避免杂交母牛的初情期延迟或屡配不孕
5.预防母牛流产
6.微量元素对母牛繁殖率的影响
7.肉牛人工授精
四、肉牛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
1.肉牛的微量元素需要
2.肉牛对镁元素的需要量
3.肉牛日粮中添加钾元素
4.肉牛预混料中添加硒元素
5.调制肉牛精饲料
6.调制精料补充料
7.蛋白质补充料
8.使用舔砖
9.肉牛饲养不宜使用猪浓缩料
10.尿素的使用
11.使用白酒糟育肥肉牛
12.全混合日粮(TMR)
13.糟渣类饲料的特点
14.制作青贮饲料
15.制作氨化饲料
16.制作微贮粗饲料
五、肉牛饲喂
1.肉牛的饲养管理原则
2.肉牛饲喂的方法
3.哺乳期母牛的饲喂
4.产后母牛的饲喂
5.哺乳犊牛的饲喂
6.初生犊牛的饲喂
7.提高肉牛的采食量
六、肉牛育肥
1.提高肉牛育肥效果
2.肉牛育肥麸皮的使用
3.调理育肥牛的瘤胃乳头发育
4,肉牛育肥要求的水质
5.犊牛育肥应注意的问题
6.肉牛持续育肥
7.肉牛育肥使用的添加剂
8.新进架子牛的调理
9.架子牛育肥的技术要求
10.架子牛强度育肥制度
七、后备牛饲养管理
1.饲喂种公牛
2.后备牛培育的目的和原则
3.肉牛主要的经济性状
4.肉牛个体性能测定的方法
5.肉牛日常养殖
6.种牛修蹄
7.犊牛饲养管理
8.青年牛饲养管理
八、肉牛场建设
1.肉牛场选址
2.肉牛场布局
3.牛舍建造原则
4.肉牛场附属设施
5.牛舍和运动场建设
九、肉牛疾病防治
1.肉牛场防疫原则
2.肉牛场防疫注意事项
3.做好肉牛场的消毒工作
4.牛场常用的消毒剂
5.肉牛常用疫苗
6.牛病的诊断方法
7.肉牛传染病的分类
8.牛病传播途径
9.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筛查
10.肉牛用药限制
11.肉牛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12.预防牛流行热
13.防治肉牛支原体肺炎
14.防治肉牛流行性感冒
15.治疗肉牛皮肤病
16.驱除肉牛寄生虫的有效药物
17.防治犊牛腹泻
18.预防肉牛瘤胃积食
19.治疗肉牛瘤胃胀气
20.防治牛产后综合征
21.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
22.处理母牛产后胎衣不下
23.处理母牛阴道脱垂
十、牛粪加工利用技术
1.利用牛粪加工有机肥
2.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的条件
3.牛粪的利用
4.牛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5.利用牛粪养殖蚯蚓
6.利用牛粪栽培双孢菇


《肉牛生态养殖:现代农业关键创新技术丛书》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肉牛生态养殖的精髓,聚焦于当下农业领域最前沿、最富创新性的技术应用,旨在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技术研究人员、涉农院校师生以及关心现代农业发展的读者提供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于一体的权威著作。本书跳出了传统养殖的窠臼,以生态、高效、可持续为核心理念,系统梳理并阐述了推动肉牛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创新技术,是理解和掌握现代肉牛养殖未来发展方向的必读之作。 第一部分:生态理念的系统构建与实践 本书开篇即确立了“生态养殖”在现代肉牛产业中的核心地位。我们认为,生态养殖并非简单的环保概念,而是对整个养殖系统——从饲料生产、养殖过程到废弃物处理——进行整体优化和重塑的系统工程。 环境友好型饲料体系的构建: 草食动物营养的精准调控: 详细介绍了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系肉牛的营养需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饲料配方的精准化、个体化。这包括对粗饲料(如苜蓿、燕麦草、玉米秸秆等)的营养价值评估、品质改良技术(如青贮、氨化、微贮等),以及精饲料(如玉米、豆粕、麸皮等)的科学配比,确保能量、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均衡供给,最大程度地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非粮饲料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强调了减少对玉米、大豆等主粮饲料依赖的重要性。本书将重点介绍餐厨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秆、甘蔗渣)、糟渣类(如啤酒糟、酒精糟)、油饼粕类(如棉籽饼、菜籽饼)等非粮饲料的处理、转化与安全应用技术。例如,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可消化性更高的饲料,利用微生物技术降解糟渣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拓宽饲料来源,降低养殖成本,并有效解决部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深入分析了益生菌、益生元、有机酸、植物提取物(如皂苷、黄酮类)、微生态制剂等功能性添加剂在提升肉牛健康、促进生长、改善肉质、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机理。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读者如何科学选择和使用这些添加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 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革新: 智能化环境控制与监测: 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物联网(IoT)、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牛舍温度、湿度、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自动化调控。通过智能通风系统、负压通风、喷雾降温、湿帘风机等设备的应用,营造最适宜肉牛生长发育的微气候环境,减少应激,降低发病率,提升生产效率。 生物安全体系的精细化管理: 强调了生物安全在现代养殖中的首要地位。本书将系统介绍不同区域(如入门区、生产区、隔离区)的划分与管理,消毒措施(如空气消毒、地面消毒、人员和车辆消毒)的科学选择与操作规范,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与预警技术,以及动物疫病净化与根除的策略。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循环农业: 重点介绍了牛粪尿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这包括好氧发酵、厌氧发酵(沼气工程)、固液分离、堆肥技术等,将牛粪尿转化为有机肥料、沼气能源、食用菌基料等,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构建“种养结合、以养促种”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养殖业的可持续性。 第二部分:现代科技驱动的肉牛产业升级 本书第二部分将聚焦于一系列引领肉牛产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的关键创新技术。 精准饲喂与个体化管理: 智能饲喂系统: 介绍了自动饲喂站、TMR(全混合日粮)搅拌车、饲料精准投喂设备等智能化饲喂技术的应用。通过识别技术(如RFID耳标、图像识别),系统能够根据每头牛的生长阶段、体重、采食量、健康状况等个体差异,自动调整饲料的种类和用量,实现按需供给,避免浪费,最大化饲料转化效率。 个体行为与健康监测: 探讨了利用可穿戴设备(如智能项圈、耳标)、图像识别、声音分析等技术,对肉牛的活动量、反刍行为、采食行为、社交行为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这些生理行为指标的分析,可以早期发现健康异常、发情信息、应激反应等,实现对每头牛的精细化管理,及时干预,降低损失。 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的科学应用: 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技术: 介绍了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如CRISPR-Cas9技术)等前沿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品种改良中的应用。通过识别与生长速度、肉质(如肌内脂肪含量、嫩度、风味)、抗病性、繁殖性能等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肉牛品种,缩短育种周期,提升育种效率。 先进繁殖技术的推广: 详细阐述了胚胎移植、人工授精、体外受精(IVF)等辅助生殖技术在加速优良品种繁育、扩大优良种源传播中的作用。结合实践案例,指导读者如何科学应用这些技术,提高繁殖效率,降低育种成本。 智慧养殖平台与大数据分析: 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介绍了如何构建集饲喂、健康、繁殖、生产、财务等数据于一体的养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为养殖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预测饲料需求、评估生产性能、预警疫病风险、优化经营策略等。 人工智能在生产优化中的应用: 探讨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技术,对历史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潜在的规律和关联,例如预测牛群的生长曲线、优化饲养周期、识别影响肉质的关键因素等,从而实现养殖生产的智能化决策和优化管理。 第三部分:高品质肉牛生产的保障与提升 本书第三部分着眼于肉牛产业的最终目标——生产高品质的牛肉,并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肉质改良与风味塑造: 饲养管理对肉质的影响: 深入分析了饲料组成(如脂肪酸比例、微量元素)、饲养方式(如精细饲养、限制饲养)、养殖密度、环境应激等因素对牛肉肌内脂肪含量、大理石花纹、嫩度、汁水、风味等关键品质指标的影响。 新型肉质检测与评价技术: 介绍了如高光谱成像、计算机视觉、基因芯片等先进的肉质检测与评价技术,能够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估牛肉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品质信息,并指导生产环节的改进。 疫病防控与安全生产: 动物疫病早期预警与快速响应: 强调了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利用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潜在疫病进行早期识别和溯源,以及建立快速的诊断和隔离体系,防止疫病蔓延。 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保障: 详细阐述了兽药安全使用规范、残留检测技术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减少对兽药的依赖,确保牛肉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牛肉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与品牌建设: 低碳养殖模式的探索: 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改善粪污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降低肉牛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践行低碳生产。 品牌化运作与市场营销: 指导读者如何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品牌优势,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突出生态养殖特色、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打造高品质肉牛品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总结 《肉牛生态养殖:现代农业关键创新技术丛书》并非一本孤立的技术手册,而是对现代肉牛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系统性梳理。本书汇聚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前沿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与传统的养殖经验深度融合,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态、高效、智能、可持续的现代肉牛养殖蓝图。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力推动我国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强国、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贡献智慧和力量。阅读本书,您将获得全面、深入、实用的知识,成为现代肉牛养殖领域的弄潮儿。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的农业发展越来越强调循环经济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资料。我希望这本书能详尽阐述如何构建一个闭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例如,如何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通过厌氧发酵技术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进而反哺种植业。这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实现了能源和物质的再循环。我特别关注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和碳封存方面的潜力。书中如果能提供关于不同生物质炭化工艺的比较分析,以及其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抗旱性方面的长期效果数据,那将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我期望看到的是一套完整的、可量化的生态工程学方案,展示如何通过技术集成,将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线性消耗”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循环”模式,这才是面向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

评分

我对农业经济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抱有浓厚的兴趣。纯粹的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有效地融入市场和管理体系,其推广应用也会大打折扣。我期望这本书能涵盖智慧供应链管理和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案例。例如,如何利用区块链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信息透明化,增强消费者信任,并帮助农民获取更公平的议价能力。另外,对于农业风险管理,我希望看到如何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预测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并制定出相应的保险或套期保值策略。理想情况下,书中应该提供一些关于数字孪生农场的构建思路,即通过虚拟模型来模拟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试错成本。技术创新必须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变革力量。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的研究者,我更侧重于探讨技术如何帮助农业系统抵御极端天气的影响。这本书如果能包含一些关于耐逆境作物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介绍,或者如何利用气候智能型农业(CSA)框架来指导区域种植结构调整,那将非常契合我的研究方向。我特别期待看到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比如滴灌技术的升级换代,或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地表蒸散发并据此进行精准水量调配的实操案例。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不确定性,农业技术的关键作用在于增强系统的韧性。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农业碳汇潜力评估的方法学,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农业领域的碳中和目标,这是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宏大议题,也是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试金石。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透着一股扎实的农业科技范儿,我最近在研究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尤其对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规模化生产很感兴趣。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心里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些关于设施农业和智能灌溉系统的深度解析。比如,它会不会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土壤湿度和养分进行实时监控,并据此优化水肥一体化的策略?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高科技如何与传统农业智慧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堆砌硬件。如果能有关于垂直农场或都市农业的案例分析就更好了,毕竟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创新技术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环境负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提供一些经过验证的、可操作的工程技术细节,比如不同作物在特定气候区下最适宜的能耗模型和环境控制参数。毕竟,真正的创新是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新品种选育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上。在传统的畜牧业中,饲料转化率和抗病性一直是制约效益提升的两大瓶颈。我一直在关注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在提高作物和畜禽生产性能方面的突破。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培育出更能适应气候变化、对常见疫病具有更强抵抗力的新型农业生物,那将是极具价值的内容。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否触及了精准营养调控的前沿研究,比如通过分析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组,定制出最高效的饲料配方,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提高肉质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对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双重提升。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实例,那就更符合我对“关键创新技术”的理解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