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列子臆说(上)》由南怀瑾先生编著。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
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内容简介
《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载有战国以后史事,遣词用句多为秦汉以后用法,且又多与汉晋佛经相参合,因此,后人推断《列子》原书已佚,今本《列子》出自魏晋人之手,既发展了老庄哲学思想,又融会了其他学派的观点。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等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哲理。
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南怀瑾先生不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他更别出心裁地采用倒序的方式,由《说符》篇讲起,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涉猎广阔,见解精深,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
《列子臆说(上)》由南怀瑾先生编著。《列子臆说(上)》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目录
出版说明
上册
第一讲
《列子》这本书
你会说话吗
说符篇
壶子教的第一句话
你和你的影子
好听话难听话
第二讲
另一种影子
谨言慎行
器识神通先知
爱和被爱
精明能干就成功吗
第三讲
存亡废兴的法则
重利轻道的结果
鸡狗禽兽之流
自重自尊
第四讲
列子学射
射击与修身治国
什么人可修道可讲道
你会用人吗
第五讲
技艺与道德
不能接受的赠与
有智慧判断的人
第六讲
学识同遭遇不同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知时知量心灵智慧
会说话的公子
第七讲
会识别窃盗的人
如何消灭盗乱
什么是神道设教
孔子见到一个奇人
奇人说忠信
第八讲
白公请教孔子微言
什么是《春秋》微言大义
诸葛亮的微言
孔子微言禅宗机锋
对谁说微言
孔子再说微言
第九讲
问不孝有三
赵国领导人的忧患
孔子谈忧患
以强示弱而胜的人
幸与不幸的道理
第十讲
有特技的不同遭遇
伯乐说良马天下马
九方皋相马
相马与相人
第十一讲
治身与治国
人生的三种麻烦
孙叔敖的智慧
人在人情在
第十二讲
遇到抢匪怎么办
财多又好客的下场
江湖侠义社会百态
为道德而死的人
为不知己而死的人
第十三讲
实为怨恨而死
杨朱论因果
羊追不回杨朱戚然
仁义的三种解释
杨朱答话
大道多歧而失羊
第十四讲
狗吠缁衣
做善事要小心
幸臣说了高明话
会方法做不到
第十五讲
放生的问题
动植物为谁而生
谁不是乞丐
心理作用的影响
精神专注的结果
第十六讲
杨朱篇
私心的名利
真名利
齐国的两个宰相
真实则无名有名则不真
真假谦让
第十七讲
人生好日子有多少
人生是为了什么
太古人的生活
生命你能自主吗
第十八讲
伯夷与柳下惠的欲望
善乐生善逸身
生前死后的人情
管仲说养生
不可压抑快活自在
第十九讲
死和死后的事
宰相的兄弟们
教化家中子弟
第二十讲
享乐人的人生观
治外与治内
善恶的定义
子贡的财力后代的作风
第二十一讲
江湖豪气风月情怀
是狂人是达人
长生不死可能吗
随遇而安随缘自在
第二十二讲
一毛利天下的问题
为公为私之辩
可怜的大舜
一生忧苦的大禹
第二十三讲
痛苦一生的周公
多灾多难的孔子
生前死后名实不符
浪漫的夏桀放荡的纣王
四圣二凶俱往矣
成大功者不成小
第二十四讲
中国历史有多久
是非成败皆成空
东西方的宗教
人靠智慧而活
第二十五讲
真正的我
四种要求四种惧怕
快乐人的生活
野人献曝是谁
忠义有什么用
生命的现实客位的名利
逸乐与解脱
精彩书摘
器识神通先知
因此他的结论说:“是故圣人见出以知人”,这个圣人是代号,指有智慧、有道德、有高度修养的人。“见”就是眼光,儒家的文化是用“器识”表达,一个知识分子有见解,有远大的眼光,就是有器识。所以古人说“先器识,后文艺”,有器识,然后才养成雄伟的气魄。不过,这一句有人也倒过来用。现在我们讲到“见”,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某人的行为及言语,就可以判断他的结果了。由“出”已经知道“入”是什么了,“出”、“人”两个是相对的,就是一进一出。所以有远见的人,由一个动因就晓得后果了。
青年人常问,未来的时代,将来的变化会怎么样?你要懂历史的演变,知道过去就知道未来,所以“观往以知来”,完全是智慧的成就,神通是智慧的成就。“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先知就是神通,原理就是这样。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另外一件事情了,佛家把预知的能力翻译为神通,刚才讲到《圣经》,基督教不能用神通,只好用“先知”。“先知的预言”,这个“先知”的名词是哪里来的呢?是从《列子》里头抄出来的,“先知”的出典就在这里。
爱和被爱
“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
“度在身,稽在人”,什么叫做度?中国有三个字,度、量、衡,过去政府有度量衡局。度就是尺码,譬如一英尺,一公尺,这个是度。一斗啊,一升啊,这个是量。衡就是秤,天平,一斤啊,一两啊,那个是衡。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度量衡每一代都不统一。汉唐的制度,一直到明清都有问题,而且各地方的制度不同。譬如我们现在去买菜,还要问是台斤还是公斤,对不对?台湾几百年来习惯用的是台斤,它的秤同公斤不同。我们现在是根据西方文化,所谓的公斤、公尺,从英国人开始,大家照这个尺码,公认统一使用。这个度讲尺度,一个人有多高?多重?就是“度在身”。
“稽在人”,稽就是稽核,考察你,研究一下你究竟有多高。六尺啊,六尺半,这是别人的看法。你的高矮胖瘦长短,是别人看到比较来的。所以比较人的高度在于别人,这是讲一个人的形体。同样一个哲学的原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讲话做事,都看在别人眼里。所以我们有时候想想也蛮痛苦的,人活着很多事情不是为自己做,是做给人家看的。在家中要做到家人喜欢,在社会做到大家叫好。像穿一件衣服,本来是爱怎么穿就怎么穿,可是事实上穿衣服就是给人家看的,所以买衣服时在镜子前比来比去,研究心理,不是自己觉得好就对了,还要别人看到好才对,因为“度在身,稽在人”。人到了高位的时候,在公司里升个科长,薪水加一点,旁边的同事都冷眼在看你,即使当一个董事长,也是一样。
我们看历史上一个经验。南宋的时候,贾似道上来当宰相,朋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劝君高举擎天手,多少旁人冷眼看。”你好好地干,尤其是当了宰相,一只手要把天撑住不倒下来,别人歪起眼睛坐在那里,专门在批评,在看你。地位越高,所有箭头都会针对你而来的。所以人生要想过得舒服,要不出名,谁也不认识你,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有一点知名度,大家都了解你、认识你,那是最痛苦的人。因为他变成所有箭头的目标,有一点缺点,万人都看到,就完了。他如果不出名,也没有地位,他可以在地上打滚、睡大觉,谁也不看他啊!这是道家的思想,所以告诉我们“度在身,稽在人”。
“人爱我,我必爱之”,这是当然的道理,相反的,《列子》又说,你要大家对你好,你问自己对别人怎么样?你对别人都是冷眼相看,要别人热眼看你,也做不到。所以“人恶我,我必恶之”,这是当然的因果关系。
说了这个原理,下面说一个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汤武爱天下,故王”,商汤、周武王,他们爱天下,所以称王天下。我们晓得爱天下是爱得很大,拿现在工商业的观念来看,汤武是做大生意的,投资下去,赚了一个天下国家,后代称王几百年,因为他们爱的是天下。不像我们爱的就是十块、二十块,在那里拼命争,加薪加了五百,爱的就是这一点点,他的价值永远就是五百块。人家汤武爱的是天下,你五百美金、五千万美金,他们也不看在眼里,所以“汤武爱天下,故王”。
夏桀、殷纣,这两个古代暴虐的王,因“恶天下,故亡”。我们大家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发过财,躺在那里想象,假定发了财,天天吃麻婆豆腐一定很痛快。那个吃惯了麻婆豆腐的人,说那算什么!有钱的人,做大生意的人,听到总经理报告今天又赚了一千万时,只淡淡地说,哦!知道了,等于我们口袋里多了十块钱,念头都没有动过,不在乎了。而且越搞久了,对于这种东西觉得讨厌得很,很烦,必须要另外找别的刺激。
不过,没有到那个地位的人,总是梦想那个地位了不起。我们在座的青年心里一定想,将来发了财当上董事长,一定要买部最好的私家车,开到这里来上课。私家汽车坐惯的人反而讨厌它,停车又找不到位置,到处都是麻烦,干脆走路好,这就是人类的心理。所以你懂了这个心理,自己真经过富贵,什么都享受过了,然后才能把这本《列子》真读懂。所以古人用字非常有道理,“汤武爱天下,故王”,不是爱天下老百姓哦!他们的欲望就是爱这个天下。每个人欲望不同,有些读书人,你叫他爱天下,他没有这个气魄;问他要不要写一篇文章,明天电视台给播出来,他立刻说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去写,他爱的是这个虚名。
桀、纣是亡国的皇帝,因“恶天下,故亡”。的确你读懂了历史,看到有许多皇帝,像明朝的几个皇帝,生来就当皇帝,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看公文啊,烦透了,你们去办好了,你们去批好了,他们看都懒得看,结果当然完了,这个道理是“此所稽也”。上面讲到“度在身,稽在人”,稽就是一个成果的考核,是别人客观的考核。所以我们写历史、读历史是客观地读,历史上的那个主角是主观的,那个是“度在身”,我们现在来研究历史,来了解古人,了解未来,这个是稽核,“此所稽也”。
……
前言/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多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回到故国,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南怀瑾先生曾于一九八二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授《列子》,二○○九年在江苏庙港太湖大学堂补讲所余最后半篇,后经弟子友人整理而成《列子臆说》三册。今经南先生独家授权,由我社首次出版横排简体字本,以飨广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
作为道家的重要典籍,《列子》今存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有许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等等,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那位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哲学态度。
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南怀瑾先生不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他认为《列子》的故事看似独立,实则上至治国、下至为人处世皆成体系,都由人生的经验而来,启发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因而他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强调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道。鉴于《列子》首篇《天瑞》涉及宇宙观,较难理解,他别出心裁地采用倒序的方式,由《说符》篇讲起,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涉猎广阔,见解精深,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和看法,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
南先生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认为中国文化的真谛是仁爱慈悲,虽未穿宗教的外衣,却包含了所有宗教的关怀。数十年来,他坚持不懈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足以为现代人所理解、接受和学习的智慧,声称,我们读古书不是为了钻进古老的天地躲起来享受,而是为了建立新的文明,并且要了解如何发展未来。因而在本书中,他依然坚持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历来颇受非议的杨朱哲学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认为杨朱的思想通于道家的自然之道,其所谓生死、名利、富贵皆如浮云,提倡及时行乐、“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本质上是正视生命的意义,提倡不做无意义的牺牲,要求对社会天下国家有实在的贡献;但因他过于强调自由主义,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这种目标。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和太湖大学堂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将陆续推出“太湖大学堂”系列的南怀瑾先生作品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说。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一○年十一月
南怀瑾作品集1 列子臆说(上)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南怀瑾作品集1 列子臆说(上)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