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管理者的正确修炼之路,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对MBA的反思MBA教育能够给你什么,不能给你什么,告诉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该怎么修炼。
内容简介
明茨伯格教授提出了管理教育创新的重要建议,并以IMPM实践中的成果来佐证,尤其强调书本概念与自身管理经验相互验证、相互支持的反躬自省,并由此创造了很多把管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式。《明茨伯格管理经典丛书:管理者而非MBA(珍藏版)》试图对明茨伯格的这些管理教育思想进行一次全面介绍和评价,使人们充分了解未来管理教育模式的理念和方法。
作者简介
亨利·明茨伯格,当今世界上*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埃克斯-马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等学校担任访问学者。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佳文章“麦肯锡奖”。他*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其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总序 明茨伯格的背影
译者序 管理教育,何去何从
推荐序一 mba是什么
推荐序二 从批判到建设
作者序
导言
第一部分 mba之非
第1章 错误的人
第2章 错误的方式
第3章 错误的后果之一一教育过程的堕落
第4章 错误的后果之二一管理实践的堕落
第5章 错误的后果之三一公司组织的堕落
第6章 错误的后果之四一社会制度的堕落
第7章 新的mba模式吗
第二部分 培养管理者
第8章 实践中的管理开发
第9章 发展管理教育
第10章 培养管理者之一impm项目
第11章 培养管理者之二五种心模
第12章 培养管理者之三在岗位上学习
第13章 培养管理者之四学习的影响
第14章 培养管理者之五革新的扩散
第15章 发展真正的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关于作者
精彩书摘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它们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初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然后他们就会被推到一群满腹狐疑的公众面前,在他们获准单独操作之前,至少先充当实习生或者被口试者的角色。 领导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如果问任何一个社会能自然地提供些什么,恐怕除了天生的领导者,别无他物。领导和管理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能够从“做”和“为”中抽象出来的技术。教育无法将生活经验灌入一个具备天赋的“容器”里,就算是具有领导潜力的容器也不行。但是,它可以帮助一个已经充满了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容器塑造形状。 换句话说,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不啻于试图向一个从没见过其他人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的默契。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管理经验的人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糟糕的是,这是对管理本身的一种贬低。 管理实践 如果管理是一门科学或是一门专业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传授给毫无经验的人。然而它二者皆非。 管理不是科学科学是要通过研究来发展系统性知识的。管理的目的多半不在于此。管理甚至不是一门应用科学(那毕竟还是科学的一种)。管理的确是对科学的应用:管理者必须运用他们从科学领域和其他领域中得到的一切知识。但是管理更多时候是一种艺术,建立在“眼光”、“远见”、“直觉”的基础之上。(彼得·德鲁克1954年曾经写道“‘直觉’管理者的日子屈指可数了”(93)。而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仍在数着这样的日子。)而绝大多数管理是一种技巧或者叫手艺,就是说它靠的是经验——在岗位上的学习。这意味着为了思考而行动和为了行动而思考是同样重要的。 把大量的技巧、一定程度的艺术和一些科学放在一起,你就会获得一份终归属于实践性质的工作。对于管理而言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唯一最优解;它是完全视情况而定的。 这样一来,只有当艺术、技巧和科学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出现有效的管理。但是,在一间装满了毫无管理经验的学生的教室里,它们是没有机会相互结合的——因为人们无事可做。林达·希尔(LindaHill)在她关于造就管理者的书中写过(1992),人们“在了解需要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之前,就已经不得不采取管理者的行动了”(67)。换句话说,没有经验,技巧就没有空间:没有经验的学生绝对无法理解实践。至于艺术,在传统MBA项目的教室里,没有任何东西妨碍它被人们讨论,甚至仰慕。不过,由于学生们在经验上的缺乏,他们无法真正欣赏它。他们只能像艺术外行一样旁观——观察着它,却不知道它从何而来。 剩下的就是科学,传统MBA教育多半是与它相关的,至少是以分析的方式。因此,正如我们将在第2章中讨论的那样,传统的MBA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留下的印象是管理就是分析,特别是进行系统性决策和阐述审慎的战略。我在第3章里提出,这对于管理而言是一种狭隘的、最终扭曲了的看法,它会导致实践中出现两种机能失调的风格:定量计算(过度分析)和英雄主义(假装的艺术)。它们之后会和一种更侧重经验基础的风格变得格格不入,这种风格被称做参与——沉静无言而息息相关,积极介入而鼓舞人心。 管理不是专业有人曾经指出工程学同样不是一种科学,或者一种应用科学,它更多的是一种独立的实践过程(Lewin1979)。然而工程学的确会运用大量的科学原理,它们经过了整理和对有效性的验证。因此它可以被称做一门专业,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实践之前和情境之外被人传授。从某种意义上讲,桥梁就是桥梁,或者至少钢材就是钢材,即使它们的用途是适应当前的环境。医药学亦是如此:许多病症可以被整理成标准的综合症状,通过特定的技术加以治疗。但是管理却不能这么说(Whitley1995:92)。管理实践很少被人们编辑整理,更不用说验证其有效性了。因此管理学不能被称做一门专业,或是被当成一门专业来传授。
前言/序言
最早接触明茨伯格,是在通用的管理学教科书上读到他的管理者角色理论,大概是在1990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本科生学管理,因为没有实践经验,其实读什么也都是过眼烟云,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1999年我到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读博士时,因为明茨伯格长期担任这所学校的访问教授,我才开始注意认真学习明茨伯格的各种管理理论。那时,他待在INSEAD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印象中,学校里挂着他名字的办公室的门,大多数时候都是锁着的。 初见到明茨伯格是一次他给新来的MBA做晚间讲座的时候。那时他的《管理者而非MBA》尚未出版,但他反思MBA的教育方法已经有很多年了。在座的都是MBA,所以,明茨伯格那些批评MBA的话相当于是“当着秃子的面,非要说亮”,MBA也不示弱,双方唇枪舌箭,妙语连珠。当时的印象是明茨伯格批评问题很尖锐,很严厉,非常不留情面。 参加了INSEAD的国际实践管理教育(IMPM)的项目小组后,我与明茨伯格的接触逐渐多起来,慢慢发现,生活中的他其实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一点管理大师的架子都没有,用我的话来说,是一个“terriblyniceguy”。同时我还发现西方国家很多优秀学者都像孩子一样单纯,所谓的“赤子之心”也不过如此吧,我想这应该与西方成熟的科研体制有关。 谈起管理,西方有两个圈子,一个是学术界,一个是大众界,虽然鸡犬之声相闻,却是老死不相往来。例如,这些年大家耳熟能详的德鲁克、柯林斯、彼德·圣吉等人其实都属于大众界,而学术界的大师如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马奇,估计大多数人也是闻所末闻。而明茨伯格是极少数能够两条战线同时作战的人。我想,这应该与他极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真正把文章写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有关。我曾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告诉我,秘诀很简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一篇几千字的小文章,他往往也要改上一两星期。也许世上确实有那种传说中的下笔万言、倚马可待的才子型写手,但很明显,明茨伯格不属于这种类型。
明茨伯格管理经典丛书:管理者而非MBA(珍藏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明茨伯格管理经典丛书:管理者而非MBA(珍藏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朋友介绍的 还没来得及看呢
评分
☆☆☆☆☆
这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讲解了管理的独到之处
评分
☆☆☆☆☆
很好 送货很快 书还没看
评分
☆☆☆☆☆
明茨伯格在这本书里把批判性思维用于对管理学教育的反思,很有思想性,买了两本,一本自己看,一本送人了,这是买的第二本。
评分
☆☆☆☆☆
朋友买的,还不错。。。。
评分
☆☆☆☆☆
内容不错 通俗易懂
评分
☆☆☆☆☆
这本书是帮别人买的,据说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工商管理教育在什么地方做错了,而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管理人才。第二部分是书的精华,讲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第三部分介绍在作者倡导下在麦吉尔大学创立的一个课程。但是第二部分的精华很理论,看不懂啊。。。。
评分
☆☆☆☆☆
书质量很好,今后会经常光顾京东。2
评分
☆☆☆☆☆
书很ok ,正在看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