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3

商品介绍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0462
商品编码:10347084867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1988年梁漱溟卧病时接受台湾《远见》的尹萍女士采访:

尹女士:梁老愿不愿对台湾青年说几句话?

梁老: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

尹女士:梁老对中国的未来有何期望?

梁老:要顺应时代潮流。

1、梁漱溟先生尘封七十年遗稿首次呈现,理解中国的珍贵读本!

2、梁漱溟先生长子梁培宽先生亲自整理编辑,并作序推荐,三分之二为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精装新版隆重推出。

3、《中国文化的命运》全书分为“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引外国的长处”3辑共47篇文章,精短凝炼,层层解剖国民性、文化病症、道德与宗教、民族精神、人权自由、社会构造与制度、人生态度等关键问题,一针见血。

4、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精彩解析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今人庸论。

5、中国文化的命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梁漱溟先生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思考发人深省:未来,中国文化究竟要走向何方?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命运》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有关中国文化及其精神的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diyi次呈现给读者。本书主要围绕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展开,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梁先生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今人庸论。本书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尤为有价值的读本。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精彩书评

我认为就算再过一百年,梁先生仍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单单因为他独特的思想,而且因为他表里如一的人格。与许多20世纪的儒家信徒相比较,他更接近传统的儒者,确实地在生活中实践他的思想,而非仅仅在学院中高谈。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实现对儒家和中国文化的理想,就这点而言,他永远都是稀少的。

——艾恺


梁先生的人生有点像个圣人,圣人悲悯持世,进而止不住要救世,总想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来改善这个社会。一般的读书人安于书斋,只满足于笔下风云,多徘徊于砚中风韵。从这个意义来讲,梁先生有些类似于甘地这样的圣者,通过自己的不断奔走感化大地,于改造人生与社会中践履一己的感悟。

——许章润

目录

“注意中国传统文化” “顺应时代潮流” (代序)

diyi辑 中国文化之精神

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二 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

三 中西学术之不同

四 中国人则怎样

五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六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七 宗教在中国

八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九 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十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十一 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十二 中国文化五大病

十三 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

第二辑 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

一 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

二 近代西洋社会生活

三 zui近潮流之转换

四 对照来看中国社会

五 试解释其所以然

六 文化之形成和变迁

七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八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

九 基督教的精神

十 集团生活之血底锻炼

十一 欧洲中世社会

十二 基尔特制度

十三 城市自主

十四 何谓集团生活

十五 中国之缺乏于此

十六 中国民族性的缺点

十七 中西社会构造不同

十八 伦理本位底社会

十九 职业分途底社会

二十 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

二十一 人生态度之特点

二十二 zui大之偏失

二十三 人生第二态度

第三辑 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

一 中西文化长短之比较

二 西洋文化的长处在人对物

三 何谓民主

四 中国人究竟缺乏什么

五 西洋人团体生活之发展及转变

六 今天世界文化之三大类型

七 中国何故无民主

八 世界今后文化之新趋势

九 中国民族精神两特点

十 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

十一 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精彩书摘

中国人究竟缺乏什么

中国人缺乏民主精神吗?不见得。中国古训讲“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承认旁人之精神,何等明白?还有中国zui讲礼让,其一种尊重旁人之精神,充分可见。既然有此一根本点,则其余四点,相随而来,尤其富有第三点“讲理”之精神,俗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即其明证。

然而“民主”何以现在竟为一新鲜之物呢?我的回答是:中国人虽不缺乏民主精神,但他自古缺乏集团生活。集团生活,家族生活,同为zui早人群所固有,但西洋人则偏趋于集团生活之路,中国人则偏趋于家族生活之路。由于缺乏集团生活,故缺乏团体内开会取决多数之习惯——民主之第四点。由于缺乏集团生活,故缺乏团体不干涉个人自由之习惯——民主之第五点。换言之,中国所zui缺乏者,是“政治的民主”。今天感觉新鲜者,亦只是“政治的民主”而已。乃至在政治民主上,民有,民治,民享三原则,中国亦只缺乏民治(by the people)制度而已。关于此层,梁任公先生《先秦政治思想史》里面说得很明白,关于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一层,在我的《中国文化要义》一书里,言之甚详。这里只说几句。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显然可见有下列四大短处:

diyi是缺乏法治精神:亦即事事不按照法律来办,执法的精神不够,而且很容易徇情。外国人则比较守法,这就为外国人平素过集团生活,凡事在团体内,都一律办理,不能通融。团体人多时,非此不可。但在家庭之中,则一切情形,就要两样。有老,有壮,有少,有男,有女,有亲疏,远近,种种不同,应该要分别办。

第二是缺乏纪律习惯:所谓纪律习惯,是在人多的时候,能够有条理,有次序,并不因人多而紊乱,尽管人多,行动起来,还能敏捷,迅速,这就完全靠的是纪律。例如火车站,汽车站,电影场的卖票,在西洋人,凡是遇到这种事情,都要买票,依次办理,没有争先恐后的情形,中国人则不会有很好的秩序,这就是纪律的习惯没有养成。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南京国民政府,召集第二次内政会议,出席者除各省民政处(厅)长外,还邀请各界专家,在会上讨论到如何开乡镇保民大会等情形。当时,江西省主席兼民政厅长熊式辉就说:“不必要开什么乡镇保民大会,会决开不好的。”晏阳初先生也是被邀请的一个,马上立起来说:“我知道你们那里开会是开不好,因为你们没有办平民教育。”熊式辉又说:“不只我们江西人开会开不好,就如我们中央委员开会,也都开不好。”习惯之养成在平素,非短期教育所能为功,中国人,虽大学毕业者,一样开会开不好,这就是缺乏纪律习惯和组织能力。

第三是缺乏组织能力:晏阳初先生曾对我说过,有一个美国人向他说:“一个中国人是聪明的,两个中国人就蠢笨了。”这是说明中国zui缺乏组织与合作。河南胡石青先生,曾遍游全球大陆,到过很多国家,见闻极广。他回国来述说他见闻的结论:“华侨的天份高,日本人及当地土人,逐处都赶不上,中国人行行都出色,虽强盗乞丐,亦为外国人所不及,在墨西哥,就有一华盗,非常出名。惟华侨,勿论作甚么,都是他个人本领的表现,而不是组织的能力,不能群策群力。”所以在华侨自身无组织,政府不知保护的情形下,中国人常常仍受日本人与土人的欺负。何谓组织能力呢?组织能力是比纪律习惯更高的能力。习惯是可以被动的养成,如训练壮丁,可以把他们训练得有纪律,但还不能训练到使其有组织。组织是大家合拢起来,每一个人都不卑不亢,很耐烦的商量办事;商量之后,能够有所决定,而且痛快的执行,这是为中国人所zui不易见的。中国人有两偏,一是我作主,一切听我的;一是听人作主,自己甘于被动;zui难得是不卑不亢,大家合拢来商量办事。譬如“五四”运动,其时我正在北大教书,当时学生运动,是很有名的,但学生会就组织不好,表面学生会轰轰烈烈,但里面有一个现象,就是其中热心者,可以废寝忘食,这就是大家都让他作主的时候,一旦他的主张遇到阻碍,大家不听他的,马上就消极得一切不管,这就是缺乏组织能力的证明。

从前在邹平,我的一个朋友作实验县长,他跟我说:“中国人,真是没有办法。我有时下乡,看到地方应该要办的事,就集合当地民众,叫他们来商量,但总是商量不拢。末了只得由我从他们的几个意见中,采取一个办法,但办起来,很不痛快,因为那些意见未被采取的人,消极抵制之故。后来旁人告诉我说,当初不应该要他们商量,干脆叫他们办就好了。”这就是中国人缺乏组织能力。这种耐烦商量的能力,互相让步的雅量,是团体中作一份子所必要者。既不是作皇帝,亦不是作顺民。有一个人说一句刻薄话说:“中国人不是作皇帝,就是作顺民。”其实中国人,都是皇帝,也都是顺民。当他在家里关起门来就是皇帝,出了门非常容易驯服妥协,岂不是一个顺民?总之,刚好不能够有组织能力,不能作民主团体生活中的一个人。

第四是缺乏公共观念:如合作社社员,对于合作社,政党党员对于政党,地方人对于本地方,国民对于国家,这些都是公共观念。大体上说,集会结社之事,在中国从前本来很少,所以对于团体观念,中国人比较缺乏。五十年前,梁任公先生提倡维新,著有《新民说》一书,他说:“中国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zui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中国人过去太重私德,缺乏公德,父慈子孝,都不外乎是私德,但如何为公共服务,就不讲求。反之西洋却处处是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信出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