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录

读画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周亮工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80735348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4212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历代书学画论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画论经秦汉到西晋的萌芽,于东晋、南北朝蔚然独立,历唐、宋、元的繁荣,至明清二代,重在传承总结,集其大成。这一时期,文人画大盛,称为文人者,即便不长于书画实践,也大多知画懂画,故画论著述数量最丰,几占中国画论著作十之七八。《中国古代书学画论丛书》首期选择了十部画论,稍加注解,配发彩图,以助解读。这十部画论,论影响深远,则董其昌《画旨》力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观点鲜明,导引了其后三百年中国画的风格走向。论体系完备,则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十八章的篇幅,丰富的内容,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理论的集大成者。论精深高妙,恽寿平出身文化世家,又历明清鼎革,以少年追随父兄参加抗清斗争,后知时世难移,寄情书画,所作《南田画跋》文字隽永,意旨深奥,细细品味,意趣无穷。而同为题画之作,金农的《冬心题画记》则妙在情趣,灵性横溢,读来令人莞尔生笑。也是“扬州八怪”主将的郑燮,作画几乎无画不题,其《板桥题画》或诗或文,更为让人称绝的是,郑板桥以其八分半书题画,如乱石铺街,错落于毛竹之间,诗书画有机结合,别有佳趣;王原祁《雨窗漫笔》、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于画理的阐述、技法的传授颇有精义,钱社《松壶画忆》、周亮工《读画录》重在记录过眼书画,并时有精辟的品评。若总而言之,则以上诸方面,于各书均有体现,无非侧重不同,特点自在。

目录

总序
栎园《读画录》浅识
序一
序二
序三
读画录卷一
读画录卷二
读画录卷三
读画录卷四

精彩书摘

栎园《读画录》浅识
三、传画史·述画论
由前文所及,其实我们大致已知《读画录》不仅是画史文献,也是一部份量颇重的画论著作。秦祖永在《桐阴论画》序中甚至将其与《画品录》等相提并论,说“若谢赫之《画品录》、张彦远之《名画录》、郭若虚之《图画见闻志》、米南宫之《画史》、周亮工之《读画录》,论断精确,各成一家言。”石溪在赠与周亮工的一幅《山水图》上也题云:“今栎园居土,为当代第一流人物,乃鉴赏之大方家。”栎园在书中史、论结合,对画家介绍和作品品题时,中肯之论迭出,给人以诸多启示。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征引故实,曲线表达其文人画的艺术创作观、鉴赏观。如,“李君实”(李日华)条中,有载其论画句“……大都古人不可及处,全在灵明洒脱,不挂一丝,而义理融通,备有万妙,断断非尘襟俗韵所能摹肖而得者。以此知吾辈学问,当一意以充拓心胸为主。”周亮工“极服先生议论”,明确表示认可。叙述陈章侯(洪绶)摹龙眠七十二贤石刻过程时,说其初出以示人,别人日“似矣”,则喜;复摹再出以示人,别人日“不似矣”,则更喜。周亮工极赞赏其数摹而变其法。在“董文敏”条中,通过旁人之口,说明“不读书人,不足与言画”。另有如载张稚恭语“东坡论画:谓笔略到而意已俱。观涉江画,即笔不到处,意已先矣。”又有像“君到打发不开处,始思吾言;世间生死大事,以及文章经济,到绝顶处,只是打发得开耳”的画理玄思,等等。显然,周亮工的画学思想基本沿袭了元明以来文人画的理路,近似于董其昌所提“南北宗论”。在此观念下,所尊崇的是所谓南宗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作画不求形似,讲求笔墨格调和诗书画印结合;也即钱选所谓的“戾家画”。绘画主体是和“行家”相对的非职业画家,即“士夫”。他们饱读诗书,仕途不畅,因此寄情书画,聊写胸中逸气,作画追求意趣气韵,追求画面的书卷气和文化味,盖与《读画录》中评画所及“净笔”、“寒气”、“爽气”等词的蕴意相类。书中所载之人,可以说基本都是“读书人”(即“士人衲子”),他们的作品也基本属于文人画一路。栎园老人的艺术观和欣赏旨趣由此可见一斑。在字里行间也可以清晰地发现周亮工对画家融汇变法、画出己意的重视。同时,也不像董其昌一样简单地去贬抑浙派的绘画风格,而主张和赞赏兼收并蓄。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的丛书,装帧简单朴实很顺眼

评分

利用《说文》考释甲骨文金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较法”,即通过已识字和未识字的字形对比来考释古文字。宋人释读金文就是从“比较法”开始的。“因为周代的铜器文字和小篆相近,所以宋人所释的文字,普通一些的,大致不差,这种最简易的对照,就是古文字学的起点。一直到现在,我们遇见一个新发现的古文字,第一步就得查《说文》,差不多是一定的手续。”(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165至166页,齐鲁书社1981年版)

评分

“比较法”在运用过程中被逐步发展完善,一开始只是笼统粗略地对照未识字和已识字的字形,以后认识到应该从文字可以分解为偏旁的角度去进行字形的分析比较。这种偏旁的比较不仅使字形的对比变得精密合理,而且在释读古文字时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的作用。如果要进行“偏旁分析”,就必须熟悉小篆的形体结构,就必须熟悉《说文》,因为《说文》的旨趣就在于“说文”、“解字”,即一方面阐述每个独体字的字形的含义,一方面解析每个合体字的构成情况,指明合体字由哪些偏旁构成,以及第个偏旁在记录语词汇的音和义中起什么作用。

评分

好书啊,喜欢印刷不错

评分

果您发表的评价内容与本书无关,该评价将被删除。

评分

您的评价通过审核后可以获得一定积分

评分

印刷装帧都很不错,价格稍微贵了点,活动时候入手的

评分

中国画论经秦汉到西晋的萌芽,于东晋、南北朝蔚然独立,历唐、宋、元的繁荣,至明清二代,重在传承总结,集其大成。这一时期,文人画大盛,称为文人者,即便不长于书画实践,也大多知画懂画,故画论著述数量最丰,几占中国画论著作十之七八。《中国古代书学画论丛书》首期选择了十部画论,稍加注解,配发彩图,以助解读。这十部画论,论影响深远,则董其昌《画旨》力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观点鲜明,导引了其后三百年中国画的风格走向。论体系完备,则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十八章的篇幅,丰富的内容,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理论的集大成者。论精深高妙,恽寿平出身文化世家,又历明清鼎革,以少年追随父兄参加抗清斗争,后知时世难移,寄情书画,所作《南田画跋》文字隽永,意旨深奥,细细品味,意趣无穷。而同为题画之作,金农的《冬心题画记》则妙在情趣,灵性横溢,读来令人莞尔生笑。也是“扬州八怪”主将的郑燮,作画几乎无画不题,其《板桥题画》或诗或文,更为让人称绝的是,郑板桥以其八分半书题画,如乱石铺街,错落于毛竹之间,诗书画有机结合,别有佳趣;王原祁《雨窗漫笔》、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于画理的阐述、技法的传授颇有精义,钱社《松壶画忆》、周亮工《读画录》重在记录过眼书画,并时有精辟的品评。若总而言之,则以上诸方面,于各书均有体现,无非侧重不同,特点自在。

评分

书皮脏的一塌糊涂,希望下次别这样对待顾客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