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方的历史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下半期已经经历了根本的变化,足以让我们将之称之为一个后现代的阶段。在全球化与资讯化的时代,人们生活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所有传统社会与文化中,包括古典的希腊罗马文化、犹太-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统文化和儒学与理学的文化,都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等级制与父权制。虽然从启蒙运动以来一直有强调平等的声音,但反映这些特征的阶级、种族和性别的压迫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历史观念,都是到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时代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或者被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所取代。尽管以前的思想与文化方式仍然存在,但我们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与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一直统治世界其它地区(包括中国)的现代西方相比,已经有了根本的不同。我在上面已经对伯克区别西方与非西方世界的历史观念的说法作了修正。
目录
邓门从师杂忆(代前言)
一、宋代的粮食贸易
二、论宋代折钱租与钱租的性质
三、试论宋代纸币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
四、宋朝的酒法与国家财政
五、宋代的朝廷钱物及其贮存的诸库务
六、宋代的上供正赋
七、宋代民匠差雇制度述略
八、走向自觉——近百年宋代财政史研究回顾与反思
九、唐宋家族制度嬗变原因试析
十、宋代明州楼氏家族研究
十一、宋代陈希亮家族及其迁徙考
十二、中国9到13世纪社会识字率提高的几个问题
十三、形式的背后:两宋劝农制度的历史分析
十四、宋代技术官制度述略
十五、沈括事迹献疑六则
十六、大觉国师入宋求法史事杂考
十七、书生睿智、遗世绝唱
十八、“唯灵是信”的历史表象
引书简称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其一,它决定了农业余粮输出的细碎性。这就是说,每户小农每一次投入市场的粮食数量不可能过多。所以尽管某些地区粮产颇高,初级市场的米盐交易表面很是繁忙,但其所能聚集的商品粮是有限的。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各地区商品粮输出的广泛性。任何农业生产区,无例外地都会有一定的商品粮输出,不管它的输出量如何,或者其输出所影响的范围有多大。我们在观察宋代粮食商品化问题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一特性。
宋代由于大土地私人占有制与租佃制的发展,农产品也大量地以地租的形态集中在地主的手中,因此地主出于种种需要而出售租米是商品粮的重要来源。地主出售租米,当然不会仅以步担或斗升计,即一般不存在前述小农出售余粮的细碎性,但仍然具有地域上的普遍性。
不应忽视,除生产经营方式之外,某种产品的商品化还必然受到其他各种与之密切联系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分析宋代粮食贸易问题时尤其应该注意的,就是宋代各地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运输条件以及粮食消费市场构成的有关特点。
粮食属民生用品,消耗量大,粮食的运销须以廉价的运输为先决条件才有可能赢利。宋代运粮有陆运与水运之别。陆运成本极高,依靠陆运是不可能发展较大规模的粮食贸易的。宋代商人贩粮主要依靠水运,不过水运的成本也不低,北宋每年从东南六路运粮北上京师开封,费用就十分惊人。据端拱二年(989)国子博士李觉的说法,当时东南漕粮每石运费不啻三百钱,侵耗损折等复在其外,若总计运粮工脚,不减五百钱,是则每石运费就超过了东南每石的粮价。 ……
前言/序言
作者按:此文原载《仰止集——纪念邓广铭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书,适以代作本书前言,在交待师门所出之余,主要因为本书学术基础,大致不出先师教导的精神,文中所强调的几个要点,比较贴切地反映了全书主题与立论的倾向。故形式虽或略有别样,文意自以为合适。
1985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从师于邓广铭恭三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自此至1988年秋季毕业,我得以奉侍先生左右,日聆师训。三年的耳提面命,使我从一个对史学只有一知半解的年轻学生,成了真正走进史学大门,基本能从事独立研究的史学工作者。邓门从师三年,是我就学经历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今天回想起来,先生教导学生之循循善诱、德业兼及的一些细节,还历历在目。
早在进北大前,就耳闻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因此,我初人先生之门时,心理上可以说真正是既敬且畏。但没过多久,“敬”之心与日俱增,而“畏”之情则日渐消失。因为先生所严唯在治学,其他方面,则十分和蔼可亲。说起先生的严格,当时我们几个学生心中有一件事十分明白,撰写学术论文,诸如论题不当、逻辑混乱、文理欠通、史料有误等等差错,这一切都会招来先生毫不留情的批评,绝不可能通融过关。
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意象与现实:宋代城市等级刍议》,《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第34-41页
评分
☆☆☆☆☆
很赞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作者按:此文原载《仰止集——纪念邓广铭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书,适以代作本书前言,在交待师门所出之余,主要因为本书学术基础,大致不出先师教导的精神,文中所强调的几个要点,比较贴切地反映了全书主题与立论的倾向。故形式虽或略有别样,文意自以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