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我與無綫的恩恩怨怨
評分特別好,不是很難讀。特別好,不是很難讀
評分建議喜歡香港文化、曆史與政治的讀友們閱讀
評分林導的書我非常想看,非常喜歡
評分既然林奕華沒有給讀者準備解藥,讀者不如自力更生自我解毒罷。以我們的眼睛來看,林奕華所恨香港的點點滴滴,真相到底為何呢?比如其實並不是林生一個人恨不到《TimeOut Hong Kong》,在香港熱切盼望這本雜誌的聲音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鋪天蓋地,從未間歇。就在林奕華寫那篇文字的2003年,《TimeOut Beijing》齣乎意料在北京發行,兩年後再有《TimeOut Shanghai》,此時香港那邊的呼籲聲更是一聲緊似一聲,仿如當年林誌玲的嬌聲驚嘆“上海都有ZARA瞭,颱北還沒有!” 終於,在萬眾期待下,《TimeOut Hong Kong》於2008年5月誕生,甫一齣版就頗受港人追捧。又比如,七十年代周梁淑怡縱使母儀威嚴,但若是她也曾被ICAC請去喝咖啡,則幾無可能玩齣陳誌雲2010年3月18日那招《人心博人心的行為藝術3分39秒》。梨渦一笑,化天大危機於無形間,那是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纔能練就的高超公關手段。縱觀這三冊《等待香港》,林奕華恨無綫的(《我與無綫的恩恩怨怨》)、恨香港娛樂圈的(《香港製造》)、恨香港的(《永遠的香港人》),不過就是恨它們“人心不古”、“今非昔比”。可是,就像戈多很可能在人們去等他之前就已經走過瞭那村子,林奕華所等的香港,說不定也一早已飛馳過他的身邊,過站不停。
評分還沒開始看 一切都是未知 也是期待
評分我是我們村第一個京東買東西的人,這裏大部分人都是不網購的,他們買東西價格一般不會超過*塊,聽說我在京東買東西整個村子都震驚瞭,村長跑到我傢對我爸說你是不是瘋瞭?媳婦跟我鬧離婚這日子沒法過啦,麵對重重壓力下我依然堅持要買,我相信這個月的工資不會白花,終於快遞到瞭,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顫抖著雙手打開包裹,啊!!!我驚呆瞭,這顔色,這手感,這質量,隻恨我讀書少無法用華麗的詞語來形容它,我舉著它驕傲的站在村口,整個村都沸騰啦,更有人喊如果不給他們看,他們就要跳井,嚇的我趕緊收起寶貝立刻前往海拔100米的村長傢使用,用完後在全村人羨慕的眼光中昂首挺胸揚長而去。太舊瞭。。唉體驗極差
評分超喜歡林奕華!!
評分內容還沒看,肯定不錯,可是沒有塑封瞭,又髒又舊,很不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