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是在“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成果曾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通过案例分析了教育输入方和教育输出方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进行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并详细介绍了美国教育认证体制及具体方法;在了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上海为例介绍了行政部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可贵探索;借鉴国外经验并立足我国现状,系统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宏观框架,并深入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证体系、质量标准;以上海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实践为案例,全面介绍具体制度建设、程序设置、实施办法以及经验与成效,进而就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建议和努力的方向。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的显著特点,值得教育管理者、中外合作办学者、教育评估研究人员及专家阅读和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论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与跨境教育质量保障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与跨境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二、跨境教育形式与发展现状
三、中外合作办学与跨境教育
第二节 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视野下的中外合作办学认证
一、跨境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国际通行做法
二、质量保障中的教育认证
三、中外合作办学认证是一种新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的基础及思路
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三、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的主要方法
借鉴篇
第一章 国际跨境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及其活动
第一节 教育输入方的外部质量保障活动
一、马来西亚
二、南非
三、中国香港
第二节 教育输出方的外部质量保障活动
一、澳大利亚
二、英国
第三节 国际性组织及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相互合作
一、国际组织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行动
二、国际质量保障网络组织与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行动
第二章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评介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制
一、高等教育认证体系概况
二、教育认证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教育认证机构的运行机制
四、教育认证的基本程序
五、教育认证的标准
六、教育认证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美国有关教育认证机构及其活动案例分析
一、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
三、美国国际与跨区域认证委员会
第三节 美国教育认证机构的跨境认证行动与策略
一、概况
二、海外认证活动的程序和规范
三、认证机构对海外院校或项目的规范要求
四、对认证机构开展海外活动的反思
现状篇
第三章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现状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法规政策
二、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有时事与愿违
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监管还不够到位
三、合作办学质量缺乏有效的社会公证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问题归因
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对策
第四章 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可贵探索
第一节 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一、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上海教育发展的意义和成效
第二节 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监管格局及问题分析
一、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主要举措
二、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归因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建议
体系篇
第五章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加入WTO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主体关系及职能活动
一、政府、办学者和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及职能
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形式及手段选择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内外结合,从机制上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二、依法介入,保障中外合作办学利益相关者参与
三、树立权威,发挥质量保障机构第三方监管作用
四、国际接轨,参与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标准
第六章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创建(以上海为例)
第一节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的新视野
二、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重构
第二节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现实条件
二、将认证体系纳入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框架之中
第三节 对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科学设计
一、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基本定位
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组织系统及职能分工
三、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程序、标准及结果
第七章 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认证标准的设置
第一节 设置认证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认证标准的法规依据
二、认证标准的对象分类
三、认证标准的国际参照
四、认证标准的构成及呈现形式
第二节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认证标准设置
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活动特点
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标准设置
探索篇
第八章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工作指南
一、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办法
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自评手册
三、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专家手册
第二节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认证纪实
一、接受认证试点的背景和意义
二、接受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考察
第三节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认证的收获
一、规范了合作办学者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二、促进了合作双方的理念整合和发展共识
三、增强了全员发展意识和学院社会影响力
第九章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国际合作与展望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国际合作
一、国际组织在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
二、我国融入国际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需做的努力
第二节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未来展望
一、加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二、在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中,积极探索引入专业认证制度
附录一:认证的政策基础和组织、方法因素——来自IIEP研究计划的启示
附录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办法(试行)
附录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认证指标(试行)
附录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认证指标(试行)
精彩书摘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与跨境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自1986年我国成立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后,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0”),特别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20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有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如果以两部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家政策、法令颁布为分界,可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确立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社会各行业都急需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势在必行,促使教育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将视野投向国外,试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管理经验,于是开始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尝试。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举办的中美经济学、法学培训班,以及天津财经学院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大学合作举办的MBA班。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则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6年9月成立的南京大学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外合作办学起步阶段,机构和项目数量不多,规模也较小,管理也比较松散,审批单位不统一,既有国家教委、省级人民政府,又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此外,国家也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致使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方在商谈办学事宜和审理办学申请过程中,出现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状况。
前言/序言
我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各级各类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空前活跃,中外合作办学也得到迅速发展。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然而,现实的办学状况及其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中外合作办学毕竟是跨境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政府主管部门时常处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境地。尤其是在国家颁布《行政许可法》之后,进一步规范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行政审批,更需要在加强规范管理和质量保障方面想方设法。
先锋者需要远见和创造。上海自1991年诞生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数量一直居于全国之首(约占总量的1/4)。为了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管理,上海市政府率先出台有关政策法规,教育主管部门还创建了项目评审、许可证颁发、广告备案、年度审查等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与措施。为了改变现实中存在的行政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顺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时代要求,2004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直接指导下,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与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多次磋商,决定由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牵头,联合成立“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认证项目组”,以期研究借鉴教育认证的国际通行做法,探索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认证”机制。同时,以此为基础,构建“管教育、办教育、评教育相对分离”,“行政部门依法审批、合作办学机构自我保证、社会中介机构认证监控”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涉及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之举,得到了时任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教授的大力支持。经市教委批准,于2005年9月成立了“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委员会”,使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认证活动有了组织上的保障。
开拓者需要热情和奉献。教育认证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教育的国际化,认证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教育机构以及社会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教育认证已成为欧美许多国家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和“学历互认”、“学分转移”的凭证和标志。在国内,关于教育认证的研究和制度设计也逐渐展开,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简称“NCCT”)开展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认证试点工作。张民选教授直接参与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制度的研制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是在“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成果曾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通过案例分析了教育输入方和教育输出方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进行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并详细介绍了美国教育认证体制及具体方法;在了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上海为例介绍了行政部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可贵探索;借鉴国外经验并立足我国现状,系统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宏观框架,并深入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证体系、质量标准;以上海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实践为案例,全面介绍具体制度建设、程序设置、实施办法以及经验与成效,进而就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建议和努力的方向。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的显著特点,值得教育管理者、中外合作办学者、教育评估研究人员及专家阅读和参考。
评分
☆☆☆☆☆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是在“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成果曾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通过案例分析了教育输入方和教育输出方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进行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并详细介绍了美国教育认证体制及具体方法;在了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上海为例介绍了行政部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可贵探索;借鉴国外经验并立足我国现状,系统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宏观框架,并深入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证体系、质量标准;以上海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实践为案例,全面介绍具体制度建设、程序设置、实施办法以及经验与成效,进而就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建议和努力的方向。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的显著特点,值得教育管理者、中外合作办学者、教育评估研究人员及专家阅读和参考。
评分
☆☆☆☆☆
适合高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的专业书籍,按需购买,价格实在
评分
☆☆☆☆☆
适合高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的专业书籍,按需购买,价格实在
评分
☆☆☆☆☆
适合高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的专业书籍,按需购买,价格实在
评分
☆☆☆☆☆
内容不错适合作为教材使用,只是价格略微贵了。
评分
☆☆☆☆☆
适合高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的专业书籍,按需购买,价格实在
评分
☆☆☆☆☆
适合高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的专业书籍,按需购买,价格实在
评分
☆☆☆☆☆
《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是在“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成果曾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通过案例分析了教育输入方和教育输出方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进行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并详细介绍了美国教育认证体制及具体方法;在了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上海为例介绍了行政部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可贵探索;借鉴国外经验并立足我国现状,系统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宏观框架,并深入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证体系、质量标准;以上海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实践为案例,全面介绍具体制度建设、程序设置、实施办法以及经验与成效,进而就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建议和努力的方向。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的显著特点,值得教育管理者、中外合作办学者、教育评估研究人员及专家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