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哈佛女孩劉亦婷”係列持續暢銷260萬冊紀念版。
內容簡介
劉亦婷講述瞭多姿多彩的哈佛校園生活和社會實踐。劉亦婷父母深入細緻地介紹瞭在《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紀實》裏“點到為止”的具體方法。如:優秀素質體係怎樣從無到有?怎樣培養創造力?怎樣掌握各科學習方法、記憶方法及考試方法以增強學習能力?怎樣有效地輔導孩子學習?如何實行強身健腦的生活方式?如何把握傢庭性教育的方法與時機?怎樣檢查嬰幼兒的心智發育進度……詳細迴答瞭各界讀者關心和谘詢的與素質教育相關的各類問題。
從2004年3月問世到2009年改新版之前,此書已持續暢銷60萬冊。
內頁插圖
目錄
引子
讀者朋友,讓您久等瞭
無數讀者提問,讓我們日夜惦記
又一本心血結晶,迴答各類谘詢
第一章 劉亦婷,你在哈佛還好嗎?
開學前,另一種形式的充電
初進哈佛,感悟“謊言”與“真理”
野營:不是軍訓,勝似軍訓
室友與校友,各有各的“酷”
理解與岐視,我的朋友與處境
哈佛如此開放,又如此安全
課外活動:“讓世界走嚮中國”
學生能把事情做多大?
夥伴們推舉我當主席
課程設計:意在培養“完整的人”
自己選的課,越學越來勁兒
教學管理:既嚴謹,又靈活
勤奮學習,成績依然優秀
邊學習邊打工,忙並快樂著
管中窺貌:中美大學的四點區彆
畢業後,先工作,再深造
補記:用特彆的方式告彆哈佛
第二章 成功需要哪些素質?
什麼是劉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哈佛看重“優秀素質”究竟是什麼?
我們有意培養的“十大必備素質”
第三章 優秀素質體係,怎樣從無到有?
我們的思路和四個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之一:我們怎樣做到“順應天性”?
對我們啓發較大的三類書
從0歲開始,用愛培植親情
優化三大天性,培養成纔的內驅力
好奇的天性,需揚長補短
愛玩的天性,可因勢利導
好勝的天性,要揚長避短
基本方法之二:我們怎樣進行“積極引導”?
全麵激發有益興趣
主動預防人生缺憾
高效利用教育資源
基本方法之三:我們怎樣實施“個性化培養”?
傢裏的個性化培養,任務與學校不同
形成理想個性的三個途徑
承認差彆,量身定製培養方案
基本方法之四:婷兒怎樣實現“自主發展”?
養成遵守約定的習慣,學會自我管理
養成專注敏捷的習慣,學會高效思維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理性判斷
養成主動求學的習慣,學會規劃人生
養成定期反省的習慣,學會自我促進
希望改進的讀者。可以從何入手?
分析現狀,把問題具體化
理清頭緒,把問題條理化
分解目標,把措施細化、量化、行為化
鍥而不捨,積小勝為大勝
第四章 怎樣培養創造力?
創造力並不神秘,可以培養
婷兒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
八種方法,開發聯想能力和想象力
六項措施,培養科學的質疑精神
怎樣強化探索精神?
創造力的翅膀:創造技法
五種創造技法及思維訓練
強化創新直覺,激發創新靈感
創新活動的輔助能力
創新人纔的六種類型
怎樣優化知識結構?
自信心和自我糾錯能力
我國中學生的創造力排名為何落後?
給中小學生和傢長的幾點建議
第五章 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小學篇
入學前,做好身心準備
上學伊始,培養專心習慣
練字好處多,方法有講究
鞏固字詞句,夯實“基礎的基礎”
要想孩子數學好,父母宜知道學什麼
重視開發空間想象力
速算撲剋牌,開發數學潛能
利用棋類,開發邏輯思維能力
不搞標準答案,鼓勵一題多解
練熟“公式恒等變形”
做作業,要先復習
打草稿,要有順序
會預估得數,答案不離譜
左手指右手抄,減少抄寫錯誤
“錯漏本”,防錯漏
為何會做的題也齣錯?
熟能生巧,不熟生“不巧”
熟練是減負,也是能力升級
運用“水桶理論”,提高學習效率
怎樣“診斷”數學的薄弱環節?
單項訓練:化整為零,化難為易
語文學不好,數學受拖纍
診斷語文“短闆”的方法
舊作業本:有用的“信息庫”
知道學什麼,學習更主動
第六章 劉亦婷的學習方法:英語篇
好成績=興趣+方法+勤奮
丟開拐杖,養成“英語思維習慣”
“詞不離句,背、用結閤”,單詞記得牢
重視遺忘規律,閤理安排復習密度
精聽與泛聽——提高聽力的兩條路
強化聽力的幾種技巧
學英語的口音選擇
精讀、泛讀、背誦、語感
多管齊下,讓口語流利自如
詞根與前後綴——用“偏旁部首”背單詞
充分交流,須跨越文化障礙
影響成敗的幾個心理因素
學好英語需要多少時間?
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
第七章 劉亦婷的學習方法:作文篇
第八章 劉亦婷的學習方法:中學數學及其他
第九章 掌握必要的考試方法
第十章 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第十一章 強身健腦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傢庭性教育的方法與時機
後記 還有一些心裏話
附錄一 丹佛小兒智能發育檢查錶(0-6歲)
附錄二 3-6歲兒童智力測試錶
附錄三 常用英語前綴、後綴、詞根錶
主要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劉亦婷,你在哈佛還好嗎?
時光迴到1999年8月1日,婷兒在首都機場告彆親人,開始瞭她人生新的奮鬥曆程。
隨著婷兒手拉行李箱的身影在國際齣發廳漸行漸遠,掛牽之情便絲絲縷縷地拴牢瞭父母的心。其實我們掛牽的內容不多,“平安”二字就足以概括。放不下的大都是多餘的擔心,卻又忍不住這些擔心——知道她重視鍛煉和保健,還是擔心“會不會生病?”知道她習慣於安全第一,還是擔心意外和車禍。尤其是婷兒大一那年,美國接連發生瞭幾起中國留學生被害的血案,其中之一就是個成都女孩;2001年美國又發生瞭“9·11”劫機撞樓恐怖襲擊;2002年春季40天內國內外競接連發生瞭4起空難……傢有遊子,這類新聞總是格外刺眼錐心!
婷兒齣發之前,已經聽說哈佛學生忙得平均每天隻能睡五六個小時。為瞭既不給婷兒增加負擔,又可以讓父母安心,我們事先約好,除瞭婷兒想要傾訴什麼或有事要談,平時常用電子郵件發個“好!”報聲平安就行瞭。半年後,婷兒覺得寫電子郵件沒有打電話過癮,不如每個月多打一兩小時工,用多掙的一二十美元每次和爸媽談個夠。於是,每隔十天半月,婷兒就會和我們通一次電話。每當她在我們的午後美國的半夜1點多打來電話時,各種新信息便天女散花般從聽筒裏往外冒,其間穿插著許多深層次的交流探討,足以讓我們高興好幾天。
然後,又是等待,又是牽掛。
很多讀者也在牽掛著婷兒,關心她學業是否順利?關心她是否適應哈佛?關心她有沒有遇到歧視?關心她將來如何發展……這些牽掛滿溢著讀者對婷兒的真心關愛。為瞭報答這份關愛,我們一直在記錄婷兒給我們打來的電話,每年暑假和婷兒的短暫相聚,更是免不瞭有空就聊,有趣就記。有瞭這些積纍,再加上婷兒的訂正補充,便有瞭本書的第一章 :“劉亦婷,你在哈佛還好嗎?”
——這是讀者詢問人次最多的問題,所以優先迴答。
[劉亦婷自述]
開學前,另一種形式的充電
1999年9月4號,在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的海濱城市波士頓,天空和我剛來時一樣藍得誘人。拉瑞夫婦開著他們心愛的越野吉普車,把我和我的兩箱+兩包行李送往哈佛。
當我在4份錄取通知書中最終選擇瞭哈佛之後,拉瑞建議我至少提前一個月飛到美國,以便進一步瞭解和適應美國生活,並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來美國後的前半個月,我住在華盛頓特區蘭登中學的艾麗老師傢,在她的指導下練習英語寫作。然後,拉瑞夫婦邀請我跟他們一起到波士頓海濱度假,他們還邀請瞭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孫維佳來共度假期。孫維佳高我一屆,她在上海復旦附中讀書時,比我早一年被拉瑞主持的WBSE(華盛頓-北京學者交流項目)邀請訪美。
孫維佳也是全奬本科生,哥倫比亞給她的是由華商Z.Y.Fu捐助的Fu奬學金。這是一種純粹贈與性的奬學金,不含貸款和校內打工,還提供假期的生活費用,本科4年沒有任何經濟負擔,任何學生得到它都會感到極其榮幸。哥倫比亞給我的也是Fu奬學金,放棄它的確令我惋惜,但想到學校會把這份厚禮轉贈給得到“候補錄取通知”的大陸學生,還是讓人高興。孫維佳是哥倫比亞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聽她介紹在美國名校就讀的親身體驗,為我增添瞭不少信心。
那是一段極其輕鬆愉快的日子!
——高中的求學計劃已經完成,被哈佛錄取的驚喜和隨之而來的忙碌瑣碎,早在齣國前就變成瞭“過去時”。
——新的階段性目標在情況不明的過渡期也難以具體化,但隻要去哈佛報到時沒人說“對不起,新生名冊上沒有你的名字”,那就一切都不成問題;
——到哈佛會不會學習跟不上呢?我也並不為此而擔心。因為我的行為準則是“盡力而為,問心無愧”,我自信不會為分數高低而精神崩潰。何況我總是能夠迅速適應升級調檔的學習,齣國前我自學美國高中化學教材的愉快感覺,也使我對哈佛的學習生涯隻有憧憬沒有畏懼。
在到處參觀遊玩的那兩個星期,每天都有新鮮的見聞和體驗。感受最強的,是拉瑞和他的朋友們的生活態度。他們都敬業、守法,積極進取並富有愛心。當然,他們也擁有很多物質財富,不過,這一點對我的心理衝擊並不大。我從小就沒有和彆人攀比的習慣,總是專注於自己的計劃和目標,所以優越感和自卑感都不發達,自尊心也很難被虛榮心所傷。我所擁有的,是“腳踏實地,追求理想”的從容和自信。
說到這兒,我很感激父母對我的悉心教育。他們有意把我培養成不愛攀比、不慕虛榮的人,使我能做到“不論對方比你強還是比你弱,都要既平等待人,也平等待己”。
拉瑞夫婦和他們的同齡朋友們雖然都已年過半百,但童心還特彆重,竟會在草坪上盡情地玩類似中國兒童玩的集體遊戲“過城門”。這些忙人習慣於自我調節工作壓力和生活節奏,所以非常重視享受周末和假期。我發現他們身心放鬆和綳緊的切換速度很快,幾乎沒有所謂的“收心”過程。我意識到,這也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一部分。
這個發現對我在哈佛的留學生活很重要。當我也進入瞭越來越忙似乎永遠也忙不完的運行軌道之後,我深深地體會到瞭在勞逸之間快速切換的重要性。如果你切換的速度不夠快,或者切換的頻率不閤理,就可能運轉失靈,不是健康的弦被綳斷,就是各種事務積重難返。正因為如此,我申請過的美國大學在挑選新生的時候,都很重視學生的自律能力。
初進哈佛,感悟“謊言”與“真理”
吉普車輕快地在公路上行駛,濃密的綠蔭中建築物漸漸多瞭起來。“這是哈佛所在的劍橋城,馬上就要進入校園瞭。”拉瑞興奮地說。
我好奇地打量著車窗外的各種建築,希望早一點看見哈佛的大門,好停下車來留個影。臨行前到湖北和姥姥他們告彆的時候,幾個舅媽特彆囑咐過:“彆忘瞭在哈佛大學門口好好照張相寄迴來。”可是直到拉瑞把車子停在瞭校園裏麵的“賽爾樓”跟前——這是我今天報到的地方,我也沒看見可以稱之為“哈佛大學校門”的東西。
拉瑞說:“是的,哈佛沒有一個正式的校門。不過你可以在哈佛銅像跟前拍照留影。”後來,我的親戚和老師們都得到瞭這張我在哈佛銅像下微笑的照片(《哈佛女孩劉亦婷》裏用的也是這張照片)。拿來送人的照片都是原照翻拍的,因為拉瑞給我傢寄齣照片沒多久,就在一次車禍中受瞭傷,我不能在這種情況下請他為我找底片。可能是銅像太高焦距不好對,我的臉拍得不夠清晰,翻拍之後幾乎認不齣是誰瞭,我隻好請爸爸在每張照片下打上一行字:敬愛的某某留念——劉亦婷在哈佛。
哈佛銅像在美國非常有名,據說是美國攝影留念最多的四大名雕像之一(另外三尊是自由女神像、林肯總統雕像和富蘭剋林總統雕像)。哈佛銅像紀念的是哈佛大學的第一位捐贈人約翰·哈佛。這位英國劍橋大學的碩士1637年移居北美,1638年便不幸死於肺結核,年僅31歲。臨終前,他把260冊圖書和一半傢産(700多英鎊,幾乎是官方建校撥款的兩倍)捐贈給剛創立兩年的當地學院(哈佛大學那會兒還沒有校名,僅有1名教師9名學生)。為瞭感謝和紀念約翰·哈佛,當時的殖民地議會決定用“哈佛”為學院命名。為瞭永遠紀念他,校方請來林肯總統雕像的作者,在灰色的“大學樓”前為約翰·哈佛鑄造瞭這尊銅坐像。
哈佛銅像完成於1884年。不知從何時開始,哈佛銅像有瞭一個美麗的傳說:“摸一摸銅像左腳尖能給人帶來好運。”這個說法不禁讓我想起瞭成都人在青羊宮摸青銅羊和在寶光寺摸“福”字的熱鬧情景。和青羊宮的青銅羊一樣,哈佛銅像的左腳尖早已被曆代遊客摸得油光鋥亮瞭。看來,“祈福+好玩”的模式古今中外都深得人心啊。
哈佛銅像還有一個幽默的綽號:“三個謊言銅像”。第一個謊言是銅像的外形名不副實。因為約翰·哈佛沒留下任何圖像資料,雕像作者隻好請一個學生做模特來代替他。第二個謊言是捐贈人約翰·哈佛被錯刻成瞭“創辦人”。第三個謊言是哈佛的建校時間被錯刻成瞭1638年,比實際晚瞭兩年。
初次仰望哈佛銅像,“三個謊言”的典故一笑而過,揮之不去的感受卻是:肉體的速朽與精神的永恒!約翰·哈佛隻活瞭短短的31年,後人連他長什麼樣也無從想象,但他的靈魂卻因一個高尚的選擇而獲得瞭永生。約翰·哈佛的故事當時就感動瞭很多新移民慷慨解囊,數百年來,一直激勵著曆屆校友積極捐資興辦教育。校方用校友捐款設立的“哈佛基金”在理財專傢的運作下逐年增值,迄今價值已超過190億美元。
如此雄厚的經濟實力,使哈佛既可以聘請最好的教授,也可以招收最好的學生。事實上,哈佛在招收學生的時候,隻看你有多優秀,不看是否交得起學費生活費,隻要願意錄取你,缺多少錢就提供多少奬學金(用“免交費用+校內打工+提供助學貸款”的組閤方式)。哈佛給中國大陸本科留學生的奬學金,也是來自校友的慷慨捐贈。我讀大三的時候,一位華裔校友兼捐資人還到哈佛來看望過我們。據說美國名校的奬學金大都來自校友們的捐款。很多哈佛學子追求財富的動機之一,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加入慈善傢的行列,用自己創造的財富迴報社會,也迴贈母校。毋庸諱言,哈佛對捐款無私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也是校友們踴躍捐贈的重要原因。
哈佛銅像底座的左側,刻著哈佛大學的校徽:一個盾牌圖章的中心,用倒三角形排列著三本打開的書,書上刻著7個拉丁字母“VERITAS?,意為“真理”。這是簡化瞭的哈佛校訓和座右銘。校訓的全文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上上個世紀的哈佛校長昆西對此做齣瞭更明確的解釋:“大學最根本的任務是追求真理,真理本身,而不是去追隨任何派彆、時代或局部的利益。”這種追求真理的執著和勇氣,不知俘獲過多少遊客和年輕學子的心!
和哈佛銅像一樣,哈佛校徽也有一些意味深長的典故。據哈佛網站的“校園曆史”介紹,這個校徽設計於1644年,但那張設計草圖一直被遺忘在當年的會議記錄裏,近兩百年都無人想起。直到1836年,籌備建校200周年校慶活動的昆西校長偶然翻看瞭那份老文檔,哈佛校徽纔得見天日。這個昭示真理並奇跡般“復活”的校徽,被用來開發瞭很多可愛的紀念品,總有一種能打開學生或遊客的錢包。不少學生選擇印著校徽和英文“爸爸”或“媽媽”字樣的白瓷杯給父母做禮物,我也是。
前言/序言
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紀念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紀念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