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侠义公案小说四大名著:小五义

中国古代侠义公案小说四大名著:小五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佚名 著,陆树仑,竺少华 校
图书标签:
  • 侠义小说
  • 公案小说
  •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小五义
  • 清代小说
  • 武侠
  • 民间文学
  • 文学经典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4123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12540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06-01
页数:46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小五义》主题也是歌颂侠义,弘扬正义。

内容简介

  《小五义》是《三侠五义》的续书,接续《三侠五义》的情节而又别开生面,以襄阳王赵珏阴谋叛乱,颜查散奉旨查办,众侠客效忠为民除害为主线。

目录

出版说明/1
小五义序/1
知非子序/2
庆森宝书氏序/3
小五义辨/4
第一回
颜按院奉旨上任
襄阳王兴心害人/1
第二回
智化夜探铜网阵
玉堂涉险盗盟单/3
第三回
青脸虎看阵遇害
白玉堂失印追贼/6
第四回
颜大人哭劝锦毛鼠
公孙策智骗盗印贼/8
第五回
王爷府二贼废命
白义士坠网亡身/12
第六回
襄阳王帅众观义士
白护卫死尸斩张华/15
第七回
卧虎沟蒋平定丑女
上院衙猫鼠见钦差/18
第八回
穿山鼠小店摔酒盏
蒋泽长捞印奔寒泉/21
第九回
逆水潭中不见大人印
山神庙内巧遇恶喽兵/24
第 十 回
卢方自缢蟠龙岭
路彬指告鹅头峰/27
第十一回
樵夫巧言哄寨主
大人见印哭宾朋/30
第十二回
王官仗势催用印
蒋平定计哄贼人/33
第十三回
神手圣奋勇行刺
沈中元弃暗投明/37
第十四回
树林气走巡风客
当堂哭死忠义人/41
第十五回
挖双睛邓车吸呼死
祭拜弟侠义坠牢笼/44
第十六回
山内钟雄谦恭和蔼
寨中徐庆酒后反桌/48
第十七回
二侠义巧会钟寨主
三英雄求见蒋泽长/51
第十八回
徐三爷鬼眼川发燥
无鳞鳌在水寨追人/54
第十九回
入水寨吸呼废命
到大关受险担惊/57
第二十回
蒋爷一人镌船底
北侠大众盗骨坛/61
第二十一回
徐庆独自挡山寇
智化二番假投降/65
第二十二回
晨起望群雄设计
洞庭湖二友观山/68
第二十三回
读招贤榜有人偷看
改豹貔庭自显奇能/74
第二十四回
飞云关念榜谈故典
彻水寨吊起独木桥/78
第二十五回
识破机关仗着糊拉混扯
哄信寨主全凭口巧舌能/81
第二十六回
削刚刀毛保甘受苦
论宝剑智化暗骂人/85
第二十七回
论本领刀削佞性汉
发誓愿结拜假意/88
第二十八回
在后寨见侄夸相貌
狮子林老仆暗偷听/91
第二十九回
众人议论舍命劝寨主
彼此商量备帖请沙龙/95
第三十回
一个英雄中计遭凶险
二位姑娘奋勇闹公堂/98
第三十一回
姑娘扮男妆行路
智化讨书信求情/101
第三十二回
王爷府苦求释老将
山谷中二女坠牢笼/105
第三十三回
假艾虎受害悲后喜
真蒋平游戏死中活/109
第三十四回
魏昌小店逢义士
蒋乎古庙遇龙滔/113
第三十五回
盗发簪柳员外受哄
舞宝剑钟太保添欢/117
第三十六回
为诳宝剑丁展双舞剑
设局诈降龙姚假投降/121
第三十七回
承运殿大醉因贪酒
五云轩梦里受毒香/125
第三十八回
庆生辰钟雄被获
闯大寨智化遭擒/130
第三十九回
逃难遇难亲姐弟
起誓应誓同胞人/134
第四十回
甘婆药酒害艾虎
智化苦口劝钟雄/138
第四十一回
寨主回山重整军务
英雄听劝骨肉团圆/143
第四十二回
蒋泽长八宝巷探路
老雷振在家中泄机/147
第四十三回
蒋平见铁车套实话
展昭遇黑影暗追贼/151
第四十四回
伏熏香捉拿彭启
假害怕哄信雷英/155
第四十五回
见大人见刑具魂飞魄散
看油锅看刀山胆战心惊/159
第四十六回
地君府听审鬼可怕
阎王殿招清供画图/162
第四十七回
阵图画全商量破网
大人一丢议论悬梁/165
第四十八回
观诗文参破其中意
定计策分路找大人/169
第四十九回
小义士偷跑寻按院
勇金刚遭打找门人/172
第五十回
张家庄三人重结拜
华容县二友问牧童/175
第五十一回
复盛店店东暗用计
绮春园园内看游人/179
第五十二回
赏雪亭乔宾奋勇
流风阁张豹助拳/182
第五十三回
到花园为朋友舍命
在苇塘表兄弟相逢/186
第五十四回
众好汉分手岔路
小英雄自奔西东/190
第五十五回
空有银钱难买命
寻找拜弟救残生/193
第五十六回
徐良上襄阳献铁
艾虎奔贼店救人/196
第五十七回
小义士戏耍高家店
山西雁药酒灌贼人/199
第五十八回
到黑店胡乔装病
乌龙岗徐艾追贼/203
第五十九回
徐良得刀精神倍长
高解丢店丧气垂头/206
第六十回
朋友初逢一见如故
好汉无钱寸步难行/210
第六十一回
因打虎巧遇展国栋
为吃肉染病猛烈人/213
第六十二回
打虎将有心结拜
卢公子无意联姻/216
第六十三回
小爷败走西花园内
公子助拳太湖石前/220
第六十四回
黄花镇小五义聚会
全珍馆众英雄相逢/223
第六十五回
楞汉子吃茶夸好
莽男儿喝汤喷人/225
第六十六回
卢珍假充小义士
张英被哄错磕头/229
第六十七回
结金兰五人同心合意
在破庙艾虎搭救宾朋/232
第六十八回
三贼丧命恶贯满
二人连夜奔家乡/235
第六十九回
因朋友舍命盗朋友
为金兰奋勇救金兰/239
第七十回
艾虎求狱神实有灵应
徐良显手段弄假成真/242
第七十一回
丢马龙艾虎寻踪迹
失张豹义士又为难/245
第七十二回
大家分手官兵到
弟兄走路遇凶僧/248
第七十三回
朱仙镇邓九如审鬼
在公堂二秃子受刑/252
第七十四回
白昼用刑拷打朱二
夜晚升堂闯入飞贼/255
第七十五回
丢差使太爷心急躁
比衙役解开就里情/258
第七十六回
知县临险地遇救
江樊到绝处逢生/262
第七十七回
粉面儒僧逃命
自然和尚被捉/267
第七十八回
小爷思念杯中物
老者指告卖酒人/271
第七十九回
为饮酒众人受害
论宝刀毛二被杀/274
第八十回
杀故友良心丧尽
遇英雄吓落真魂/277
第八十一回
徐良用暗器惊走群寇
寨主受重伤不肯回头/283
第八十二回
追周瑞苇塘用计
杀小寇放火烧房/286
第八十三回
二强寇定计伤好汉
四豪杰设法战群贼/289
第八十四回
崔龙崔豹双双逃命
义兄义弟个个施威/293
第八十五回
贪功入庙身遭险
巧言难哄有心人/297
第八十六回
鱼鳞镇家人说凶信
三义居醉鬼报佳音/302
第八十七回
白公子酒楼逢难女
小尼僧庙外会英才/306
第八十八回
芸生为救人受困
高保定奸计捐生/310
第八十九回
文俊归家救胞妹
徐艾庵内见盟兄/313
第九十回
三侠客同走劝架
二亲家相打成词/321
第九十一回
在庙中初会凶和尚
清净林巧遇恶姚三/325
第九十二回
丁二爷独受蒙汗药
邓飞熊逃命奔他方/330
第九十三回
夹峰山施俊被掠
小酒馆锦笺求情/334
第九十四回
夹峰山锦笺求侠客
三清观魏真恼山王/339
第九十五回
出庙外四人平试艺
到山上北侠显奇才/343
第九十六回
熊威受恩不忘旧
施俊绝处又逢生/347
第九十七回
钻天鼠恰逢开山豹
黑妖狐巧遇花面狼/351
第九十八回
二贼见面嘴甜心苦
大众受骗信假为真/355
第九十九回
豹花岭胡列救主
分赃庭二寇被擒/360
第一百回
智化放火烧大寨
喽兵得命上君山/364
第一百一回
龙姚追朋玉贪功受险
智化遇魏真奋勇伤刀/367
第一百二回
北侠请老道破网
韩良泄大人机关/372
第一百三回
力举双兽世间少有
为抢一驴遭打人多/375
第一百四回
翻江鼠奋勇拿喜鸾
白面判努力追喜凤/381
第一百五回
鲁员外被伤呕血
范天保弃家逃生/384
第一百六回
娃娃谷柳青寻师母
婆婆店蒋平遇胡七/388
第一百七回
蒋泽长误入黑水湖
白面判被捉蟠蛇岭/391
第一百八回
蟠蛇岭要煮柳员外
柴货厂捉拿李有能/395
第一百九回
地方寻找庄致和
店中初会胡从善/399
第一百十回
定计妆扮米面客
故意假作大山王/403
第一百十一回
柳青倒取蟠蛇岭
蒋平大战黑水湖/407
第一百十二回
闹湖蛟报兄仇废命
小诸葛为己事伸冤/410
第一百十三回
众喽兵拨云见日
分水兽弃暗投明/414
第一百十四回
蒋泽长水灌沈中元
众乡绅奉请颜按院/419
第一百十五回
双锤将欺压良善
温员外惧怕凶徒/423
第一百十六回
朱文朱德逢恶霸
有侠有义救姑娘/427
第一百十七回
甘兰娘改扮温小姐
众英雄假作送亲人/432
第一百十八回
合欢楼叔嫂被杀
郭家营宗德废命/427
第一百十九回
卧牛山小英雄聚会
上院衙沙员外献图/442
第一百二十回
看图样群雄明地势
晓机关众位抖威风/448
第一百二十一回
卧牛山下巧逢故友
药王庙前忽遇狂徒/450
第一百二十二回
小义士起身离固始
旧宾朋聚首上襄阳/453
第一百二十三回
小义士偷听破铜网
黑妖狐暗算盗盟单/456
第一百二十四回
众豪杰坠落铜网阵
黑妖狐涉险冲霄楼/460

精彩书摘

  第一回 颜按院奉旨上任
  襄阳王兴心害人
  诗曰:
  清晨早起一炉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国有贤臣扶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
  惟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
  八方宁静干戈息,我遇贫时亦无妨。
  话说襄阳王赵珏赵千岁,乃天子之皇叔,因何谋反?皆因上辈有不白之
  冤由。宋太祖乾德皇帝,乃兄弟三人: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惟宋室乃
  弟受兄业,烛影摇红,太宗即位;久后光美应即太宗之位。不想宁夏国作乱
  ,光美奉旨前去征伐,得胜回朝。太宗与群臣曰:“朕三弟日后即位,比孤
  盛强百倍,可称马上皇帝。”内有老臣赵普谏奏:“自夏传子,家天下,子
  袭父业,焉有弟受兄业之说?一误不可再误。”人人皆有私心,愿传于子,
  不愿传于弟。得胜之人,并不犒赏,加级纪录。光美见驾,请旨犒赏。天子
  震怒:“迨等尔登基后,由尔传旨,今且得由朕。”光美含羞回府,悬梁自
  尽。赵珏乃光美之子,抱恨前仇,在京招军买马。有九卿共议,王苞老大人
  奏闻,万岁降旨,将赵珏封为外藩,留守襄阳作镇,以免反意。不想更得其
  手,招聚四方勇士,宠幸镇八方王官雷英,设摆铜网阵,招聚山林盗寇、海
  岛水贼,即暗约君山飞叉太保钟雄,当住洞庭湖水旱八百里;黑狼山金面神
  栾肖、黑煞帅葛明、花面太岁葛亮等,当住旱路。水路有洪泽湖高家晏镇湖
  蛟吴泽。水旱路塞断太宗的气脉,南北不能通商,东西不能畅行。并有王府
  招来群寇:金鞭将盛子川、三手将曹得玉、赛玄坛崔平、小灵官张保、李虎
  、夏侯雄、金枪将王善、银枪将王保。并有邓家堡群寇:青脸虎李集、双枪
  将祖茂、通背猿猴姚镇、赛白猿杜亮、飞天夜叉柴温、插翅彪王录、一枝花
  苗天禄、柳叶杨春、神火将军韩奇、神偷皇甫轩、出洞虎王彦桂、小魔王郭
  进、钻云燕申虎、过度流星灵光、小瘟皇徐畅、赛方朔方雕、圣手秀士冯渊
  、小诸葛沈中元、神手大圣邓车,辅佐王爷共成大事。焉能知晓京都拿了金
  面神栾肖,破了黑狼山,灭了高家晏,拿了吴泽,解往京都,招供王爷谋反
  之事。天子诏九卿共议。开封府府尹、龙图阁大学士包公跪奏“彻水拿鱼”
  之法,天子旨准,派来代天巡守天使钦差颜按院大人,察办荆襄九郡。在金
  殿讨下开封府一文一武:文臣主簿先生公孙策,武将御前带刀四品右护卫锦
  毛鼠白玉堂。御赐上方宝剑,先斩后奏,一路上代理民词。
  是日请训出都,浩浩荡荡,扑奔襄阳而来。一路无话。至襄阳,文武官
  员俱各免见。上院衙投递手本,单叫襄阳太守轿前回话。见金辉,大人单问
  襄阳王之事,点染回明,上院衙伺候。襄阳城军民人等纷纷瞧看。不料黑妖
  狐带领小义士艾虎,也在人丛之内偷瞧。智化因在暗地保护金大人上任,巧
  遇小义士艾虎活瓦盗刀,追杀赛方朔方雕,病太岁张华泄机,智爷深知襄阳
  王府内铜网阵之虚实,放走病太岁。师徒会在一处问艾虎君州的来历,听店
  中人员言道按院大人到省,师徒在十字街前人丛中矮身而瞧。但见开道锣鸣
  ,龙旗牌棍,金锁提炉,彩亭内供奉万岁圣旨、上方宝剑,如君亲临。金牌
  后边厢大人的大轿,轿前的引马,乃系御前四品带刀右护卫。单他戴一顶粉
  绫色六辦壮帽,上绣三色串枝莲,花朵烂熳,银抹额,二龙斗宝,两朵素绒
  桃顶门上秃秃的乱颤,穿一件粉绫色箭袖袍,周身宽片锦边,五彩丝鸾带束
  腰,套玉环。佩玉珮,内衬葱心绿夹衬袄,青缎压云根薄底鹰脑窄腰快靴,
  天青色的跨马服,锦簇花团。肋下佩带一口轧把峭尖雁翎势钢刀,绿沙鱼皮
  鞘子,金什件,金吞口,蓝挽手,绒绳飘摆,悬于左肋。看品貌,真是面如
  美玉,白中透亮,亮中透紫,紫中透光,光中透润,润中单透出一种粉爱爱
  的颜色,如同是出水的桃花吹弹得破。黑真真两道眉斜人天仓,二眸子皂白
  分明,黑若点漆,白如粉锭,神情足满。鼻如玉柱,口赛涂硃,牙排碎玉,
  大耳垂轮,细腰窄臂,双肩抱拢,一团足壮,天生神威。跨下一匹白马,鞍
  鞯鲜明,项带双踢胸,乃大人的官座。五爷与大人是生死弟兄,故此要这个
  威严。右手拿定打马藤鞭,进襄阳城旁若无人,哼哼的冷笑,把襄阳看作弹
  丸之地。智爷与艾虎言道:“看你五叔多大威严,今非昔比,福随貌转。”
  艾虎道:“师傅,你教的我的,不是常说‘将相本五种,男儿当自强’。”
  智爷暗喜: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观看轿马车辆等,俱都人上院衙。顷刻间,
  文武官员壅壅塞塞,人上院衙投递手本。
  智爷与艾虎回店用晚饭。智爷只身奔上院衙与五弟送信,言讲襄阳王府
  铜网阵之事。不想至上院衙,轿马围门,不能往里带信。自思无非听张华所
  言,倘若不实;岂不是妄说,不如自己今夜晚亲身至王府探探虚实,明日再
  来送信。想罢,自己转身回店。晚间,派艾虎至金知府署内,保护金大人不
  死,防备刺客。艾虎去后,自己等二鼓之半,将灯移在前窗户台——换夜行
  衣靠时,怕外边人看见,故将灯移在窗台上——脱去长大衣襟,头上戴软包
  巾、绢帕拧头、斜拉茨菇叶,三叉通口。夜行衣靠,寸排骨头钮,周身钮擊
  ,钮扣俱已扣齐。青缎棍裤,青缎子袜,大叶搬尖鱼鳞鞭,倒纳千层底。青
  绑腿,青护膝,青绉绢束腰,勒系百宝囊装应用的物件:钢铁家伙,千里火
  筒,飞抓百练索。将刀由沙鱼皮鞘内抽出,插入牛皮软鞘之中;牛皮鞘上有
  罗汉股奘丝绦。胸前双系蝴蝶扣,脊背后走穗飘垂,伸手掖于肋下,为的是
  躜房越脊俐落。拾夺妥协,将灯吹灭,移于案上。起单窗观看外面无人,将
  双门倒带,由窗棂纸伸手将插管拉上,怕有店中人前来看破,故此将门倒带
  ,不露痕迹。越身出店墙之外,直奔王府探看铜网的虚实。若问铜网如何摆
  法,且听下回分解。

前言/序言

  明清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在众多小说流派中,直至清朝中叶才出现的侠义公案小说,无疑是最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也流传最广的一支。
  所谓侠义公案小说,实际上是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合称,二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流派。侠义小说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和唐传奇中的大量侠客形象;而公案小说则可涵盖宋元的“说公案”小说、明代的白话短篇公案小说、明公案小说集。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情节内容往往类似,其为民除恶的思想倾向亦颇相近。所不同的是,侠义小说更多地描写侠客们见义勇为的气概和出神入化的侠术;公案小说则较注重刻画秉公断案的清官形象。入清以后,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渐趋混合。
  侠义公案小说集侠义和公案于一体,故事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故而一出版就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各种续集也层出不断。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七侠五义》、《小五义》、《施公案》和《彭公案》。
  《七侠五义》系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根据《三侠五义》稍作修改而成。而后者则脱胎于清代著名艺人石玉昆的说书。小说前一部分叙述包拯的成长经历和断案故事;后一部分主要写御猫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之间的“猫鼠”之争,以及清官率领众英雄打击襄阳王党羽。《七侠五义》塑造了许多侠客的形象,如展昭的英武、欧阳春的老练等,尤其是白玉堂的任侠仗义、骄傲自负而又意气用事,都不是概念化的英雄形象,显得生动而有光彩。
  《小五义》是《三侠五义》的续书,接续《三侠五义》的情节而又别开生面,以襄阳王赵珏阴谋叛乱,颜查散奉旨查办,众侠客效忠为民除害为主线,主题也是歌颂侠义,弘扬正义。虽说小说整体质量不算上乘。但在叙事和人物刻画上仍时有精彩的笔墨,颇有可观之处。
  《施公案》前九十七回主要写施仕伦出任江都县令、顺天府尹时的断案以及与贪官污吏、权豪势要、强盗凶寇斗争的过程;自第九十八回起,故事内容则以侠客行侠为主,断案为辅。书中的施仕伦即历史上的施世纶,《清史稿》有传,有“青天”之号。小说即以此为原型演绎而成。小说中的主要侠客形象黄天霸塑造得十分有光彩,后来成为戏曲中长演不衰的舞台形象。
  《彭公案》的主人公彭朋,其原型是康熙年间的著名清官彭鹏,《清史稿》有传。他为官清正,受民称颂,小说则根据民间传说敷演成书。《彭公案》的内容偏重于侠义,缉匪平叛成为中心事件,清官的断案活动反而退居其次。小说中侠义英雄李七侯、黄三太、欧阳德、杨香武、张耀宗、窦二墩等人刻画得生动活泼,比清官彭朋的形象更有光彩,颇受老百姓的喜爱。
  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鲁迅概括为“为市井细民写心”。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打上了普通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
  这四部小说所用底本为:《七侠五义》用光绪十六年广百宋斋刊本,校以上海广益书局本;《小五义》用光绪十六年广百宋斋刊本,校以申报馆本;《施公案》用道光庚寅厦门文德堂本、光绪二十九年大达书局本,校以上海正谊书局、广益书局石印本;《彭公案》用光绪二十年琉璃厂藏版《大清全传》本,校以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绘画彭公案全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侠五义》:一部流传百年的传奇史诗 在中国古典小说浩瀚的星空中,《三侠五义》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这部由石玉崑创作,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后经他人整理、续写而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塑造、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忠义、智慧与惩恶扬善的故事,更是一幅描绘宋代社会百态的生动画卷,一座连接历史与想象的桥梁。 乱世中的英雄梦:故事的缘起与展开 《三侠五义》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彼时朝政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仁宗皇帝年少登基,尚不谙世事,导致国舅庞太师一家权倾朝野,祸乱朝纲。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一股股正义的力量悄然汇聚,他们便是小说中最耀眼的主角——“三侠”与“五义”。 “三侠”指的是: 锦毛鼠白玉堂: 一位出身显赫,却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青年才俊。他武艺高强,轻功卓绝,尤其擅长使用双剑。白玉堂性格桀骜不驯,光明磊落,敢作敢为,是侠义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为了心中的正义,不惜与权贵为敌,屡次闯入戒备森严的皇宫,为民请愿,其“五鼠闹东京”的情节更是家喻户晓,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 贯石如飞剑南天: 一位隐姓埋名,身怀绝技的奇侠。他性情沉稳,心思缜密,善于运用各种暗器,尤其擅长投掷“飞剑”,攻击迅猛,无影无踪。剑南天虽然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化解危机,成为宋朝安宁的重要守护者。 钻天鼠卢方: “三侠”之一,虽然名号中带有“鼠”,但其侠义之名丝毫不逊于白玉堂。卢方在五义中居长,足智多谋,善于策划和布局,是义士们集结和行动的智囊。他为人处事滴水不漏,深谙江湖之道,是名副其实的“军师”。 而“五义”则是指: 钻地鼠董平: 五义之二,性情耿直,勇猛好斗,是队伍中的先锋官。他擅长使用一对八棱浑铁挝,力大无穷,冲锋陷阵,无所畏惧。 铜壶公子陷空岛: 五义之三,精通各种机关巧术,擅长制造和使用奇特的工具,尤其在破解谜题和制造惊喜方面,他总能出其不意,令人拍案叫绝。 彻地鼠韩彰: 五义之四,善于钻洞,能在地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行,是打探消息、潜入敌营的得力助手。他形迹飘忽,如同地底的幽灵。 翻江鼠艾虎: 五义之五,虽然年轻,但聪明伶俐,机智过人,是五义中年纪最小却备受倚重的一位。他身手敏捷,敢于冒险,常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玉面虎颜查散: 本是江宁府的一位县官,性格刚毅,清正廉明,与太师庞洪一家势不两立。在遭受陷害后,他被江湖侠士所救,并最终与“三侠五义”汇合,成为他们重要的伙伴。颜查散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林人士,但他身上所代表的官场清流和对法度的坚持,与侠士们的江湖道义相互辉映,共同谱写了一曲正义的赞歌。 这群英雄人物,因缘际会,因为共同的理想和对奸臣的憎恨而走到一起。他们以“三侠五义”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江湖势力,在暗中与庞太师及其党羽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叙事艺术 《三侠五义》的情节设计堪称精彩绝伦,扣人心弦。小说以“五鼠闹东京”为开端,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危险与挑战的世界。白玉堂为了给被冤枉的包拯伸张正义,率众闯入皇宫,与禁卫军和庞太师的手下展开殊死搏斗。这一系列精彩的打斗场面,配合着白玉堂的机智与勇猛,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侠客们的风采。 故事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层层深入,引出更多的恩怨情仇。颜查散的遭遇,陷空岛七侠的身份揭秘,以及围绕着“传国玉玺”、“御猫”、“展昭”等一系列线索的展开,使得整个故事线索纵横交错,充满了悬念。小说中既有宏大的朝堂博弈,也有江湖上的生死搏杀;既有阴谋诡计的较量,也有刀光剑影的对决。 其中,白玉堂与御猫展昭的“猫鼠之争”是小说中最具趣味性的情节之一。虽然两人立场不同,但都代表着各自的忠诚与正义,他们的较量既充满了戏剧性,又不乏惺惺相惜之意。而颜查散在包拯的帮助下,洗刷冤屈,重振旗鼓,与庞太师斗智斗勇的过程,更是将公案小说的斗争白热化。 小说在叙事上,善于运用“层层剥茧”的手法,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逐渐梳理清晰。每一次看似独立的事件,往往都与主线紧密相连,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这种巧妙的构思,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的发展。 鲜活的人物群像:各具特色的英雄群星 《三侠五义》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与其塑造的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密不可分。除了“三侠五义”本身,小说中还涌现出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 包拯: 尽管包拯在小说中的戏份并非最多,但他作为案件的审理者和正义的象征,贯穿了整个故事。他铁面无私,明察秋毫,代表着封建社会中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最高期望。包拯断案如神,将腐败的官员绳之以法,是小说中光明与希望的灯塔。 展昭: 被誉为“御猫”的展昭,是宋朝的护卫官,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忠心耿耿。他与包拯配合默契,是维护朝廷安宁的重要力量。展昭的形象,是无数人心目中完美侠客的典范。 庞太师: 作为小说的反派代表,庞太师集奸臣、国舅于一身,权倾朝野,党羽众多。他阴险狡诈,贪婪狠毒,是社会黑暗面的集中体现。庞太师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官场腐败的根源。 庞洪、庞龙、庞虎等庞家势力: 这些庞太师的家族成员,共同构成了庞家的罪恶网络。他们仗势欺人,无恶不作,是小说中主要的反面角色。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小说中还有众多配角,如仁宗皇帝、八王爷、庞妃、翠云仙姑、丁兆兰、丁兆蕙等,他们或推动剧情发展,或丰富故事色彩,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生动的人物群像。作者在人物刻画上,注重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性格特征,将他们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就活在我们身边。 深厚的文化底蕴:侠义精神与社会现实的融合 《三侠五义》的成功,还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这种侠义,不仅仅是指武力上的高强,更是一种道德上的追求,一种对弱者的同情,对不公的抗争,对忠诚的坚守。小说中的侠客们,虽然行走江湖,不受官府约束,但他们却有着自己明确的道德准则,他们锄强扶弱,惩奸除恶,是社会秩序的另类守护者。 同时,《三侠五义》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小说中对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描写,是对封建社会弊病的有力批判。庞太师一家权势熏天,欺压百姓,正是当时社会黑暗面的真实写照。而“三侠五义”们的反抗,则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社会和公平正义的无限向往。 小说融合了武侠、公案、历史等多种元素,使得其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它既有武侠小说中的奇功绝技、快意恩仇,又有公案小说中的严谨推理、抽丝剥茧,更有历史小说中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这种多元化的融合,使得《三侠五义》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流传与影响:一部民族的文化记忆 《三侠五义》自问世以来,便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瑰宝。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渗透到戏剧、曲艺、影视等各个领域。无数以《三侠五义》为蓝本的改编作品层出不穷,为这部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可以说,《三侠五义》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民族的集体记忆。它所传达的侠义精神、爱国情怀、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至今仍能 resonate with 读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阅读《三侠五义》,我们不仅能领略到精彩纷呈的故事,更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英雄的豪情壮志,体验人性的复杂与光辉。这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细细体悟的传奇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要说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它对于“义气”这一核心概念的反复锤炼与诠释。它将“义”这个抽象的道德准则,具象化为无数次生死攸关的选择。书中的人物,为了维护这份义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甚至可以舍弃生命和荣华富贵。这种极端的价值取向,在现代社会看来或许有些理想化,但在小说的世界里,正是这种极致的纯粹性,构筑了最坚固的情感支撑点。我尤其喜欢看他们如何平衡“江湖义”与“朝廷法”之间的矛盾。当个人信仰与既定规则发生冲突时,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最终的抉择,总是能激起读者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共鸣。每一次抉择都不是轻松的,每一次伸张正义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和道德重量,让故事的张力持续在线,让人读得热血沸腾,又心生敬畏。

评分

我必须承认,初读时对这套书的期待值是相当高的,毕竟是“四大名著”的延伸阅读。然而,真正深入其中后,我发现它在叙事节奏和文学手法上,有着非常独特的“古典匠气”。这种匠气,一方面体现在它对传统公案小说叙事模式的继承和发扬上,环环相扣的谜团,层层递进的推理,让人欲罢不能,总想一口气读完。另一方面,它的语言风格,那种略带文言的古典白话,初看可能有些许门槛,但一旦适应,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韵味和力量。特别是那些精彩的对白,寥寥数语,便将人物的身份、心境和所处的立场交代得清清楚楚,充满了老派章回小说的韵味。对我来说,阅读的过程更像是在参与一场精心设计的智力游戏,享受的是那种拨开迷雾、真相大白的瞬间快感,这种体验在现代快餐式的阅读中是很难寻觅到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传统武侠的饕餮盛宴,我完全沉浸在了那个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交织的江湖世界里。《小五义》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社会图景。它不仅仅是关于几个绿林好汉的传说,更是对清代社会底层挣扎与上层腐败的深刻描摹。那些关于如何伸张正义、如何挑战不公的叙事,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我就是那个手持佩剑,行走于黑白两道的侠客。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即便是配角,也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比如,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迈,与他们私下里的细腻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拍案叫绝。这种对江湖道义和世俗伦理的探讨,使得故事的层次感远超一般的“打打杀杀”,更像是对那个特定时代精神风貌的追溯和致敬。读完之后,那股子侠气久久不能散去,让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有了更强烈的反思。

评分

从纯粹的阅读体验上讲,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相当老道。它懂得在紧张的冲突之后,适当地安排一些市井生活或情感交流的片段,让读者的小心脏能有喘息的机会,不至于全程紧绷。那些描绘市井百态的场景,比如茶馆里的闲谈,酒肆里的豪饮,甚至是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互动,都让这群“非凡人物”变得可亲近起来。正是这些烟火气,平衡了宏大叙事中的理想主义色彩。每次读到他们暂歇片刻,讨论家常或感慨命运时,我总能感到一种深切的连接感——他们不仅是传说中的大侠,更是有血有肉、懂得生活的人。这种文武交融的描写技巧,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磅礴大气之势,又不失细腻温情之美,堪称一种平衡的艺术典范。

评分

与其他一些更侧重个人武功和浪漫爱情的武侠小说相比,这套书的格局明显要大得多,它更像是一部群像戏,一部关于如何构建和维护一个理想化社会秩序的“民间史诗”。作者并没有把笔墨过多地集中在某一个“盖世英雄”身上,而是通过一群背景各异、能力互补的侠客群体,共同推动事件的发展。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描写,相当到位。你会看到不同门派、不同背景的人,如何放下成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种“多点开花”的叙事结构,使得故事的丰富性大大增加,避免了单线叙事的枯燥。每当一个小小的支线故事结束,你都会感觉到这个“侠义联盟”的力量又得到了巩固和证明,这种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展现,是这本书区别于许多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关键特色。

评分

听这个评书长大的,感情深厚,这次可以寻找,居然找到,开心

评分

茶余饭后消遣之作,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质量就是好!

评分

纸张有些透页,拿来看看还行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就是个好,好的很,很好

评分

上海古籍这套书,精装,纸质佳,字较大,却非常便宜,实在是市面最佳读本。古代通俗小说可以说很多出版社都出了,但是基本是平装本,现在的平装本基本是胶装的,容易裂。所以上海古籍这个确实比较适合购买。

评分

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这部小说,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很好,情节也很精彩, 人物形象塑造也很生动,上古这一版选择的底本也是不错的,应该说算是善本,并且精装,性价比倒还算高

评分

很不错的书,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