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凌辉,河南信阳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和医疗社会史。近年来相继在《近代史研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民国档案》《近代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细菌作为切入口的文化史著作。自19世纪下半叶,细菌学说不仅逐渐改变了东西方医学的汇通焦点,同时还构成了近代中国学科生成的重要面相。本书以晚清民初为观察时段,以细菌学说的容受与卫生防疫机制的调适为主线,辅以重大疫情为历史剖面,试图揭示该时期因虫致病说、细菌致病说、防疫观念、卫生机制之间错综复杂的情节,注重挖掘近代知识、观念与制度的往还与互动,呈现细菌学说在中国的“在地化”过程。大体上,时人在晚清民初的中国大地上刻画出了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到晋绥直隶,从晋绥直隶再到全国各地的社会文化版图。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两百年未有之思变,一百年未有之横亘,疫情不断,思考向前。 在新冠肆虐的三年,社会对疫病的了解与认知日渐深入,医疗史的研究也更加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姬凌辉博士的《晚清民初细菌学说与卫生防疫》,即是关于医学观念与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讨论。该书是他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完成,我作为他硕士学习期间的指导教师,自然感到高...
评分清末民初是被称为“中国社会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开始了睁眼看世界,西方的新事物不断传入中国,不光有汽车,电灯等可见性器物,一些“不可见”的新事物也传入了其中,其中就有医学中不可忽视的细菌一词,但是有意思的是“细菌”这个词本身属于舶来品,并不存在于中国古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清末民初是被称为“中国社会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开始了睁眼看世界,西方的新事物不断传入中国,不光有汽车,电灯等可见性器物,一些“不可见”的新事物也传入了其中,其中就有医学中不可忽视的细菌一词,但是有意思的是“细菌”这个词本身属于舶来品,并不存在于中国古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