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江苏省“333工程"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区域社会生态史。曾兼任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安徽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内容简介】
《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为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经典著作,初版于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自问世以来即引起广泛地影响,颇受好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今次作者全面修订,在以往的基础上又多加考证、爬疏,使所用材料更加准确与丰富。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主要分析了自清以来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所产生的交互影响,着重考察淮北地区人类活动,特别是政府行为和官僚意志对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影响。作者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影响及作用。作者所讨论的空间范围,包括苏北、皖北、鲁西南在内的淮河下游地区,分别从漕运、盐业、农业、民生等面描述了淮北社会在中央政府基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下,如何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后来的穷乡瘠壤。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上述这一时期淮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衰变及平民的生活状态也做了细致地考察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在“顾全大局”的政治思维下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的巨大影响。
##作者把淮北衰落的一切责任都推脱给专制的权利。然而封建王朝的专制是普遍的,对各个地区都是一视同仁的,而何独淮北就衰落,而其他地区便兴盛?作者马俊亚深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为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至于不顾基本事实。竟讲出淮北地区因为国家权力剥削所以导致全部都是坏士绅,...
评分 评分##对于作者把淮北水利之败坏全盘归咎于各朝政府的自私、腐败,各级官员的推诿和党争,未免太过高看明清中国工程技术能力了。用人力去治理当今以各种工程机械尚不能完全驯服的黄淮,不免是力有不逮,况且是黄淮运湖纠葛在一起呢?我是江苏宿迁人,自然不希望自家成为洪水泛滥之地...
评分 评分##作者家乡湖东口,原是海州地,解放后和西圩华冲滥泥洪一起划给了沭阳,这些地方和连云港市区习俗口音相同,所以看这本书非常有感触,读了作者后记更是感同身受。往昔已往,但作者对明清专制政府的抨击和对淮北伤害的控诉,值得今人深思。改革开放后,重点发展苏南,使得苏北发...
评分 评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遗留问题:淮北在唐宋及以前,本是中国最富庶之地,宋以来受到黄河夺淮的影响,水灾渐多。但真正的使水患横生的,还是明清以来的漕运。由于大运河需稳定的水位以保证漕船通行,因此需枯时蓄水、丰时放水。如此操作,会使下游农地旱时更旱、涝时更涝。作为供给...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