蔔鍵,文學博士,研究員,文史學者,專欄作傢。中國海洋大學國傢文化與旅遊研究基地主任、特聘研究員,原國傢清史辦主任、國傢清史編纂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已齣版學術著作19種,發錶論文與文章300餘篇,主持《清史·邊政誌》,主編《清代教育檔案文獻》等。
從19 世紀中葉開始,曾經屬於中國的庫頁島,就變成瞭沙俄的薩哈林,變成瞭俄國監禁犯人的苦役島;而直到今天,其在許多國人心中仍有一份特彆的紐結牽連,一種揮之不去的復雜與沉重。
這是一個以小見大的選題,從庫頁島的曆史齣發,鈎沉幾韆年來東北地區與中原內地的交往曆史,更聚焦近五百年來中國、俄國以及日本在黑龍江流域的進退與戰和。作者充分利用中文、滿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資料,對庫頁島的曆史進行瞭較為清晰的梳理。他通過俄國文學傢契訶夫的薩哈林之行,橫嚮截取瞭1890年庫頁島曆史麵貌的片斷,又通過庫頁島幾韆年的曆史演進,縱嚮勾勒齣庫頁島與華夏曆代王朝之間的關係,既有現場感,又有曆史感。通過作者的描述,讀者對那一片故土有瞭認識或者是有瞭重新的認識。作者在文前開列“主要人物小傳”,附錄中撰集“庫頁島曆史紀年”,極大地方便讀者閱讀。
##更像一本隨筆集。作者語言平實,娓娓道來,敘述引人入勝,作為一本普及性讀物是過關的。但遺憾的是,庫頁島作為一個“地居東北亞,時跨三韆年”的地區,對它的研究難就難在語言要求上,除瞭漢文史料,日文、俄文、滿文(及濛古文)都是必需的。然鵝作者自述“不識俄日文字”,雖然齣版方宣稱“充分利用中文(應為“漢文”——筆者注)、滿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資料”,但實際上所引用的,隻是上述語種已經被譯成漢文的部分,局限性很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製約瞭本書的學術性,可惜!
評分##作者雖未登臨這個曾屬於中國的第一大島,但依然根據史料清晰描述瞭此島的前世故事。與書結尾作者的想法有共鳴的人應該為數不少吧。
評分 評分##提個不足之處,就是前後文譯文常見不同意,比如沙俄的“美洲”號,後麵又叫“亞美利加”號,還有“阿尼瓦灣”,有時又寫成“阿尼爾灣”
評分##掩捲嘆息,書名雖然講的是庫頁島,實際上更為可惜的是黑龍江下遊地區和烏蘇裏江以東。本書副標題原為“對一塊故土的曆史和文化追尋”,為避免敏感而做瞭改動,更充滿瞭現實的諷刺意味。對這個貪婪而狡猾的北鄰,無論曆朝曆代都應充滿警惕。
評分 評分##作者雖未登臨這個曾屬於中國的第一大島,但依然根據史料清晰描述瞭此島的前世故事。與書結尾作者的想法有共鳴的人應該為數不少吧。
評分##鯨川太海中 肅慎有故國 極東稱苦夷 孤懸六百年. 國人於庫頁島之牽念/惋惜/浪漫懷想皆可見於本書 又有契訶夫式Mania Sachalinosa 中日俄三國文獻互照 讀起來還是頗具趣味. 永寜二碑早已舊址不再 疆界議商本朝也已成定局 庫頁/薩哈林作為苦難與異文化意象 可堪迴味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