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评论家。出生名门,从未上过正规学校,自学成材,且才华出众,其主要作品有风格独特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此外,弗吉尼亚·伍尔夫还是一位杰出的女权主义思想家,以其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对西方女权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文荣,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曾发表论著《19世纪英国小说史》《英国当代小说史》《西方文化史》《人类文明遗产》《欧美情色文学史》和译作《裸猿》《人类动物园》《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巨匠与杰作:毛姆读书随笔》等。
怎样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书和人生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家名作?……
作为读书家和书评家的伍尔夫,她既有眼界和格局,又兼备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她会把一本书放进文学史,放在某个类型之中,或者把作者的所有作品都拿出来做对比,也会把书放进思想,放置社会之中,甚至构造一个情境来讲一本书,既随性自由、不拘一格,又理性且毫不客气。所以,不得不说,她的读书随笔如同她的人一般,独树一帜,独一无二。
本书主要选自她的8部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飞蛾之死》《瞬间集》《船长临终时》《花岗岩与彩虹》和《书与画像》,最后附有她的日记选,力求完整系统地展现伍尔夫的读书世界。
##伍尔夫女士在自杀前不久的日记还是感觉得到她的小俏皮,这大概就是认真对待生命的人吧
评分 评分##“诗人永远是我们的同时代人”,有点意思,我们在诗里寻找的常是某种非历史化的东西。伍尔夫笔下的文字画面感很强,这不只需要幽默感也需要想象力,写到这种程度是种本事。“普通读者”或许并不总是理智,然而那只能说明理智仅仅是诸多价值中的一种罢了。名著选读章节相对乏味,因为个人的魅力隐退了。
评分 评分##看了一半,很多真知灼见,也有点毒舌,不愧是你;“得做饭去了,这是我扮演的另一个角色”
评分 评分 评分##“凭天性、头脑得出自己结论,即使请教名家,也要有自己的问题,累积起来,才能有收获!”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给我当头棒喝。特别喜欢看名家文学评论的我,一直没有意识到,有时只是在一味地吸收名家的评论,而没有认真的思考这些评论是否真的符合实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评论,也不是没有在这些作品中存在,为何依然如故呢?用伍尔夫的话说,或许我不是在“理想的阅读”,没有将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判断力同时放入其中。很认同她说的文学评论的感性理论,因为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不同的,生活经历、工作经验、价值体验等,为何会要有同样的标准呢?书中不仅将到了她的阅读态度,而且有对于女性文学的思考,同时还有对于一些名家名作的推荐与评论。这本书比较珍贵的事情在于放入了伍尔夫私人的阅读日记,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她的阅读选择及阅读感受。。
评分##看过《时时刻刻》以后,以为Virginia Woolf是个疯疯癫癫不可理喻难以用常人思维接近的天才。 事实上,从这本随笔中看到的她,才华横溢自不待说,却是亲切平易的。易读程度简直令人讶异。 她所谈的书,我几乎都没有看过——除了《呼啸山庄》看过大半,但也萌生了读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