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1915-2005)
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被誉为 “美国戏剧的良心”。著有《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堕落之后》《代价》《美国时钟》等多部戏剧。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评论奖、奥利弗最佳戏剧奖等。
★ “随你的心愿去做吧,但是不要让任何人当你的审判员。”
★“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代表作,1953年托尼奖最佳剧本
★著名翻译家、阿瑟·米勒译介第一人梅绍武先生译本
★每一个时代都不陌生的道德拷问与人性深渊
《萨勒姆的女巫》是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的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代表作,1953年获得托尼奖最佳剧本奖。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1957年把它改编为电影。故事取材于1692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发生的迫害案件。清教主义笼罩下的小镇出现了“女巫”,牧师巴里斯请来相邻教区的“驱魔高手”来协助调查。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开始相互怀疑、揭发甚至诬陷,随之引发蝴蝶效应,少女们的森林之舞最终将小镇变成了炼狱。男主人公普洛克托被人诬陷,却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米勒以史喻今,完美呈现了一则关于人性善恶、魔道冲突的寓言,揭示了强权势力的残酷无情,乌合之众的盲从之恶和道德信念的瓦解,大难临头时人们各自的选择,有人性中最深的深渊,却也有人性最耀眼的光辉。
##恐怖的不是巫术,而是信念
评分##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匪夷所思,看不太进去... 因为学业要求一定要看 坚持读完 看到第三幕和第四幕的时候觉得心里还是挺悸动的 关于宗教类的书籍作为not religions,但还是可以引发思考人性的 是悲剧,但是很值得看的一本.
评分 评分 评分##阿瑟·米勒的这一出戏剧较之《推销员之死》更能激起我愤青的情绪,戏剧围绕信仰这一主题,暗流涌动,以古讽今,最后约翰的赴死更是有如希腊英雄似的悲壮。以死证道,苦也,悲也,但无憾也。
评分##人物、对话、节奏,方方面面都极其优秀!第二幕开始高潮迭起,太精彩了!读到的第一本情绪被完全带动的戏剧。人在利益引诱下的嘴脸真是恶心至极啊……有时候真怀疑一些原则性的坚守到底有什么意义,视若珍宝的信仰被肮脏的世界踩在脚下还有什么价值,当珍珠覆满尘土,它还是不是珍珠……尘土淹没了它的光华。无用的珍珠。
评分##当一个排他的信仰成为官方主流价值时,往往会出现大规模集体迫害个人的事件。会有很多人利用这种狂热,将自己的报复性目的融入到集体迫害行为中。在一般条件下他们是不敢这么做的,因为个体的出格行为会非常引人注目而受到普遍谴责。而在疯狂年代,个体可以抹去自己的特征,躲...
评分##当社会无可救药的疯狂时,个人是否能守住自己的良知?那绞死的72人证明可以。互相揭发检举一点都不分国界,这就是人性吧,骨子里的贱皮子,还非得扯上上帝(上帝:关我鸟事喔!那几个女孩子太坏了,但想想她们兴风作浪的救援力量真的不寒而栗。受赔偿的受害者却是告密者,无耻至极。重复玛丽那一段脑补了一下现场,很震撼,感觉毛骨悚然。前半部分还是很轻松搞笑的,对话都特别幽默,不过翻译有点出戏,特别是那句“大嫂子”我笑了!认真的不仅仅是拥有了爱就足够了,我们需要的是面对生活的无所畏惧(愿我无所畏惧!赞美主hh “不过,你应该明白,先生,一个人要么站在维护法庭这一边,要么就必然给算在反对派那一边,中间道路是没有的。当前是个斗争尖锐的时刻,一个严守教规的时刻——我们不再是生活在那种恶搀混在善里迷惑世人的暗淡黄昏时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