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 Baldwin),瑞士日内瓦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的国际经济学教授,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CEPR,华盛顿)政策研究部主任,欧洲经济学协会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于2007年创办了Vox杂志并担任总编。在布什执政期间(1990-1991),他曾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学家,参与乌拉圭回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大量美日贸易问题的谈判。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
★1820年“大分流” The Great Divergrnce
★1990年“大合流” The Great Convergence
.
信息技术使全球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理解当今的全球化?从生产和消费变化的关系看全球化,改变你对全球化的看法!
.
《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
《金融时报》年度最佳经济类图书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 领衔推荐
.
.
.
全球化在19世纪初得到第一次飞跃发展,归功于蒸汽动力普及和世界格局稳定带来的商品运输成本的降低,引发了所谓的“大分流”。20世纪末,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跨国界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全球化得到了第二次飞跃发展。将高科技和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的新可能性激发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工业化,其结果就是本书讨论的“大合流”。
新全球化与旧全球化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会更加突然,且不可预测、有选择性并难以控制。正如本书所展示的,新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很有价值的叙事框架和未来线索,
评分##在作者看来,突破地理距离限制,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解绑是全球化的核心内涵。而影响这种解绑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商品运输成本、思想交流成本以及人口流动成本。前全球化时代,高商品流动成本、高通信成本、高面对面交流成本,使得生产与消费高度绑定。全球化的第一次飞跃发展,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商品运输成本的降低。自19世纪早期始,商品贸易成本的降低推动了贸易、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使得主宰世界经济长达4000年的亚洲和中东古老文明渐渐被出现不到200年的当今发达国家所取代,呈现出“大分流”现象。全球化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20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大大降低了思想交流成本,生产和技术呈现“由北向南”的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制造业生产基地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持续近一个世纪的上升趋势在短短20年内被完全逆转。 关于全球化,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经济学家Richard Baldwin的《The Great Convergence》。这是一本思路和框架非常清楚的书。 它把全球化分成了三个阶段:货物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人的全球化。货物的全球化对应的时间是从工业革命到大概1990年,主要特点是运输成本下降,让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大分流后大合流 全球化有意思的剖析
评分 评分##作者认为,全球化在19世纪初第一次飞跃发展,归功于蒸汽动力普及和商品运输成本降低,引发了所谓的“大分流”。20世纪末,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跨国交流成本大大降低,使先进技术和低成本劳动力得以结合,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快速工业化,导致世界经济“大合流”。未来随着随着远程交互技术的发展,服务业面临全球范围的竞争,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和改变会更加突然,且不可预测,每个人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常识堆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