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性与剧场性

专注性与剧场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迈克尔·弗雷德 张晓剑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9-10-20 平装 9787558021244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1939- ),杰出的批评家、艺术史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人文学科波恩讲席教授。20世纪60年代,他凭借对极简艺术的深刻批判奠定其优秀批评家的地位(其批评文章集结为《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70年代后,他转入艺术史研究,著述丰富,其中《专注性与剧场性:狄德罗时代的绘画与观众》《库尔贝的写实主义》《马奈的现代主义》构成了“现代主义前史”三部曲;并在最近十几年重返当代艺术批评,直面影像艺术的最新现象。其批评和艺术史研究不仅在艺术学界广受关注,并且也为哲学、美学、思想史等领域内的学者所重视,甚至还反哺当代的艺术实践(著名摄影师杰夫·沃尔就深受启发),被公认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在世批评家、艺术史家之一。

译者简介:张晓剑(1977-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主要从事中西艺术史和西方现当代艺术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合作译有《艺术与物性》、《杜尚之后的康德》,合作编有《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新美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

迈克尔·弗雷德以此书修改了我们对18世纪下半叶法国绘画与批评的理解。他在细读1753-1781年间的画作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那个时代的绘画有意识地描绘专注于行动的人物,建立画外观众不存在的虚构,由此克服“剧场性”,从而取得令人信服的画面效果。弗雷德以自己的博学,出入当时的艺术批评、哲学和文学,为我们透视洛可可艺术及反洛可可潮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重新发现了狄德罗绘画批评的独特价值,也把艺术自主性问题大大推进到18世纪60年代。此书获得美国18世纪研究学会所颁发的路易斯·戈特沙尔克奖,在艺术史学界乃至文学批评、文化史和美学等领域内都具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研究现代艺术起源的不可绕过的名著。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迈克尔·弗雷德以此书修改了我们对18世纪下半叶法国绘画与批评的理解。他在细读1753-1781年间的画作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那个时代的绘画有意识地描绘专注于行动的人物,建立画外观众不存在的虚构,由此克服“剧场性”,从而取得令人信服的画面效果。弗雷德以自己的博学,出入当...  

评分

总体来说本书的主题对我来说是相当陌生的领域(此前只短暂的接触过狄德罗的批评文本),但读来仍感叹于弗雷德从艺术写作和绘画中“压榨”信息的强大能力,以及美术史家读图并将其转化为文字的扎实功底(夏尔丹和格里兹的对比细腻至极!)… 狄德罗的整体艺术理论与18世纪古典戏剧理想的复兴、重构息息相关,从绘画的角度来看,“专注性”和“剧场性”事实上都指向画面内在且根本的统一性,这种统一要求画面自足、无刻意感,更为重要的是——正如狄德罗不断强调的那样——忽略观者的存在。然而,“有意的忽略”其实已是一个悖论,它意味着观众已经成为18世纪中期以来的批评家和画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因素。另,弗雷德有意绕开的艺术社会学或许能为观众的浮现与被悬置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如这一时期公共沙龙的兴起等),不过这大概能再写一本书。

评分

##弗雷德明知自己的批评事业已被历史车轮无情碾过(他本人称之为“雪崩”),不得已退回艺术史研究领域,却还不遗余力地苦苦寻觅着自己在久远往昔中的知音(在本书中即狄德罗),不知是该敬佩其持之以恒的毅力,还是该同情其自我慰藉的境遇…… 一.专注性问题 Absorptive与absorption作为本书的核心词汇,在译文的注释中,译者张晓剑老师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他指出,absorb的本意为“吸收、吸附”之意,也有“使专心、使全神贯注”之意,意在强调主体被动地为外部对象所吸引,张晓剑老师将其翻译为“专注”一词,然而在...  

评分

##弗雷德明知自己的批评事业已被历史车轮无情碾过(他本人称之为“雪崩”),不得已退回艺术史研究领域,却还不遗余力地苦苦寻觅着自己在久远往昔中的知音(在本书中即狄德罗),不知是该敬佩其持之以恒的毅力,还是该同情其自我慰藉的境遇…… 一.专注性问题 Absorptive与absorption作为本书的核心词汇,在译文的注释中,译者张晓剑老师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他指出,absorb的本意为“吸收、吸附”之意,也有“使专心、使全神贯注”之意,意在强调主体被动地为外部对象所吸引,张晓剑老师将其翻译为“专注”一词,然而在...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