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达德利·安德鲁 李伟峰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8-12 平装 9787550255265

具体描述

达德利·安德鲁(J. Dudley Andrew),美国电影理论家,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委员,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谢尔顿•罗斯荣誉教授。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法国文化艺术勋章、美国电影与传媒研究会授予的“杰出终生事业成就奖”,著有《主要电影理论》(The Major Film Theories)、《电影理论概论》(Concepts of Film Theory)、《巴赞传》(André Bazin)、《悔恨的迷雾:法国古典电影的文化和敏感性》(Mists of Regret: Culture and Sensibility in Classic French Film)、《电影是什么!》(What Cinema Is!)、《打开巴赞》(Opening Bazin)等。

李伟峰,湖南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士。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硕士。

迄今为止梳理得最清晰透彻的电影理论入门导读

一份经典理论的导览地图

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安德鲁教授力作

迅速了解巴赞、麦茨等理论名家的核心观点、逻辑体系

台湾新电影运动时期,曾由陈国富导演亲自译介繁体中文版

......................

※编辑推荐※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是迄今为止梳理得蕞清晰透彻的电影理论入门导读,像一份电影理论森林里的导览地图;作者条理地介绍了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巴拉兹、米特里、麦茨等人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并介绍了各位理论家面对“电影是什么”、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什么是电影性、如何对待声音、色彩、3D等技术进步问题所给的不同答案。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自1983年陈国富先生翻译了繁体中文版以来,一版再版。

◎ 美国电影理论家、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达德利·安德鲁经典力作

◎ 自1983年台湾出版陈国富先生翻译的中文繁体版以来,第1次发行中文简体版

◎ 清晰透彻地挖掘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 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

◎ 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

......................

※媒体推荐※

这本电影理论史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研究。既是许多重要的信息来源,也为以后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照。

——《电影研究季刊》

本书将会引起读者对当代法国电影理论如米特里、麦茨、艾弗尔和阿杰尔的兴趣。

——《电影批评》

安德鲁的著作是蕞早涵盖众多电影理论家的英文参考书。

——《视与听》

......................

※名人推荐※

美国学者达德利•安德鲁的这本书,自1976年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且一版再版,国内学者曾译为《主要电影理论导论》,从当今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对经典电影理论的经典评介。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全书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分节依据,从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出发,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将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相对照,并结合了现代法国电影理论,对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爱森斯坦等重要电影理论家的观点及其背后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等思想根基作了详实的溯源与说明,揭示出其中的严密、坚实或矛盾、偏狭之处,进而“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以使读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电影理论的名家名作,从中得到启发与鼓励,重新思考经典电影理论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这个框架实在清晰通畅,读下来太舒服了(当然也相对基础浅出)现象学的部分像首诗 (一) 按照达德利·安德鲁这本书的排列顺序,电影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美学—哲学—科学。分别对应的是:形式主义—写实主义—符号学。 于果·明斯特伯格、鲁道夫·爱因汉姆、谢尔盖·爱森斯坦和贝拉·巴拉兹的核心目标,是要证明电影是一门艺术,因此电影不是一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一册在手,经典电影理论的迷雾森林任你游走。爱因汉姆、爱森斯坦、巴拉兹、克拉考尔、巴赞、米特里、麦茨,看不懂,本书让你不在有借口。ps:翻译奇赞!

评分

##电子书

评分

##终于静下心把这本书认真的通读一遍,收获还是蛮多。以导论的形式构建经典电影理论,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直接读解理论原著的难度,行文也属于精练浅显的风格,比较适合我这种正搭建知识框架的读者。通过形式主义-写实主义的二元分类划归理论(比技术主义-写实主义的划分更恰当),且叙述中不断援引和对比前后理论家主要观点的冲突和继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电影史视野的写作脉络。限于创作年代的限制(上世纪70年代初),一些正在兴起的理论流派未能纳入其中(如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等),同时作者对巴赞的喜爱明显甚于其他理论家,第三章现代电影理论的论述也仅限于法国,因此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但作为快速切入理论的导论书籍,还是值得反复阅读。

评分

##“艺术是很玄乎的,因为它只提供经验,也只作为经验存在。要真正理解或鉴赏它,就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 今晚读完这本小书,虽然不厚但是丰富的知识量让我阅读时总是心潮澎湃,整个精神都饱满。我一直认为电影的欣赏、或者学习和电影创作不一样,它不是先验,我在体会每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