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伯克(James Burke),生于1936年,英国作家、科学史研究者、BBC制片人。制作了多部科学史题材的纪录片,包括《联结》《明日世界》《宇宙改变的时刻》等。被《华盛顿邮报》誉为“当今西方世界最引人入胜的头脑”。现居伦敦。
.
译者:阳曦,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自由撰稿人,杂志专栏作者。已出版译作《宇宙的尺度》《赶往火星》《元素的盛宴》等。
★ 比尔·盖茨挚爱的作家
★ 同名纪录片于英国BBC & 美国PBS双台联播,创收视纪录!在英国,每5人就有1人看过
★ 詹姆斯·伯克拥有当今西方世界最引人入胜的头脑。——《华盛顿邮报》
水车上的一个小小零件,使钟楼奏出复杂的音乐,数百年后,记录音乐的同一套方法记录下了织布机的复杂花纹。而当自动织布机遇见了189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竟碰撞形成了一套高效的信息存储系统——今日计算机的雏形。
衣着时尚促动了印刷机的发明;烟囱的发明导致爱请诗广为流传;不起眼的马镫塑造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现代世界里某项影响深远的先进发明,总是能回溯至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詹姆斯·伯克,这位“科学史界的福尔摩斯”,手握放大镜爬梳历史,找到挥舞气压计的物理学家、改进车床的工匠、避难深山的修士,近距离记录他们改变世界的时刻;随后,他又自如地切换至全景镜头,穿过让人眼花缭乱的表象,让变革深处的因素——”联结“,浮现出来。
《联结》之前,从未有一部作品像它这样,用跨学科的视角,串联起历史或科学中纷繁的线索,清晰地指出变革的核心。技术革新的浪潮汹涌而至,淘汰感激发的恐惧,让人应接不暇。那么,该用什么来化解焦虑?詹姆斯·伯克为我们开出的良方是:回到历史,寻找联结。
##写得超有趣!当历史上那些看似无关的事情(和八卦)连起来,补充了很多缺失的环节。创造的源头从来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偶然、气候变化、天才、技艺、细心观察、野心、贪婪、战争、宗教信念、欺骗等等数百种因素混合而成的迷人图景”。
评分 评分 评分##其实最近听书更多,这本也是用听的。纸质书在言几又看到简介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因为非常好奇从水车到电脑的链接究竟是什么样的演进过程。不过说实话,科盲听联结简直像在听天书。我的智商可能只能follow住远古部分,从亚历山大港启航之后我就迷路了。 不过呢,在听这本书的时...
评分##从科技发展的过去,预想科技发展的未来。科技树其实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它是一条隐藏的线,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P.S:《文明》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提高了呢。
评分 评分 评分整本书发明的介绍很跳跃,看的时候往往忘了自己在看什么。只能在看完之后模糊提炼一下各个催生后续发明的驱动力: 看完之后我总结了几个能发生联结的促进因素: 1. 提高效率、减少对使用者专业度的要求 比如航海时水手了解船只的位置、航行时间等等原本只能靠测量和计算,后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