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迴憶錄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發表於2025-05-01
餘英時迴憶錄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英時
祖籍安徽潛山,1930年生。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鬥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6年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第一屆唐獎得主。著有《歷史與思想》(1976)、《論戴震與章學誠》(1976)、《紅樓夢的兩個世界》(1978)、《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1980)、《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鬍適》(198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1995)、《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1998)、《硃熹的歷史世界》(2003)、《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2004)、 《中國文化史通釋》(2010)、《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2011)、《方以智晚節考》(2012)、《論天人之際》(2014)等多種。
從一九三七年抗日開始到今天,是中國現代史上變亂最劇烈的一段時期。我深切感到:如何將這一特殊歷史階段的重大變動在訪談稿中呈現齣來,其意義遠大於追溯我個人生命史的發展。迴憶錄因個人的處境互異而各有不同,這是不可避免的。我一生都在研究和教學中渡過,因此迴憶也隻能騁馳在學術、思 想和文化的領域之內。不用說,我所經歷的世變也是通過這一特殊領域得來的。我希望我的迴憶對於這一段歷史流變的認識稍有所助。同時我也相信,一定會有和我同代的其他學人,以不同方式留下他們的迴憶。這樣的迴憶越多越好,可以互證所同、互校所異。齣版這部「迴憶錄」的另一動機:拋磚引玉,激起更多學人追憶往事的興趣。如果允許我再有一個奢望,我想說:我在《迴憶錄》中所記述的個人學思歷程,無論得失如何,也許可以獻給新一代求學的朋友們,作為一種參考。——餘英時
全球華人引領翹望,期待已久的钜作,《餘英時迴憶錄》終於問世瞭。餘英時教授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唐獎得主,更曾在2006年獲美國剋魯格學術獎肯定,可謂聲蜚國際。這部迴憶錄具現他從成長求學迄今的心路歷程,以及轉摺,與時代變亂相綰繫,從而形塑生命中深沉與不斷思索的肌裏,是當代難得一見的,最重要的學人心史。從訪談到成書,歷十二寒暑,成書之不易與下筆之慎重,可見一斑。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餘英時迴憶錄》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餘英時迴憶錄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英時迴憶錄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餘英時迴憶錄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英時迴憶錄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悶在傢裏一天讀完,書中“時忌”太多,不便言說。本書可另名為《餘英時學術拓疆紀實》。與黃仁宇的《黃河青山》、何炳棣的《讀史閱世六十年》,楊聯陞的《哈佛遺墨》《蓮生書簡》一起讀就更有意思,四者可謂構成“史(民)學(國)賢(遺)達(民)海外拓疆實錄”叢書?。可分三階段:20紀初期(1915-1925),齣現瞭“七星”“三傑”,趙元任最為突齣。20世紀早期(1930-1945),哈佛有“四靈”之說,以楊聯陞最為突齣。20世紀中期(1950-1960),張光直、高友工、餘英時為哈佛“三友”,以餘英時最為突齣。
評分##- 這本迴憶錄不算很長。餘錶示本來沒有打算要寫迴憶錄,但十幾年前有一位來自廣州的記者對化進行係統的訪談,及後又做瞭很多資料收集,促成瞭這書的成形。 - 書中的內容分三大部份,第一部份為他齣生後到來香港前,第二部份是談他在香港求學的經歷,第三部份則是談到他到美國唸...
評分##悶在傢裏一天讀完,書中“時忌”太多,不便言說。本書可另名為《餘英時學術拓疆紀實》。與黃仁宇的《黃河青山》、何炳棣的《讀史閱世六十年》,楊聯陞的《哈佛遺墨》《蓮生書簡》一起讀就更有意思,四者可謂構成“史(民)學(國)賢(遺)達(民)海外拓疆實錄”叢書?。可分三階段:20紀初期(1915-1925),齣現瞭“七星”“三傑”,趙元任最為突齣。20世紀早期(1930-1945),哈佛有“四靈”之說,以楊聯陞最為突齣。20世紀中期(1950-1960),張光直、高友工、餘英時為哈佛“三友”,以餘英時最為突齣。
評分 評分##1900+。我在私下受錢先生開導和指點,最得益的是如何讀中國文史哲的典籍。他把重點放在對文本內內外外的徹底認識上麵。內則“一字之義”必不可放過,這相當於清代學人所強調的訓話之學;外則對文本必不可作孤立的理解,而當和同類的文本加以異同的比較,然後纔能認清它在整體歷史脈絡中的真實地位。詳細的節目這裡不必多談,大緻上說,他始終在盡量培養我讀書、作研究的基本能力。錢先生雖有明確的價值取嚮——他信奉儒傢的價值係統——但他並不把自己的價值係統(相當於古人所說的「道」或「道統」)直接嚮我灌輸。如果藉用韓愈在“師說”中的詞彙,我可以說,錢先生教學的具體著手處,是在「授業」和「解惑」上麵,“傳道”即寓於其中,而避免採用一般宗教傢的「傳教」方式。他似乎認為隻要我具備瞭讀書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最後自己便能找到「道」
評分##我那時纔七歲,初從城市迴到農村,事事新鮮,興奮之至,所以記憶深刻。我在鄉下住瞭九年,和父親隔得很遠,但他的影響還在我心中發生作用。第一是從他那裏得到重視知識和學問的價值。父親受上一輩人如陳垣、洪業等人影響,尊敬有學問的人,自己也時時進修。他雖在抗戰時期進入...
評分 評分##人生的收官階段 大體框架是早已熟悉的,這次增加瞭許多鮮活生動的細節,比如廣州的黃牛黨之類。 唯一不足是到手之後纔發現結束得太早,大緻上僅僅寫到哈佛大學博士畢業時期。好在餘先生序言中已經提到“下冊的撰述”,在臉書見到此書齣版者廖先生提及續編的進度:“九月訪餘教授時談論續編時程我個人粗估約三年,不敢保證”,看上去是餘先生仍在寫作中,纔需要耗時頗久。希望他身康體健,期待下冊早日麵世。
評分餘英時迴憶錄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