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彼得·罗斯·兰奇(Peter Ross Range)
记者和作家。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德语、法语流利,研究方向涵盖了战争、政治、历史和国际事务。
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历任《时代周刊》驻外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白宫记者等,写作内容包括总统政治、越南战争、柏林墙等主题。
1924年,对希特勒、对德国、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虽然希特勒还没有夺取政权,但正是在这一年里,希特勒发生了根本性的思想转变——他不仅将自己称为绝对正确的领袖,他还将自己称为人类的救世主!
实际上,当时的希特勒远离社会,因啤酒馆暴动失败而待在监狱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年的深入阅读、写作、审判和演说,造就了他后来的思想。目前为止,还未有人研究过希特勒一生中关键的这一年。在《1924》这本书中,彼得·罗斯·兰奇尽可能丰富地描述了这一年的故事和场景,这对我们理解战争狂人希特勒、他的作品和他后来种种残忍行径是至关重要的。
##1923年11月9日,34岁的希特勒在慕尼黑领导了第一次武装暴动,和同时代中国的城市武装起义一样,迎接他的是失败的命运。 随后他被捕入狱,却因祸得福,用希特勒自己的话说:“暴动的失败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那么,1924年他在狱中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特别是希特勒出...
评分##犹太人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或最邪恶的?以后会不会再出现希特勒这样的人?完全可能,生长的土壤已经在等待另一个希特勒了。
评分##【No.037】在众多研究希特勒与二战德国的书之间本书的切入点也算是比较有趣的,但所列举的材料显得浮夸又欠缺说服力,作者本身强烈的个人情感与一些不知所云的句子也使此书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评分 评分##作者大大的作品好久没有看到了 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的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他并非生于德国,又没有政治背景、经验,却改变世界的命运,历史铭记。《1924:改变希特勒命运的一年》将诠释着希特勒的命运转折,1924年一场政治暴动的失败,一年的监狱生活,一次法庭上激情的演讲,让德国人记住了...
评分魏玛共和国相当于我们的民国:民主的外衣,混乱的内在,实际的四分五裂,思想上百家争鸣。 希特勒是有着谜一般煽动能力、演讲、战略头脑、思想深远的邪恶天才,作者还太学究气了:一个能造成亿万人的死亡的人物不是草包和肤浅的。
评分 评分##“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和气候,历史又会重新上演'惊人相似的一幕'。” “在20世纪的历史上,'这13分钟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 除开怕被驱逐出境外,其他事上都刚的一批啊!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