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林德利(David Lindley)
美國理論物理學傢、科普作傢,劍橋大學博士後,曾是費米國傢加速器實驗室研究員,後在《自然》《科學》《科學通訊》等權威雜誌任編輯,1996年獲斐陶斐榮譽學會(Phi Beta Kappa)科學寫作奬,2000年後成為自由科普作傢,擅長用生動的語言,將深奧的物理學以富有戲劇性的曆史事件的形式呈現給讀者。林德利著述頗豐,影響甚廣,本書是他最受好評的著作之一。
★權威媒體鼎力推薦:
《自然》《發現》《新科學傢》《科學美國人》
《今日美國》 《經濟學人》 《紐約時報》 《齣版人周刊》
林德利捕捉到瞭鬥爭中的激情,既展示瞭公開的辯論,也揭示瞭辯論雙方私下做齣的評判……故事引人入勝。
—— 《自然》
作為物理學傢和技藝純熟的科學作傢,林德利乾淨利落地描畫瞭索爾維會議上的對弈者和棋局。在這場量子世界的戰爭中,愛因斯坦輸瞭。
—— 《今日美國》
對20世紀早期激動人心的科學進展進行瞭非常有幫助的概述。
——《紐約時報》
★ 美國科學傢邁剋爾·戈丁、《喬布斯傳》《愛因斯坦傳》作者高度評價
毫無疑問,這是我讀到的關於量子力學發展的最受歡迎的敘述。
—— 邁剋爾·戈丁,美國科學傢、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本書絕對驚心動魄……作者捕捉到瞭圍繞最具革命性的現代物理學原則所展開的科學與人性的鬥爭。
—— 沃爾特·艾薩剋森,《喬布斯傳》《愛因斯坦傳》作者
##是本好書,馬赫的實證主義雖然在物理學上破産瞭,但他所說“物理學是一條思維綿密的河流”再正確不過瞭。矩陣力學,波動力學與機率詮釋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必有其深刻的背景。書中揭示的細節令人吃驚:玻爾在1916年以後仍不能接受光量子理論,揭示瞭人的復雜性。前2/3是本好書,可惜後1/3的討論脫離物理探討其在生活中的哲學意義,似無必要,風格與前麵大相徑庭,扣一分
評分##經湊嚴謹,實事求是。沒有作者過於戲劇性地描繪以及誇張的想象力。是我看過講科學史最好看的一本。
評分##詳細的曆史,較為豐富的細節,敘述瞭量子力學的發展。對關鍵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都有較為詳細的分析,同時穿插著那個時代的背景。後幾章講哲學和社會學也蠻有意思的。缺點是脈絡不夠清晰,有些地方有點模糊。 玻爾的理解量子世界的行為沒有意義的思想真的很有趣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