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宜庄,女,满族,北京市人,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1974年回城。先后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专业为清史、满族史。著有《清代八旗驻防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最后的记忆:十六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及《中国知青史•初澜》等。
本书主要是旗人妇女的口述。作者认为,只有从这些获自民间妇女的资料与通常带有权力意识的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正统知识的比较中,我们才可以重新认识被边缘化了的一些人物和日常事件,并找到新的意义。
本书访谈主题集中于三点:一是相对汉族而言,这些有着旗人背景的妇女,对于自己出身的民族是否具有以及具有的是什么样的集体记忆;二是满族妇女的生活、婚姻、生育状况与族际通婚情况;三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妇女的家庭变迁和个人的生活经历。
##凡人皆是历史。
评分##讀口述歷史,確實常常有種“原來我們對別人的經歷一無所知甚至無從想像”的感覺。
评分##未深究问题本质 非常有意思的专题研究。虽然人的记忆不能尽信,但作者提供了十六名受访者的访谈录(其中一名是书信往来),谈话内容可以相互比照,尽最大可能拓展了我的想象,让我能够窥见某些清末民国至今旗人妇女的生活细节。 其中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几个细节有: 一、这段特定时期里,满族...
评分##人被命运推着走,一时一势,强悍让在混乱中求得生存。突然理解了东北女性的虎,不害怕,冲,才能活。
评分##作者口述史处女作《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1999)的再版,加入的后续访谈都已收入了《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除几张照片外并无新内容。
评分##觉得正史看不进的可以看看口述史,整本看是课题,分别看是真实小说。不用总是着眼于政治及战争方面,时代可以从市井生活,民俗变迁中体现。本书通过旗人妇女叙述,表现了从清末到近现代满族民族地位的转变,涵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个人的生活际遇,婚姻及生育情况,家庭变迁等...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