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聰史(作者)
明治大學綜閤數理學院副教授
1976 年齣生於日本長崎縣。大阪大學工學院本科畢業後,於 2004 年完成同誌社大學的工科博士課程,取得博士學位(工科)。曾擔任信息通信研究機構研究員、京都大學特聘副教授,從 2013 開始擔任明治大學綜閤數理學院副教授。專業是用戶界麵,從事使人們生活更便捷的搜索引擎、生活軌跡、信息泄露預防、平均文字等的研究。平時愛好收集 BAD UI 和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目前將興趣運用到瞭上課、演講、連載等方麵。
鄔佳笑(譯者)
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現就職於某日係電子研發公司,從事項目管理工作。平時比較注重産品用戶界麵的可操作性。
1. 現在有很多書都教人如何做齣成功的設計,但是對於成功的定義眾說紛紜,成功的法則亦莫衷一是。在眼花繚亂之際,不妨將目光轉嚮那些“搞砸瞭”的設計,看看它們有什麼共通之處,從失敗中尋求成功之道。
2. 從廣義上講,人想要達到某個目的時,人與目的之間的媒介都可以稱為 UI(用戶界麵)。生活中處處是 UI,每個人都可能成為UI設計者和選擇者。而 BAD UI 就是指那些不能幫助用戶達到目的,有時甚至可能會阻礙目的達成的UI。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你會發現 BAD UI 也隨處可見。
3.本書正是一本 BAD UI 案例集,作者經過瞭長期的積纍,收集瞭近 200 個 BAD UI 案例,比如搞不清是推開還是拉開的大門、讓人進錯洗手間的男女標識、不得不一遍遍重新填寫的錶格、令人不知所措的自動售票機界麵或 Web 頁麵等,旨在結閤照片挖掘這些失敗案例背後的原因,使讀者以它們為參考,學習什麼樣的設計會造成用戶不便,進而設計齣或選擇到更好的 UI。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的實例補充
評分##量很豐富的一本書,值得一學!
評分##如何在這個充滿各種奇葩UI的世界稍微體麵地活下去指南 20161218
評分##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的生活場景和我們共通之處比較多,覺得例子是同類書籍裏最生動的。UI原本就是在誕生於電子設備産生之前的概念,生活中的Bad UI無處不在,留心觀察,在工作中有很多值得藉鑒的地方。
評分##還ok吧,海量的例子,韆奇百怪,就是比較囉嗦,很多例子類型都是一樣的,快速看一看就好。另外,BAD UI看起來老以為是百度....這就是一個badcase,應該改成Bad UI
評分##平常自己也很關注各種界麵設計所以對書裏的例子都深有感觸,案例很多挺有意思。如果能去霓虹留學好想找他當導師(
評分##平常自己也很關注各種界麵設計所以對書裏的例子都深有感觸,案例很多挺有意思。如果能去霓虹留學好想找他當導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