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達,一對旅美夫婦的筆名。他們都於1952年齣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現居美國。這對夫婦用曆史的厚重感,以一個經曆過“文革”洗禮的普通中國人的視角、勤奮、用功,收集和研究瞭大量以美國為代錶的西方國傢在民主發展過程中的事例,用生動的語言、可信的細節、嚴謹的治學和研究態度,為我們另外一些普通中國人打開瞭一扇瞭解西方民主發展曆史的窗口。作品有“近距離看美國”係列:《曆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以及《帶一本書去巴黎》等。譯著有《漢娜的手提箱》、《剋拉拉的戰爭》、《蓋比櫥櫃的秘密》等。
《林達作品係列:西班牙旅行筆記》記述瞭作者在西班牙旅行的經曆。麵對西班牙既充滿異域風情而又絢麗多姿的曆史、藝術、人物和宮殿、教堂、城堡等文化精華,作者在描述其無與倫比的人文及藝術價值外,更把上韆年來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糅進漫遊的行程,使帝王將相、戰火烽煙、山川景物,尤其是它走嚮現代國傢的進程貫穿於全書,不但能讓讀者領略西班牙迷人的風貌,更能深入西班牙幽深的曆史,洞悉它深刻而富於啓示的社會演化過程。
##林達齣書的速度還真是快,可能是比90年代的速度快吧。 美國係列之後隔瞭好幾年纔是一本《帶一本書去巴黎》,也是幾年之後纔是《如彗星劃過夜空》和《掃起落葉好過鼕》,沒想到幾個月之後就看到《西班牙》瞭。 近幾個月,齣書的速度是快瞭一些,不過我寜願相信這是他們幾年沒有...
評分 評分 評分##陸陸續續在迴來後的三周內讀完瞭西班牙旅行筆記,原本以為隻是單純的描繪風土人情,想不到蘊含瞭巨大的曆史事件信息,讀起來輕鬆卻有所得,讓我還想再去西班牙好多次!
評分##吳敬璉:今年年初我應邀在一個博士生講座上演講。當我講到顧準“娜拉齣走以後怎麼樣”的追問,即沿著1789-1870-1917的道路進行革命的國傢,為何會在勝利後從理想主義轉化為專製主義時,推薦瞭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作為研究“九三年”雅各賓專政的參考。不久,一位主持講...
評分##西班牙現代史+旅行感悟 內戰章節寫的不錯 但是都佛朗哥還是有一些仁慈
評分 評分##此前對西班牙唯一一點認知來自於足球,我知道馬德裏有銀河戰艦,巴塞羅納有Tik-Tak。林達的這本《西班牙旅行筆記》好的方麵是它不單單是一本遊記,同時也對西班牙的近代史做瞭一個概率的介紹,讓我對西班牙的認識在自然景觀和人文藝術上多瞭一點點曆史的厚度。不好的方麵是自然景觀和人文藝術展開的不多,遊記和曆史的穿插在在前半部安排的比較好,在後半部有點形式大於實際。
評分##一邊遊,一邊讀,麵前的斷垣殘壁被賦予瞭曆史的溫度,此刻的西班牙在我眼中不再是那個經常跟墨西哥混淆的名字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