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傢、劇作傢和電影藝術傢。她於1914年4月4日齣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四歲時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瞭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說《厚顔無恥之輩》(1943)開始她的文學生涯。她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而且尤其注重文體,具有新穎獨特的風格。早期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0)充分反映瞭童年時代的貧睏生活,還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會現實為題材的。《直布羅陀海峽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滿瞭鏡頭般的畫麵和口語式的對話,因此不少都被改編成影片;後來的小說如《塔爾奎尼亞的小馬》(1953),《琴聲如訴》(1958),《洛爾·V.斯坦的迷醉》(1964)等則善於打破傳統的敘述模式,把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傢,其實她的小說隻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思方麵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實。
杜拉斯在戲劇和電影方麵同樣成就卓著,她分彆在1965、1968和1984年齣版瞭三部戲劇集,在1983年還獲得瞭法蘭西學院的戲劇大奬。作為法國重要的電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員,她不僅寫齣瞭《廣島之戀》(1960)、《長彆離》(1961)這樣齣色的電影劇本,而且從1965年起親自擔任導演,從影片《印度之歌》(1974)開始,每年都有一兩部影片問世,而且有不少獲得瞭國際大奬。
一位越南齣生、傢境貧寒的法國女孩遇見瞭一位華僑巨賈之子,雙雙墮入愛河。上演瞭一場驚心動魄的極端愛情。然而這愛情卻遭到各方麵的阻撓。女孩所在的中學在傢長的壓力下幾乎把她從學校趕齣去。女孩的寡母在剛開始的時候,也因對方是中國人而心存芥蒂,而中國情人的父親更因對方是洋人,門不當戶不對,不予應允,甚至以死相逼……
作者在《序言》中說這部小說完全可以命名為《再寫情人》,實際上這部重寫的《情人》,成就更富於《情人》,是更深情的描寫,更纏綿的敍說,不愧為莒哈絲的頂峰之作。
莒哈絲說此書為《情人》的前傳,但國際書評皆認為文筆寫得更為純熟、細膩,如果看瞭《情人》,而沒看過此書,那真是一大損失。
此書交代瞭莒哈絲一傢人的恩怨情仇,糾葛的親情關係。除瞭本書的愛情故事之外,更是瞭解莒哈絲傳奇人生的源起。
杜拉斯用書拍電影的貌似。我感覺到她的書中那種深深的絕望。相愛哪能說得清楚,憑當時的一個眼神,激情或是說也說不清的三言兩語?她的描寫,帶著暗黃和灰色,我們用看舊電影的心情欣賞一幅幅唯美精緻的畫麵,看著一對注定彆離的戀人掙紮著用肉體和心靈相互傾軋摺磨。這種極樂...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書是情人的延續 不過將更多的文字放在瞭內心世界的描寫 花瞭一天的時候一口氣讀完 但是卻對書中所錶現的情緒念念不忘
評分 評分 評分##從同事處得到《中國北方的情人》,讀起來似乎與《情人》無異。今天到豆瓣上來查,纔知背景不同。此書是作者在得知中國情人去世後專門而寫,在風格上對話較多,場景感較強,而且對於年少時的性亂也無所顧忌地有更多揭露。由此,也知自己的無知與粗疏。 我看《情人》是...
評分 評分##不曾遺忘。這個故事像是那首絕望華爾滋一樣,一入夜就來敲我的窗。 她把這個故事說瞭三遍,是譴責,是懺悔,也是慰藉。 最初的故事中,他是那樣可笑,愚蠢,膽怯,醜陋。他除瞭有錢,一無是處。她甚至不想說齣他是中國人。他怯生生地張望她,想要她又不敢要她,被她和她的傢族嘲笑。他是那麼脆弱,好像一拳就會被她那暴躁的哥哥打倒,而她對他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