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挪威] 亨里克·易卜生 劉森堯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書林 2001-12 9789575869342

具体描述

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有进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和个人奋斗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知,并学习文艺写作。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青年易卜生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意识,他开始写了一些歌颂历史英雄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剧作。接着,他先后在卑尔根和奥斯陆被剧院聘为导演和经理,达十余年之久。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挪威社会政治的失望,于是愤而出国,在意大利和德国度过二十七年(1863-91)的侨居生活,同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晚年才回奥斯陆。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散文剧即话剧。这些散文剧大都以习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通常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

(1881)和《人民公敌》(188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玩偶之家》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女主人娜拉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世故开凿的青年妇女,一贯被人唤作“小鸟儿”、“小松鼠儿”,实际上上她性格善良而坚强,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她因挽救丈夫的生命,曾经瞒着他向人借了一笔债;同时想给垂危的父亲省却烦恼,又冒名签了一个字。就是由于这件合情合理的行为,资产阶级的

“不讲理的法律”却逼得她走投无路。更令她痛心的是,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

卑劣的市侩。她终于觉醒过来,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

庭出走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我觉得也许时代不同对人物的性格层面和道德层面的评判也会不同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部戏剧确实也很犀利的反应出了当时时代的"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在看全书的时候我脑中一直萦绕着前言中恩格斯的一句话"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我们可以从书中感受到由于男性在家庭中的经济主导地位,导致自然而然的女性地位降低,甚至是对于她自身而言也认为习以为常,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一贯抱有一种期待奇迹发生的消极而侥幸的心态,在我看来这也是特别可悲的一点,当然这其中也体现出了作者对待这一社会问题时的思想局限性.最后娜拉认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而离开,而对于那样一个时代来说,并不是选择远离即能解决问题,通过公共劳动使女性与男性重新获得平等,才是更加积极的做法.

评分

##我们的社会至今仍在以另类的眼光看待这个故事。他们纠结于出走后娜拉会遇到的麻烦,以为点明了个中真谛,却不懂留下后的生活对娜拉意味着什么。 ——走啊,为什么不走?

评分

##当那个她期待中的奇迹,注定只是她期待中的不会发生的那个夜晚,她突然意识到她不过他人可有可无、并可以随意弃置的一个玩偶之时,她决定一次自我的放逐,不论这是一次大人般真正意义上的反抗,还是孩子赌气似的逃离,只因那一刻突然的自我觉醒。 读到挪威作家易仆生这出戏剧的...  

评分

##美丽的女人没有相应的情商那往往会走向悲剧。娜拉和林丹太太最后的选择是冲动和无奈。有事业心的男人若是娶错了人是场闹剧。巴菲特说一个人所能犯的最大错误不是在投资方面,而是选错结婚伴侣。这场戏诠释的很到位。

评分

##《玩偶之家》一直被当作是女权运动的宣言。娜拉终于勇敢的反抗,坚决的离开,当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女性对男权的抗争。若该剧出自一个女性作家之手,它将会更具这方面的意义。以上是普遍的观点。 看完本剧,我并没有因娜拉最终的反抗而异常的振奋,反而是被它的悲剧色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