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他的小说被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多种语言文字,在海内外拥有读者无数。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及家族传记。
《寂莫的十七岁:白先勇作品1》白先勇,一位对人类情感有着异于常人、复杂且特殊的见解的同性恋作家;如一只纵横于当代短篇小说中无羁的蛟龙;像一潭温泉,滚动着他热烈的思绪,喷吐出一连迭争相此起彼落的生花妙笔之泡,触动了你我表层的情感之肤,也渗透至思想深处鲜人涉足的那方幽地。其笔下的十七岁是寂寞的,也是发人深省的。
##不知道是第几次读白先勇了,反正就是一直读旧书,读从前读过的,就像是会见老朋友一样。第一次看时感觉火辣辣的,烧到耳根子,心还扑通扑通的跳,那几篇是《月梦》、《青春》、《闷雷》。也因此,写过有关禁忌的《拉郎配——从<青头巾>到<青春>》。也因为那个神经质的小男孩,而写《沉沦·茉莉香片·寂寞的十七岁》。还一直难忘那个白坠子的玉卿嫂,后来想想,她和莎乐美还有《天城越え》、《感官世界》的女性都差不多,异于常人的,被吞噬。情与欲,浮生如此。有趣的是,像《城南旧事》、《玉卿嫂》、《金大奶奶》都是孩童视角,一遇到血腥场面,这个孩童往往会昏厥。而《玉卿嫂》、李昂《杀夫》又都是从现实构造出来的小说,且都与白先勇相关,一个来源家庭保姆,一个来源白先勇借给李昂的《春申旧闻·詹周氏杀夫》。
评分##没那么纯熟的短篇,读着有点三毛雨季不再来时候的感觉。很喜欢玉卿嫂,那个时侯描写就十分老道与圆熟了呀。
评分 评分##喜欢白先勇的文字
评分“寂寞”“十七岁”组合在一起的书。书名真的太太太好听了。实体书店看到这本书映入我脑海里的是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吹着晚风,独自坐在公园石凳里,他似乎很惆怅,或许是惧怕十八岁的到来,又或是惆怅十八岁怎么还没到来。想起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里面的十八岁是意味着“...
评分##我的17歲過的很糟糕 但是已經過去 就要過好接下來的歲數 看看白先生的17歲 是另一種 風景 這樣也好
评分 评分##《纽约客》大概是适合阅历更多的人阅读,有很多point get不到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