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學研究院組織編纂的“吐魯番學研究叢書”中的一種。著者宮治昭是原日本名古屋大學文學部教授,現為靜岡縣立美術館館長,龍榖大學特任教授,著名的佛教美術考古專傢。自1969年調查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與石窟寺院以來,長期從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和中國新疆、甘肅、陝西和四川等地的佛教遺跡與佛教美術的調查研究。本書以其對吐魯番吐峪溝石窟的調查研究成果為主,附錄瞭關於印度、犍陀羅及中亞佛教美術相關的論文4篇。從洞窟壁畫內容、錶現的禪觀思想、禪定僧的係譜等多方麵,結閤經籍、貫通中亞,考證和論述瞭須摩提女因緣故事畫與禪觀,是論證縝密、圖文並茂的高水平藝術史專著。
##研究能勾連印度、中亞至東亞,對比研究頗有心得,也有日本學者治史的紮實。要好好讀一些關於剋孜爾的書。翻譯和編輯挺不敢恭維的,圖版很差,圖中日文皆不譯,注釋外文也基本不譯,且其中日本假名頗多謬誤。涅槃圖中,“剺麵”皆作“劈麵”似亦不妥。
評分##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5日捐贈
評分##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5日捐贈
評分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便是,一個圖像的錶現不一定是再現它所原有的故事或含義,而隻是將那種圖像作為模闆,例如,“帝釋窟禪定”與迦畢試“雙神變”齣現的焰肩佛的形象,就被用在瞭剋孜爾、吐峪溝、敦煌,但它再次齣現的含義又被重新賦予瞭,另一個例子,不淨觀中的死屍觀想圖,“其錶現形象不一定就要給予經典而圖像化,其實,似有許多情況是藉用相關的圖像傳承”,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評分##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5日捐贈
評分 評分##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5日捐贈
評分##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5日捐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