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你手边的复旦古代文学史课堂☆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以三十年授课经验,“话”里“画”外讲文学史。
爱文学,当然要懂文学史。开卷即刻进入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史课堂。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
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编辑推荐★
1.复旦大学课堂实录,开卷亲临高质量文学史课堂。
不同于教科书式板正严肃的面孔,这里有讨论、有推断、有质疑、有互参、有搁置不论,轻松代入,语句鲜活,如同亲临一流大学聆听了几学期的高质量文学史课。
2.编织文学网络,追溯动态的中国文学史。
文学不是单一的作品,也不是分散的文学家,而是由时代、地域、文本、作者、事件、流派、读者等组成的文学网络。每个节点都蕴藏着承前启后的因子,你看到的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中华文脉的演进。比如,诗歌从《诗经》发展到《楚辞》,预示了文学脱离音乐而走向以文字为中心。
3.融汇古今中外卓识,独创新见,学术与情怀得兼。
你能感受到安静的陈说、热情的共鸣、静穆的欢喜,哈佛大学宇文所安、耶鲁大学孙康宜、加州大学陈世骧等域外学者的精彩言论信手拈来,中西比较的大视野一览无余。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洞悉中国文学的大变折。同时,做人的谦虚包容,做学问的怀疑精神,文学给人心灵上、思想上的美感与启迪弥漫在字里行间,让人在文学史中爱上文学。
4.全彩图文演绎,感受文学的永恒魅力。
精选百余幅与正文相关度较高的古画、书影、书法、碑帖、实物等图片,有感情地深入到中华文脉的肌理,在色彩与形象中感受传统文学之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